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标把我绕晕!朋友追尾,我却被“方框加两竖”难住了

那天,朋友遭遇了追尾事故。

他打电话向我求助,描述肇事车辆的车标:“一个正方形,两条竖线从正方形底部延伸出来。”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接着传来他爽朗的笑声,带着些许无奈。

新能源车标把我绕晕!朋友追尾,我却被“方框加两竖”难住了-有驾

我这才意识到,现在新能源汽车的车标设计,已经超出了我这个“老司机”的理解范围。

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困惑,如今许多新能源汽车的标识,复杂程度堪比古代的甲骨文,辨识度之低,令人咋舌。

我仿佛回到了研读《诗经》的时光,那些精妙的比喻和象征,需要细细品味才能领会其深意。

如今这些车标,也如同抽象派绘画一般,充满了个人表达,却少了些清晰易懂的标识性。

新能源车标把我绕晕!朋友追尾,我却被“方框加两竖”难住了-有驾

朋友描述的那个“方框加两竖线”的车标,一开始我以为是某个新兴的小众品牌。

毕竟,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兴衰如同三国演义中的诸侯割据,瞬息万变。

我上网搜索一番,最终锁定目标——长安启源。

然而,当我看到长安启源的官方车标时,却发现与朋友描述的略有出入。

新能源车标把我绕晕!朋友追尾,我却被“方框加两竖”难住了-有驾

那设计风格,如同李白诗歌中的豪放不羁,充满了现代感和个性,但却缺乏传统车标的简洁明了。

这不禁让我思考,车标设计,究竟是艺术的表达,还是商业的符号?

它应该像《兰亭集序》般隽永,让人过目不忘,还是像某些现代艺术作品般,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信息爆炸,车标设计也趋于多元化和个性化,但这是否意味着对实用性的牺牲?

朋友的遭遇,让我联想到古代行军打仗时,军旗的识别作用至关重要。

新能源车标把我绕晕!朋友追尾,我却被“方框加两竖”难住了-有驾

一个清晰醒目的军旗,能迅速地凝聚士气,而一个模糊不清的标识,则可能导致混乱和失败。

车标,作为汽车品牌的象征,也承担着同样的责任——清晰地向外界传递品牌信息。

事故最终在交警的介入下顺利解决。

这让我意识到,无论车标设计如何天马行空,汽车最根本的功能仍然是安全可靠的代步工具。

新能源车标把我绕晕!朋友追尾,我却被“方框加两竖”难住了-有驾

这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言,“兵者,诡道也”,但任何策略最终都要服从于战争的根本目的——胜利。

安全驾驶,才是所有驾驶员的最终目标。

所以说,车标设计,是一门需要精准把握的艺术。

它需要兼顾品牌个性和识别度,需要在艺术表达和实用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而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记住车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安全驾驶,谨慎驾驶。

至于那些让人费解的车标,就留待日后慢慢欣赏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