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的车企发布会,活脱脱是一场“订单大比拼”,你不吹一万两万,仿佛对不起观众的票钱。订单数——新的网红流量密码,上到董事长下到客服,三句话不离“订单暴增”,仿佛每一台车都插上了翅膀,飞进了用户的心里。只要发布会有个干吼的PPT,隔天股价就能跟着熨斗似的飘红。但很不幸,这世界不是ppt的世界,是“骗子骗傻子”与“傻子自我感动”的世界。
最近,有位大佬开炮,李斌来了句:“按大家公布的订单数,车圈都该有一亿台了。”这话说得比大力水手的菠菜还猛,一句顶一万句。新能源车圈子要有他俩互怼,估计还得多活几年。原理很简单,别人把订单数当成龙门阵吹,他偏不,连空气都懒得灌进去——公开场合,咋地就不能内娱一把,听个大数据起哄呢?
那些天天喊订单的,估计心里也虚:用户顶多下个两百块的小订,哪天嚷嚷着可退,不痛不痒,数据嗷嗷破万,其实憋尿式刷存在。营销公司早就拟好战报:“小订XX万,订单热爆,服务器崩溃。”没等用户吃完哈根达斯定金就退了,一切皆欢喜。你以为你下了定金,就是车企的真爱小宝?太小看他们了,你只是大数据里的一个数字,顶多算个气氛组。
有位前车企高管李鹏程爆了个料:今年行业的小订数据能堆出五千万辆,实际能转化的还不到5%。这比例,要在彩票界,彩民都得掀桌子。你说吓人不?吓人,吓得营销公司一边偷笑一边跪谢韭菜本体。“小订”变“泡沫”,这些订单仿佛后宫选妃,能进洞房的没你想得多。
蔚来的玩法就不一样了,他们不爱秀数据,像个佛系中年,房贷月供都攒着,啥都淡定。ES8发布会完了,外媒追问订单数据,李斌脑袋一歪,甩出灵魂质问:“信车企订单,车得造一亿台!”别人高喊“破万”“万众瞩目”,他只瓜子一嗑:“锁单量远超年产能,明年三月才提得上。”这意思,就跟饭店师傅对催单的大爷说:“下锅还早,您先喝口粥。”
至于乐道L60,服务器卡爆了五次,也只云淡风轻说“爆单”,至于具体多少?别问,问就是“我妈以为你妈知道”。这就是新一代车企的“道法自然”,不数数,不晒单,小数据沉默是金,大权益才是真金。
说到权益,蔚来倒没短斤少两:等车等超时了?每天500积分补偿,明年购置税要是退坡,蔚来全额自己垫。李斌像个邻居大叔,嘴上不说但什么都替你想到了。你不用担心车企忙着吹牛,忘了你还堵在路上,他自己惦记得紧。不过权益归权益,基建归基建,蔚来还是挺舍得的:换电站修到珠峰脚下,不怕你跑到地球边缘,只怕你活着不来。
这招比晒订单数高明多了。对当下的新能源车圈来说,虚火一通,等到交付月,一堆所谓“爆单”都成了“爆笑”。生产计划被假数据逼疯,拉高股价之后,库存成堆堆,人还以为自己站在山巅:一个月后管理层下岗,订单还在PPT上漂。你说这虚胖,和美颜App有啥区别?只要反噬,脸比P图还肿。
那年,业内有人冷嘲:“虚假订单,几个月后谁是真空,裤子一脱还不是都露底。”听来有点冷,但事实如是。没几个月就能看出来谁在裸奔,谁在假装穿了三层秋裤。吹牛是可以的,只要牛活得久,问题是,牛比人都脆,风一刮数据全疯了。
至于用户,越来越精了。早前大家看战报,觉得“哎呀,订单热爆,这车不能不买!”如今明白了,“小订”是气氛组,“大定”才是真粉丝。热闹归热闹,买车还得看你家能不能装充电桩,是不是天天堵在没电的高速上,换电是不是像个快递小哥送奶茶。不用听销售忽悠少奶奶那套“爆单”,一切还得回到自己的生活。营销再加码,也救不了动力被饿死的心。
李斌这一通开炮,倒不是嘴皮子淑女,更像是给蔚来铺路。他不是光挖别人坑,也自己盖房子。你看蔚来在换电网上下的血本,川藏线连珠峰脚下都能换电,这配置,不说用户能不能上去,至少梦想有人替你跑腿。蔚来这套路不是给媒体看热闹,是告诉你,纯电不再是“焦虑行走”,而是“随便折腾”。
其实,李斌这话本质上没错。行业里多的是数字游戏,吹到天上都不带走心的。真正留下用户的,是那些把权益补偿、服务体验做踏实的企业。吹数据的,终究只给资本看一场吹牛大会,等到真刀实枪地交付,才能见真章。
李斌说,“与其天天吹订单,不如好好保障车主权益。”听起来像是跳广场舞的阿姨劝剩男:“谈恋爱哪有结婚实惠!”话糙理不糙,吹牛容易,留住人难。那些铺产能规划的,年尾要爬1.5万台/月,明年乐道L60能月销三万台的,没点实际需求,谁敢这么画饼?
新能源车圈,说到底,是“硬碰硬”时代了。只会打嘴炮、吹订单,大伙看多了也麻木。谁能把基建铺好,谁能把补偿做足,谁能在“不装不吹”的路上坚持下去,那才是最后能把用户留下的。正如那位博主说的,“喜欢胜过一切,但前提是实力允许。”嘴皮子就是嘴皮子,实力才是老公。
现如今,车市已经不是“谁能吹谁就能卖”的年代。能让用户放心地下单,不是因为你营销做得热闹,而是你家真的有充电、有换电、有服务、有补偿。疫情让人明白,热闹和冲动全都是过眼云烟,真正活到最后的,是那个不问数字,只问“你过得好不好”的厂商。
当然,这些话说出来,不代表长远就全无变数。泡沫依旧会生长,虚火依然能燃烧,但最终总要见真章。吹数据的是资本市场的艺伎,扎基建的是理想主义的苦行僧。你随便找个发布会作参考,谁唱戏谁卖艺,观众早就琢磨明白了。
所以,把订单这张嘴收一收吧,别再挖坑自己跳了。玩虚假繁荣,搞虚胖式营销,最后坑的不是别人,是自己品牌的信用。行业就是这么现实:牛皮吹大了,总有一天风会停,“一亿订单”变成“一亿无奈”。吹得高,摔得疼。谁都知道,PPT上的数字不养活员工,不给用户换电,也不会让产能变成真金白银。
其实吧,车企行业也是个相声大会。你唱段子,他嘲讽,大家一起爆笑。只不过,有时候笑点后面是泪点。资本市场不听你段子,只看你裸奔,用户也不管你嘴有多溜,只认你家真的能补偿能换电。可惜江湖越热闹,事故越频繁。终究比不了那些实在服务与诚心干活的人。
最后咋说呢?如果订单数真有一亿,新能源车市也该改名叫“吹牛市”了。可惜牛不是养牛场的,牛都是放主的。等到最后,大家啪的一下发现,吹牛造不出汽车,造车才是正经事。李斌这一炮打得响,吓不吓人不知道——反正我已经被订单數吓得腿软,买车还是得等车企能把伪需求的裤子给脱了再说。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