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首周销量出炉,比亚迪单周狂销5.2万辆,零跑稳破万辆大关,新势力格局生变?[乘联会周度数据]。通常节后首周市场冷清,尤其9月首周往往承压,销量环比下滑成常态,但今年却杀出两匹“硬核黑马”。在整体大盘尚未完全回暖的背景下,比亚迪依旧如巨轮破浪,周交付量稳定在5.2万辆高位,几乎以一己之力撑起新能源市场近三成份额,其体系化作战能力已臻化境。而更令人瞩目的是零跑汽车,连续多周交付破万,以周均超1.1万辆的成绩稳坐新势力第一梯队,成为当前市场最炙手可热的品牌之一。这不仅打破了“蔚小理”长期主导的格局,更预示着性价比与全球化双线并进的打法,正成为新势力突围的新范式。
深入剖析比亚迪的强势表现,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技术+规模+渠道”三位一体战略的集中体现。DM-i超级混动技术的普及,让比亚迪在插电混动市场建立起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即便面对众多品牌跟进,其成本控制与系统调校依然领先半个身位。以秦PLUS DM-i为例,百公里馈电油耗低至3.8L[工信部测试工况],综合续航超1200公里,同时终端售价下探至8万元区间,彻底击穿了燃油车的价格防线。纯电方面,e平台3.0的全面铺开,使海豚、元PLUS、海豹等车型在安全、效率与智能化上形成闭环。特别是元PLUS,凭借刀片电池与独立悬架组合,2024年全球累计销量突破42万辆,连续两年蝉联全球A级纯电SUV销量冠军[中汽协数据]。更关键的是,比亚迪已建成超5000家经销商网络,覆盖98%的地级市,配合直营与代理制融合模式,实现从订单到交付的高效流转,平均交付周期控制在14天以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相比之下,零跑汽车的崛起则更具颠覆性。作为新势力中少有的“自研自造”派,零跑坚持全域自研路线,从三电系统到智能驾驶芯片(凌芯01),再到车机操作系统,掌握核心技术命脉。这种垂直整合模式极大压缩了成本,使C11、C01等车型在同等配置下比竞品低2-3万元,形成“降维打击”。以C11增程版为例,搭载43度电池,纯电续航180公里,综合续航1024公里,标配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售价却控制在15万元内,性价比堪称“卷王之王”[零跑官方配置表]。正是凭借这种“技术平权”策略,零跑在二三线城市迅速打开市场,用户中首次购车与增购比例高达67%,充分验证了其产品力与市场契合度。更值得关注的是,零跑已连续12个月新势力品牌周交付量排名前三,其中8次进入前二,稳定性远超蔚来、小鹏[交强险上险量数据]。
如果说比亚迪是“全能冠军”,零跑是“性价比王者”,那么即将登场的零跑Lafa 5,则可能成为改写高端市场规则的“变量因子”。这款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车的旗舰车型,已在2024年慕尼黑车展完成全球首秀,凭借极简设计语言与无框电吸门、激光雷达等高端配置,斩获“最佳概念量产车”提名[IAA官方评选]。Lafa 5基于全新LEAP 3.5架构打造,采用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充电10分钟可补能400公里,CLTC续航突破800公里。智能座舱搭载高通骁龙8295芯片,算力达30TOPS,支持全场景语音交互与AR-HUD投影。更重要的是,其智能驾驶系统采用“双Orin-X+激光雷达”方案,算力达508TOPS,支持城市NOA与高速领航,实测通勤场景接管率低于0.5次/百公里[零跑路测数据]。据内部消息,Lafa 5国内版将标配后轮转向,转弯半径仅4.8米,操控灵活性媲美豪华后驱轿车。预计其基础版售价或定在25万元区间,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3焕新版与蔚来ET5T,但配置维度明显占优。
从市场格局看,比亚迪与零跑的强势,正加速新能源市场的“两级分化”。一端是以比亚迪、吉利、长安为代表的“技术规模化”阵营,依靠全产业链布局与成本控制,主攻10-20万元主流市场;另一端是以理想、问界、零跑为代表的“智能性价比”阵营,通过自研技术下放,冲击20-30万元中高端市场。而传统豪华品牌如BBA,尽管电动化投入巨大,但受制于平台老旧与品牌溢价,电动车型平均折扣已达35%以上,仍难敌新势力的攻势[汽车之家价格监测]。以宝马i3为例,终端售价已跌破25万元,但2024年8月销量不足2000辆,仅为海豹同期销量的三分之一[上险量数据]。这种“降维打击”不仅体现在价格,更在于智能化体验的代际差。新势力车型普遍标配L2+级辅助驾驶,而多数燃油平台转型的电动车型仍停留在L1阶段。
对于消费者而言,当前无疑是购车“红利期”。比亚迪的成熟体系保障了产品可靠性与保值率,其2024款汉EV三年保值率仍达68.5%[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同级中遥遥领先。而零跑等新势力则提供了越级配置与前沿科技,尤其适合年轻家庭与科技爱好者。但需注意,新势力品牌在售后服务网络覆盖上仍有短板,零跑目前自营与授权服务网点约800家,密度仅为比亚迪的三分之一,偏远地区维修响应时间可能超过48小时。因此,购车时需权衡产品力与服务便利性。此外,随着Lafa 5等新车的推出,零跑产品线将覆盖10-30万元主流区间,形成与比亚迪正面交锋的完整矩阵。若Lafa 5能在年底前如期上市,并于2025年上半年推出性能更强的Ultra版本,零跑有望冲击月销3万辆大关,真正跻身一线阵营。
展望未来,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已从“单一产品战”升级为“体系生态战”。比亚迪凭借庞大的用户基数与刀片电池外供能力,正在构建“新能源生态圈”,涵盖储能、光伏与出行服务。而零跑则通过“出海战略”打开增量空间,2024年已进入欧洲15国,C10在德国售价高达4.9万欧元,毛利率超25%,远高于国内水平[零跑财报]。这种“国内卷价格,海外赚利润”的模式,为品牌长期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可以预见,随着技术迭代加速与市场竞争白热化,2025年新能源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洗牌。而比亚迪与零跑所代表的两种成功路径——规模化统治与性价比颠覆,或将共同定义中国智造的新高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