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最近闹得挺厉害,先是总裁辞职将近半年了,到现在还是没找到新接棒的人,现在连执行副总裁李名才也辞了,架构都快成了大变阵,这还真有点让人琢磨不过来。
咱说实话,李名才这个人吧,在长安汽车可以算得上老牌高层了,44岁,经济学硕士,工作经历那是实打实的丰富。从2005年入职开始就一路爬坡,从助理到总经理,从业务线做到总法律顾问、甚至前不久还兼了个首席合规官,这简直是各个领域的领军标杆。他光是在执行副总裁的位置上就干了三年,这分量摆一边去,谁看了都得说一句,甭管去哪家公司,这哥们都是块香饽饽,是不是?
不过这薪酬,180万年薪不是差,但比去年还少了三十来万,这味是不是就不对了?公司其他高管也都降了薪,连董事长和刚辞职的总裁王俊也就税前225万,德国高管齐乔拉最高,就是295万。其实吧,这些钱是挺可观的,可这么一对比,有点捉襟见肘了,特别是如今的经济环境下,长安汽车这个作为央企的光鲜外壳也保不住人心了,谁都想进一步提升,落袋为安。
可能你要问了,这次辞职风波会不会冲击到长安的经营?毕竟李名才一走,对公司影响怎么着得有点。咱从长安汽车这两年的成绩单来数据是好也不好,2024年净利润下跌了35%,虽然还有稳定的盈利,但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算下来也只剩31亿,继续跌了15%。你说要是全年营收和利润都勉强保持住增长,那已经是万幸了。更别提新能源汽车市场现在竞争有多激烈,别家憋着劲儿冲刺的时候,长安这边还没搞定总裁的补缺呢,这对企业方向和决策力,多少是掐着脖子的事。
再说说人,长安可不算小,按2024年底的数据,公司有超过5.5万人,其中技术骨干1.5万,生产人员3.3万,管理和行政人员也有个几千人。论体量,这家伙在国内车企里绝对处在头部梯队,甚至如果论市值,在重庆的A股上市企业里,仅次于赛力斯,也就俩千亿市值的公司之一。可规模大归大,底子再厚,问题也是一堆,比如这几年的管理变动,直接影响了公司的战略稳健性,怎么看都有点不利。
说个题外话,你发现没,长安汽车其实在高管梯队上有点奇特,它的团队里基本没60后,80后倒是占了好些位置,甚至现在还有85后高管邓承浩、贺刚,这你搁别的传统企业里可不多见。年轻化确实看起来有活力,但对企业来说,高层懂得平衡年轻人的思维和老成的经验,这可能比创新本身更重要。
那李名才辞职后去哪儿?这就成了大家伙儿现在的关切点了。凭他那份履历,去民企也是顺风顺水吧,尤其是多半还能谈个股权激励,大幅提升个人收益。在那样的地方,干一年可能比现在干三年还赚得多,那想跳槽这事也就不稀奇了。
但退一步说,即使当下国企稍显逊色,各种框框条件也让一些高端的人才动了心思,还是不能否认一个事实,长安汽车依然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整车企业。尤其重庆这边,长安这么多年可算是“车都”的代表。它的困境其实就是许多传统制造业头部企业的缩影,面对市场变革、人才流失,以及企业治理架构调整的问题,一时半会儿谁能轻松应对呢?
你要问到现在长安汽车那空出来的总裁职位怎么还没解决,这事还真值得再观察观察。职场的风云不止关乎谁去谁留,更关键看这些人的决定会不会让企业找到另一条突破口,不然这一场高管大变阵,只能让企业再多几分压力。咱也只能期待,风波过后,长安别忘了自己该在什么地方发力,别赶了潮流,又漏了根子对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