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都在关注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我们国家的汽车行业。
你看新闻,到处都在说咱们汽车产销量又破纪录了,今年上半年就造了卖了超过1500万辆车,出口量更是连续三年排在世界第一,这听起来多提气啊。
但是,光鲜数据的背后,却有一个让人有点憋屈的现实。
咱们整个汽车制造业的利润率只有4.8%,比全国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还要低一点。
更直观地说,我们辛辛苦苦造了三千万辆车,一年到头挣的钱,可能还比不上日本丰田一家公司。
这就好比咱们开了一家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连锁餐厅,每天客流量爆满,结果年底一算账,发现利润还没人家街角一家小小的寿司店高。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纳闷,咱们这么大的体量,为什么挣钱这么难呢?
这背后其实就是咱们常说的“内卷”,大家都在拼价格,你便宜我也便宜,最后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面对这种情况,真正有想法的中国车企就必须思考一个问题:怎么才能不光把车卖出去,还能卖上价,怎么从一个汽车大国,变成一个汽车强国。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把时间往前倒几年,看看吉利集团下的这两步棋。
第一步棋,是在2016年推出的领克品牌。
当时,国产车想卖到20万以上,很多人心里都得打个问号。
吉利很聪明,领克一出生就没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纯粹的国产品牌,而是走了条“全球化”的路子。
它把研发团队分散在世界各地,比如在上海的研究中心,专门琢磨咱们中国消费者的用车习惯和喜好;而在瑞典的哥德堡,工程师们则在研究欧洲乃至全世界用户对车子操控、安全的高要求;就连车子的外观设计,都是交给来自三十多个不同国家的顶尖设计师来操刀。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造出来的车既符合咱们国人的审美和需求,又具备了国际一流的技术水准和品质。
结果也证明了这条路走对了,领克不仅在国内站稳了脚跟,还成功打入了汽车工业的大本营欧洲市场,连续三年,在欧洲卖到4万欧元以上价位的中国品牌里,领克都是第一名。
这就像咱们中国的运动品牌,直接开到了欧洲的商业街,和那些国际大牌同台竞技,而且还卖得不错。
领克用事实证明,中国品牌有能力造出被全球市场认可的高端产品。
如果说领克是为中国品牌向上突破敲开了一扇门,那么2021年诞生的极氪,就是下定决心要冲进这扇门,直接到豪华品牌的客厅里去坐一坐。
极氪的目标更明确,就是要和奔驰、宝马、奥迪这些传统豪华巨头掰手腕。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豪华品牌卖的不光是产品,更是一种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品牌形象和用户心智。
但极氪一出手就展现了它的底气。
短短四年时间,极氪品牌的总销量就突破了22万辆。
它的明星车型极氪001,在25万以上的纯电车市场里,一直都是销量冠军。
更让人惊讶的是它推出的那款四座超豪华MPV,叫极氪009光辉,在这个非常小众但利润极高的市场里,基本上每卖出两台车,就有一台是极氪。
这就等于是在用实实在在的销量告诉市场,中国人也能造出顶级的豪华车,而且消费者也愿意买单。
那么,领克和极氪凭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
光靠品牌故事和营销是远远不够的,核心还是要回归到产品本身,也就是踏踏实实地造一台好车。
什么叫好车?
首先,它得安全、好开。
就拿极氪001来说,它在研发阶段就挑战过一项叫“麋鹿测试”的极限操控项目,这个测试模拟的是汽车在高速行驶中紧急躲避障碍物的情景,非常考验车辆的底盘功力。
极氪001当时跑出了82公里的时速,这个成绩超过了当时以操控闻名的特斯拉。
对于真正懂车的人来说,这种性能不是简单堆砌马力就能实现的,它背后是扎实的底盘调校、悬挂系统和车身刚性。
开起来的感觉就是,过弯的时候车身非常稳定,给人很强的信心;即使遇到颠簸路面,悬架也能把车身稳稳拉住,不会有多余的晃动。
这种驾驶乐趣,是很多只追求直线加速快的电动车给不了的。
这种出色的机械素质,得益于一个叫“浩瀚架构”的平台。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专门为高端纯电动车量身打造的“地基”。
很多早期的电动车,其实是在原来燃油车的结构上修修改改造出来的,我们管它叫“油改电”,这种车天生就有很多妥协和限制。
而浩瀚架构从一开始就是一张白纸,工程师可以把电池、电机、智能驾驶的各种传感器放在最合理、最安全的位置。
这就好比是量身定制的西装和直接买的成衣,合身程度和穿着体验完全不一样。
有了这个好底子,极氪才能不断推出像全球首款豪华纯电MPV极氪009,以及最近非常火爆的超豪华SUV极氪9X这样的创新产品。
特别是极氪9X,预售价接近50万,发布后一小时订单就超过了四万台,而且很多下订单的用户,之前开的都是奔驰宝马。
这说明,中国豪华品牌已经开始真正地吸引到传统豪华品牌的车主了。
讲到这里,我们再回到开头那个问题。
既然领克和极氪都发展得这么好,为什么最近又要把它们整合起来,回归到“一个吉利”的体系里呢?
这其实是面对当前激烈市场竞争,下的一步更长远的棋。
现在的汽车市场,价格战打得太厉害,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未来想赢,不能再靠某一个产品的单点突破,而是要靠整个体系的力量。
把极氪和领克整合在一起,就是为了把资源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拳头。
比如在研发上,两个品牌可以共享技术成果,避免重复投入,把钱花在更关键的地方;在采购上,更大的采购量可以拿到更低的零部件成本,让产品在保持高品质的同时更有价格优势;在品牌定位上,分工也更明确了,极氪专心冲击30万以上的豪华市场,领克则聚焦20万以上的主流高端市场,兄弟俩各走各的路,互不干扰。
从最新的财务报告也能看出这一策略的正确性,整合后的极氪科技,毛利率达到了20.6%,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说明,公司在车卖得好的同时,也真正开始健康地赚钱了。
这对于整个中国汽车工业来说,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它证明了通过打造强大的技术体系和清晰的品牌战略,我们完全有能力摆脱低利润的困境,真正实现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跨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