比亚迪汉EV出了个2025款智驾版,起手就是17.98万,不装了,摊牌了。
这个操作,已经不是把蛋糕端走了,这是直接冲进后厨,把厨子绑了,然后对着所有来吃饭的同行说,今天我请客,你们随意,反正餐厅明天就要爆破了。过去大家还讲究点体面,你降八千,我送点保养,你好我好大家好。现在比亚迪直接把桌子掀了,指着所有合资B级车的鼻子说,时代变了,大人。17万9千8!还带智驾!这简直就是把所有合资B级车的脸按在地上摩擦!
讲真,汉EV这车的外观,那个所谓的龙颜美学,大家早就看习惯了。但你不得不承认,近5米长的车身往那一杵,气场就是不一样。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东方哲学,大,就是好。大,就有排面。里面的大屏幕、软包裹、丹拿音响,本质上都是在服务于这种“大”的哲学,给你一个移动的、豪华的、与外界隔绝的“数字茧房”。让你在堵车的烦躁中,还能听一首蔡琴,感受一下物理层面的快乐。这种快乐很直接,很粗暴,但非常有效。
真正的乐子,在于这次的“智驾版”。
高配车型给配了激光雷达和那个名字起得跟修仙小说一样的“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听起来是不是很唬人?又是天神又是眼的。但作为一个中年人,我必须给你泼一盆冷水。现在所有车企吹得天花乱坠的自动驾驶,它的生死大敌,从来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中国马路上那些神出鬼没、完全不讲武德的“老头乐”。
你可以构建最牛逼的算法,可以堆满32颗激光雷备,但你算不出来一个大爷骑着三轮车,一边哼着小曲一边从绿化带里斜着冲出来。你的车能紧急制动,但大爷要是躺得快,姿势够标准,那责任分分钟就定给你了。所以,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不在英伟达,在于老头乐。谁能攻克这个难题,谁就能得道成仙。在此之前,所有的城市领航,都只是让你在深夜空无一人的高架上,体验一下赛博朋克的孤独感罢了。
说回配置,这六个版本,简直就是比亚迪精心设计的“人性考题”。
最入门的506KM尊贵型,17.98万。这是啥?这是“压缩毛巾”。把一台B级轿车该有的面子、里子、基础智驾都给你,价格压到极限。它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你上车,让你体验,让你觉得“诶,好像也不是不能买”。它的目标用户,就是那些预算在A级车和B级车之间反复横跳,被合资品牌的价格伤透了心的人。比亚迪用这一招告诉他们,别纠结了,B级车的快乐,现在就给你。
然后是605KM和701KM的版本,价格从18.98万一直拉到23.58万。这一档,就是“付费DLC”了。你想要更长的腿,跑得更远?加钱。你想要800V高压快充,体验一把充电比上厕所还快的快乐?加钱。你想要那个带激光雷达的“电子天眼”,在朋友面前吹牛逼说你的车能自己开?加大加大加大。
那个后排座椅据说很厚实,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家里的大沙发,我总喜欢在缝里藏奥特曼卡片,然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特别是那个顶配的701KM激光雷达旗舰型,23.58万。买这个车的人,跟性价比已经没关系了。这是一种信仰。他们买的不是交通工具,是一个“遥遥领先”的梦想,一种走在科技前沿的自我满足。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就像有人就是喜欢特斯拉那个毛坯房内饰,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你跟他们聊配置,聊价格,他们只会觉得你很吵。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把买车比作修仙,好像除了都能让人上头之外,也没啥共同点。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该买哪一款?
我的建议是,别买。
不是说车不好,而是这个市场已经彻底疯了。今天比亚迪掀桌子,明天就可能有人直接把餐厅爆了。你今天觉得17.98万的汉EV是性价比之王,明天隔壁的小鹏、深蓝、吉利可能就给你整个更炸裂的活儿。在这个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里,等等党永远是最终的胜利者。除非你家车库里那台老捷达已经到了不修就散架的地步,否则,多看,少动。
但说真的,这种杀到最后,大家都没得赚,最后研发投入跟不上,倒霉的还是我们这些韭菜。
如果你非要现在就冲,那我只能给一个耍流氓式的结论:预算够哪个就买哪个,买完就删掉所有汽车APP,别看任何车评。因为在这个时代买电车,核心就八个字:享受当下,愿赌服输。你想保值?那你还不如去买黄金,那个东西至少不会每个月开一次发布会来背刺你。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