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仅120台!林肯飞行家到底栽在哪儿?限时39.98万买飞行家比X5便宜这么多,这车真的不值得吗?

销量仅120台!林肯飞行家到底"栽"在哪儿?

最近刷汽车圈新闻,从10月中旬到11月初,豪车降价消息就没停过——奔驰GLC的优惠力度达到了11万块,宝马X5呢最低也得降到50多万才能动人心,奥迪Q7更是玩起了"跳楼价"一口价来吸引客户。

本来以为这些都是为了冲年底销量的常规操作,结果一看最新的销量数据,心里就拔凉拔凉的——林肯飞行家在2025年9月份只卖了120台,这个数字惨到什么程度呢?连奥迪Q7月销量的零头都够不着。

说起来更离谱的是这个价格,都"跌到冒烟"的地步了,限时一口价居然能降到39.98万块钱开走,官方指导价虽然是50.08万起,但优惠幅度已经达到10多万,比起宝马X5即便是打了折扣以后还要50多万,比起奔驰GLE也要便宜不少。

按说这样的价格已经相当能打了,可林肯飞行家偏偏就像吃了闭门羹一样,越降越没人搭理。


这就得说说林肯飞行家到底"栽"在了什么地方。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品牌力不行",但林肯可不是野鸡品牌,人家是美国老牌豪车,当年还靠着"总统座驾"这样的标签在国内混出了点名气,认知度虽然比不上大众的BBA(宝马、奔驰、奥迪),但也不至于让人完全陌生。

销量仅120台!林肯飞行家到底栽在哪儿?限时39.98万买飞行家比X5便宜这么多,这车真的不值得吗?-有驾

也有人说设计太老气,可2025款飞行家早就完成了换代,外观换成了悬浮式车顶搭配贯穿式灯带那套,看起来确实霸气得很,内饰也换上了13.2英寸的大触屏加全液晶仪表,科技感一下子被拉满了。

真正让飞行家"怂"下来的,归根到底是两个致命伤。一个是定位模糊,一个是信任危机,这两样东西加在一块,足以要了任何一款车的命。

先说定位的问题,飞行家的宣传口号一直是"大空间加亲民价"这样的调调,车身长度超过5米,轴距更是达到了3米1,后排坐着能轻轻松松地翘二郎腿,价格却能比同样尺寸的BBA便宜上一大截,听起来确实香得不行。

但这就是问题所在——买中大型豪车的客户,他们真的在乎那区区十多万块钱吗?坦白说,这类车的购买决策中,大部分都是为了商务接待时能有个"面子",或者就是想要那种品牌溢价带来的身份认同感。

林肯在中国市场的认知度和BBA比起来,那差距就像是"开飞行家去见客户,人家可能会以为是路虎揽胜的运动版",这是经销商自己说过的实话。

更尴尬的地方在于,飞行家既没有学雷克萨斯那样拿出"耐用省心"的招牌,也没有像沃尔沃那样强调"安全科技",结果就卡在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位置。

再说信任危机的问题,这就更扎心了。从2024年开始,林肯在华的售后网络就一直在缩水,授权4S店从最鼎盛时期的150多家,硬生生缩减到现在的115家,这还不算关键,关键是很多三四线城市压根找不到像样的维修店,想要保养得跑到省城去。


有车主还反馈说"车机系统经常卡顿,去4S店维修得等半个月",甚至还有人说"新车开回来没三个月,变速箱就开始异响",这类事情多了以后,人心里就积堆了。

销量仅120台!林肯飞行家到底栽在哪儿?限时39.98万买飞行家比X5便宜这么多,这车真的不值得吗?-有驾

买豪车的人对用车体验敏感度特别高,再加上服务跟不上,这种"硬件足够硬但软件拉胯"的反差,直接就能劝退一大批有意思的潜在客户。

问题不在于飞行家的产品本身,而在于这种"买了以后的日子没保障"的感觉,这种感觉一旦建立起来,再便宜的价格也救不了它。

第二部分:产品力真有那么差?飞行家的"隐藏优势"为啥没人买单?

如果你要问飞行家的产品力真就这么不堪吗,我得说那还真不是。拿硬件来讲,2025款的飞行家搭载的是3.0T 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配上10挡手自一体变速箱,最大功率355匹马力,峰值扭矩达到553牛米,虽然谈不上是什么"性能怪兽",但日常开起来那绝对够用得没话说。

底盘更是飞行家的强项,前面麦弗逊、后面多连杆的独立悬架搭配空气悬挂,过减速带的时候车身几乎没有什么起伏,舒适性直接吊打同价位的宝马X3,人家那后扭力梁悬挂在对比之下就显得有点寒酸了。

全速域自适应巡航加上车道居中保持这些功能配下来,高速开起来就像自己带了个司机在旁边,这些优点放在竞品里真的不多见。

销量仅120台!林肯飞行家到底栽在哪儿?限时39.98万买飞行家比X5便宜这么多,这车真的不值得吗?-有驾

可是为什么这些优点没有人提?关键就在于信息传递错了位。林肯的宣传一直在吹什么"美式豪华",但现在的年轻消费者根本吃不了这套,他们更在乎的是"车机能不能连华为手机"、"座椅有没有按摩功能"、"能不能用手机远程控制汽车"这类实际的智能化体验。

反观宝马X5的iDrive系统,流畅得就像用平板电脑一样,奔驰GLE的内饰用料讲究到什么程度呢?连纽扣都是真皮的,奥迪Q7更是把虚拟座舱的科技感直接拉到了天花板。

林肯飞行家的中控屏尺寸虽然赢了人家,但是系统逻辑反人类得不行,连个蓝牙连接都得人教,这就很尴尬了。

宣传的什么"后排老板键"听起来挺高级,但实际的调节范围有限得很,还是不如奥迪Q7的"全景天幕加后排遮阳帘"这种方案来得实用。

更让人扎心的是竞品的营销套路,宝马X5今年推出了"入门即高配"这种版本,把原来的选配项目比如哈曼卡顿音响、全景天窗变成了全系标配,这就消除了客户的选择焦虑。

奔驰GLE呢玩起了"金融大法",首付百分之三十加三年零利息这样的组合拳,月供能控制在8000块钱以内,这样的方案对很多消费者来说就更有吸引力了。

就连二线豪华品牌的雷克萨斯RX,靠着"混动省油加六年免费保养"这样的组合,都抢走了不少家庭用户。

销量仅120台!林肯飞行家到底栽在哪儿?限时39.98万买飞行家比X5便宜这么多,这车真的不值得吗?-有驾

林肯飞行家那边呢?看得见的就是"降价、继续降价、再继续降价",连个像样的营销活动都没有,给人的感觉就是在"苦苦哀求"消费者去买。

消费者看到这样的处境,心里的直觉就是"这车怎么了?是不是有问题?"自然而然就"不感冒"了。

第三部分:大降价都救不了销量?林肯飞行家的问题到底出在哪?

现在回到核心问题:明明价格都已经"骨折"到这个程度了,产品力也不算差,怎么飞行家就是卖不动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说起来就俩字——"品牌力崩塌"。

林肯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折腾了十几年,一直没有解决掉"定位漂移"这个顽疾。早期靠着进口车打"高端小众"的牌,结果销量始终上不去,后来想着国产化以后走"性价比路线",又舍不得放下架子去做什么下沉市场的生意。

这样一来,林肯就被卡在了最尴尬的位置,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对标的对手个个都是肌肉发达的一线大佬。


对比一下BBA的策略就明白了,人家早就把4S店开到了县城,售后网点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的地级市,连小镇上的青年都知道"开宝马有面子"这个概念已经深深植入了脑子里。

销量仅120台!林肯飞行家到底栽在哪儿?限时39.98万买飞行家比X5便宜这么多,这车真的不值得吗?-有驾

林肯呢?除了北上广深这几个一线城市能勉强找到像样的展厅,其他很多二线城市要么没有,要么就只是名义上有,消费者要想试驾还得提前打电话预约,体验感一下子就打了折扣。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信任基础"这四个字。豪车的竞争力不只是产品本身,更重要的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品牌口碑。

BBA就算偶尔爆出什么质量问题,消费者心里也默认"这是大品牌,人家肯定会负责的",这种基础的信任就像是个保护伞。

但林肯呢?前些年因为变速箱故障被集体投诉过,去年又被爆出"减配但不降价"的新闻,这种事情发生过几次以后,消费者心里就装上了"防备",对这个品牌的好感度直线下降。

加上现在新能源浪潮起来了,特斯拉Model X、蔚来ES8这些新势力品牌,用着智能化和用户服务这套组合拳,就把一大批年轻客户都抢走了。

林肯这种"传统豪华的守旧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自然就更难突围,就像是一个跟不上时代的老将,再努力也追不上那些跑得飞快的新人。

林肯要想在中国市场活下去,必须得有所改变,要么学雷克萨斯拿出"服务牌",靠着周到的服务和长期的保养政策来吸引客户,要么学凯迪拉克那样玩"性能标签",给人一种"美系性能豪车"的新印象。


甚至干脆放弃"豪华中大型SUV"这个赛道,转身攻打一些更加细分的市场,比如说"轻奢家用SUV"这样的细分领域。

销量仅120台!林肯飞行家到底栽在哪儿?限时39.98万买飞行家比X5便宜这么多,这车真的不值得吗?-有驾

否则,这场"降价也卖不动"的戏码还会继续演下去。

第四部分: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飞行家销量惨淡的消息一出来,网友评论区直接炸锅,各种质疑声不绝于耳。我给大家挑几个最典型的问题来好好聊一聊。

第一个问题最常见,就是"限时39.98万买飞行家比X5便宜这么多,这车真的不值得吗?"这个问题问得好,确实单从参数和价格的角度来看,飞行家的性价比是更高的。

空间更大、配置更丰富、价格更低,这些数据摆在那儿就是这样。但买豪车归根到底买的不是"参数",买的是一整套"综合体验",包括品牌带来的社交价值、售后网络的便利性、长期使用以后的保值率。

拿保值率来说,飞行家三年以后的保值率大概在62万多,而BBA的竞品比如宝马X5、奔驰GLE这些,三年以后的保值率普遍都在60多万往上,看起来差不多。


但问题是飞行家现在降价的幅度这么大,二手市场对它的预期就更悲观了,这样一来就会形成"降价越狠贬值越快"的恶性循环。

销量仅120台!林肯飞行家到底栽在哪儿?限时39.98万买飞行家比X5便宜这么多,这车真的不值得吗?-有驾

如果你打算开个三五年就换车,飞行家可能会让你感到"肉疼"。

第二个问题是"林肯会不会就此退出中国市场?"现在官方还没有说过要彻底退出,但从2024年开始,林肯已经开始缩减国产车型的阵容了,4S店也从150家优化到了115家,这种信号看起来就不太乐观。

如果销量继续这么低迷下去,未来真不排除林肯"更多依赖进口高端车型、逐步放弃中端市场"这样的可能性,但短期内应该不会彻底消失。

第三个问题很扎心,就是"现在降价这么狠,以后会不会更不值钱?"说实话,大概率会的。

豪车的保值率归根到底靠的就是品牌溢价来支撑,林肯现在的降价幅度已经把这个溢价空间彻底压扁了,只会让二手车市场对它的评价越来越"看衰"。

折腾了这么一圈以后,消费者心里装着的就是"林肯飞行家这个牌子可能真的不行了",这种想法一旦形成,可就难改了。


结语:林肯飞行家的"翻身仗",到底该怎么打?

从2025年9月120台这个销量就能看出来,光靠"降价"这一个招数救不了林肯飞行家。

它缺的不是产品力,也不是优惠力度,缺的是清晰的定位、扎实的品牌口碑,以及能够真正打动消费者心弦的"差异化优势"。

林肯要想在中国市场真正活下去,必须得有所作为。有三条路可以选,第一条是学习雷克萨斯的打法,主打"服务牌",用周到的售后、长期的保养优惠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来获取客户信任。

第二条是学凯迪拉克那样,给自己贴上"美系性能豪车"的新标签,告诉客户"我不是要和BBA比品牌认知,我是个性能怪兽"。

第三条就更激进了,干脆放弃"豪华中大型SUV"这个已经被BBA死死压制的赛道,转而去攻打那些还有空间的细分市场,比如说"轻奢家用SUV"或者某个特定的细分人群。

这三条路无论选哪一条,都比现在这样"一味降价求销量"要更有前景。


如果林肯还想拿出点动静来,就得意识到"便宜不是解决方案",重新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和品牌故事,给消费者一个真正的理由去选择这个品牌。

销量仅120台!林肯飞行家到底栽在哪儿?限时39.98万买飞行家比X5便宜这么多,这车真的不值得吗?-有驾

否则,这场"降价也卖不动"的戏码,还会继续在林肯身上演下去,最后的结局可能就是黯然神伤。

现在就想问问各位,如果预算真的能到50多万块钱,你会选择"降价求生存"的林肯飞行家,还是"品牌更硬"的宝马X5,或者是"品质更稳"的奔驰GLE?

评论区咱们一起聊聊吧。

数据来源及说明:

林肯飞行家2025年9月销量数据:平行线车网

宝马X5 2025年10月销量数据:车主指南

林肯4S店网络数据:林肯中国官方信息(截至2025年)

奔驰GLE 2025年11月销量数据:多家车市报道显示11月获进口中大型SUV冠军


林肯飞行家车型配置:官方配置参数表

销量仅120台!林肯飞行家到底栽在哪儿?限时39.98万买飞行家比X5便宜这么多,这车真的不值得吗?-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