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摩托车赛事燃情奉贤!引擎轰鸣过后,追风少年也在埋下梦想种子

引擎轰鸣,激情绽放。9月14日,东方美谷2025世界摩托车越野锦标赛(MXGP)中国上海站热力落幕。这场代表全球摩托车越野最高水平的赛事,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极速对决的视觉盛宴,更在无数追风少年心中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速度与激情点燃城市

MXGP是世界摩托车越野领域的顶级赛事,与F1、MotoGP并称为“世界三大摩托运动盛事”。本次上海站比赛共设MXGP、MX2、250cc和85cc等四大组别,吸引了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33支车队、90余位车手齐聚奉贤。

顶级摩托车赛事燃情奉贤!引擎轰鸣过后,追风少年也在埋下梦想种子-有驾

比赛发车现场。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正赛日天气炎热,却丝毫未影响车迷的热情。MXGP组别中,被誉为“赛道子弹”的荷兰车手杰弗里·赫灵斯延续排位赛的火热状态,连夺两场正赛冠军,毫无悬念地将总冠军收入囊中。德国小将蒂姆·盖泽表现抢眼,拿下两场第二,西班牙选手鲁本·费尔南德斯位列第三。MX2组别则成为年轻车手的天下,19号萨夏·科恩、80号安德烈·阿达莫和27号西蒙·朗根费尔德分列前三。

赛场外,首届奉贤户外运动生活节同步举行,融合运动、音乐、美食、潮流与文化,打造出一场多元体验的嘉年华。金卡纳摩托表演、乐队演出、偶像专场等内容不断点燃气氛,尤其是人气偶像戴萌的登场,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顶级摩托车赛事燃情奉贤!引擎轰鸣过后,追风少年也在埋下梦想种子-有驾

车手飞跃障碍。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MXGP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文化交融的平台。开赛前,车手们走访了奉贤青溪老街,体验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外场的户外运动生活节则汇聚了机车文化、音乐演出、创意市集、非遗手作与特色美食,成为一场覆盖全年龄层的城市嘉年华。

本次赛事还创新推出“票根经济”模式,将观赛与区域内“吃、住、行、游、购、娱、展”消费全面打通,观众可凭门票享受酒店、景区、商圈等多重优惠,有效延伸了消费链条,让体育赛事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展示城市活力的新引擎。

种子已埋下,未来正发芽

轰鸣的引擎终会熄灭,但MXGP在奉贤留下的,远不止一场精彩的周末狂欢。它在城市中注入了运动的活力,更在无数追风少年心中,埋下了一颗名为“梦想”的种子。

顶级摩托车赛事燃情奉贤!引擎轰鸣过后,追风少年也在埋下梦想种子-有驾

女孩车手郭思睿。劳动报记者王卫朋 摄影

在正赛开始之前,除了各组别的专业车手,一群“10后”的少年车手率先驶上赛道。他们的表现,同样引人瞩目。13岁的小女孩郭思睿小名“麦兜”,已是第二次参加这类大赛。去年的她成绩并不理想,位列倒数,而今年,她本有能力冲击前15名,却因在稀软土质赛道上摔车后无法独自扶起赛车,最终仅获倒数第二。

“虽然没比好,但我还是很喜欢。”麦兜说话时眼神亮亮的。她10岁时受父亲影响接触摩托车,“看我爸爸比赛特别帅,我就也想试试。”从此,每个周末成了她雷打不动的练车时间。因为还要上学,她只能利用周末骑行,平日则通过跳绳、拉单杠、俯卧撑、打羽毛球等方式锻炼体能。

顶级摩托车赛事燃情奉贤!引擎轰鸣过后,追风少年也在埋下梦想种子-有驾

比赛精彩瞬间。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对于很多人担心的安全问题,这位小小车手显得很“老练”:“一点不危险!只要装备穿得齐,就很安全。而且特别刺激,很好玩。”她坦言,尽管已是第二次在这么多人面前比赛,还是会紧张。而这次全新的稀软赛道也给她带来了巨大挑战,“容易打滑,必须‘给死油门’才能冲过去。”她说,摩托车运动让自己“变得更自信”。

“铁杆”车迷守护下一代的梦想

麦兜的父亲梁晓松,是一位17岁就拥有第一台摩托车的“铁杆车迷”。为了支持女儿的爱好,他甚至在家附近自建了一座训练场。

“最开始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训练场地,每周五放学就要开车几百公里带她去练,周日再回来,孩子累,我们也担心安全。”梁晓松说,身边很多一起玩车的家庭后来都放弃了,“核心就是场地问题。”于是,他投入近20万元建造私人训练场,每年还要花费至少2万元进行维护——除草、翻建、排水,如果模拟专业比赛,每组赛完甚至都要重新修整场地。

除了场地,投入也不小。他给麦兜买了3台车,总价15万元,每年在日常燃油、保养、装备损耗上的开销约3万元。“但摩托车和别的运动器材不一样,它有二手残值,将来不玩了还可以转手。”梁晓松说,这样算下来,比很多高端素质教育项目反而更“划算”。

顶级摩托车赛事燃情奉贤!引擎轰鸣过后,追风少年也在埋下梦想种子-有驾

比赛精彩瞬间。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作为老一辈车迷,梁晓松也深切感受到国内摩托车运动环境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那会儿信息闭塞,场地少,比赛更少,基本都是民间自己玩。”如今,他能看到政府与主办方合力推动赛事落地上海的努力,“上海是全亚洲极少能办这种比赛的城市,团队顶着压力在做,非常不容易。”

因为年纪已大,梁晓松已不可能再去参加职业比赛,“摩托车的梦想”全部寄托在了女儿身上,他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有一天中国车手能站在MXGP甚至MX2组别的领奖台上,“希望看到五星红旗在国际摩托车越野的赛场上升起。”

他们想要冲击最高等级比赛

来自云南昆明的双胞胎兄弟邓佳杰和邓佳伟,今年同样13岁,却已拥有9年的摩托车骑行经验。受父亲影响,他们4岁就开始接触摩托车。“一开始就是觉得好玩,骑那种很小的车,我爸在旁边看着。经常会摔,但因为护具穿得全,也不怕。”

顶级摩托车赛事燃情奉贤!引擎轰鸣过后,追风少年也在埋下梦想种子-有驾

双胞胎兄弟邓佳杰和邓佳伟。劳动报记者王卫朋 摄影

如今,兄弟俩已是国内同年龄组中的佼佼。此次上海站,邓佳杰获得国内车手第一名、总排名第二,与冠军仅差16秒;邓佳伟也跻身总成绩前六。他们曾赴中国香港比赛,也在全国锦标赛中与国外车手同场竞技。“第一次和国外车手比的时候,差距太大了,甚至被套圈。”邓佳杰说,“经过这三四年的努力,现在差距缩小到十几秒,已经有希望去拼一下了。”

在他们看来,与国外选手的差距主要在整体速度、节奏把握、体能(尤其是耐力和核心力量)以及弯道技术等方面。因为没有专业的体能教练,他们平时只能通过平板支撑、俯卧撑、跑步来练体能,通过观看国外车手的比赛视频自学动作。

顶级摩托车赛事燃情奉贤!引擎轰鸣过后,追风少年也在埋下梦想种子-有驾

本次赛事赛道改良之后,并不会飞扬尘土。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上海炎热的天气对来自“春城”昆明的他们是不小挑战,“后面速度肯定会掉。”但他们盛赞奉贤的赛道条件:“很多场地灰很大,影响视线。这里没什么灰,骑起来很舒服。地面的泥含沙,有可塑性,是按国外高水平场地标准建的,能帮我们很大提升。”

兄弟俩的共同梦想,是未来能成为MXGP,也就是最高等级摩托车越野赛事的正赛车手。“希望我们这一代能把中国摩托车运动的水平提上去,”邓佳杰说,“因为上一代车手小时候没有这么多比赛可以看、可以参加。我们现在条件好了,更有希望。”

头图为车手飞跃瞬间。劳动报记者王卫朋 摄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