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酒桌上又开始流行一种复古玄学,一帮老同志端着酒杯,眼神迷离,开始追忆90年代的黄金岁月,核心议题是:当年的小破面包,百公里4.9个油。
讲真,我每次听到这个数字,都感觉自己的三观受到了三体人的降维打击。
现在的车企,天天把什么米勒循环、阿特金森、动态闭缸、48V轻混挂在嘴边,整得跟修仙渡劫一样,结果油耗被一个连安全气囊都是选配的铁皮盒子给秒了。
这就好比雷电法王杨永信碰上了道诡异仙,你这边电了半天,人家那边直接心态崩了开始请神上身,你还玩不玩?
这不科学,但这很现实。
为啥?因为当年的老面包,它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没打算跟你讲道理,它玩的是掀桌子法则。它占了三个时代的便宜,或者说,付出了三个你现在根本不敢想的代价。
第一个,叫“物理飞升”,翻译一下就是轻,轻到离谱。
那会儿的车身,说难听点就是个铁皮罐头,造车理念突出一个“只要四个轮子能滚,其它都是身外之物”。
安全法规?那是什么?能吃吗?碰撞测试?那是什么新出的武功秘籍?车企和用户之间有一种残酷的默契,我负责用最少的铁皮给你攒个能遮风挡雨的壳子,你负责用最低的价格把它开走,至于路上会发生什么,我们交给命运。
没有防撞梁,没有高强度钢,没有溃缩吸能区,车门薄得跟纸一样,我感觉我一个中年人稍微用点力就能给它踹个坑。整个车壳子的唯一作用,就是防止你开车的时候被风吹跑。
动力系统也一样,一个三缸的小发动机加一个4速手动变速箱,俩加起来可能还没现在一个好点的发动机重。
所以整车重量800多公斤是常态。
现在呢?随便一个A级家用车,为了你的狗命,车企给你疯狂堆料。什么热成型钢、高强度钢、笼式车身,恨不得给你塞个金钟罩铁布衫,搞得跟圣斗士穿圣衣一样。安全气囊、侧气帘、一堆主动安全传感器,哪个不是重量?车重轻松干到1.3吨以上。
一个是穿着裤衩背心裸奔的莽汉,一个是穿着三级甲三级头全副武装的特种兵,你让他俩跑个马拉松,你说谁更省体力?
废话。
但问题是,他俩要是被拉去打闪电战,谁能活下来?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维度的竞争。老面包的省油,是用生命值换来的敏捷值,属于是把所有属性点都加在了“省油”上,防御力直接归零。
第二个,叫“龟速结界”,翻译一下就是慢,慢到让你怀疑人生。
老面包的发动机,三四十匹马力是主流,你就是把油门踩到发动机里,它最快也就给你跑到100公里/小时,而且还是那种声嘶力竭、感觉下一秒就要原地解体的跑法。
我作为一个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我告诉你,时速60公里的时候,那个发动机转速就快3000转了,方向盘抖得跟得了帕金森一样,车厢里的噪音大到你跟副驾说话基本靠吼。
你敢开快吗?你不敢。
说起来,我小时候坐我二舅的松花江,那个味道现在还记得,一股汽油混合着劣质塑料的味儿,有点上头。
更何况,那时候的路况也支持你这么干。哪有什么柏油马路、高速公路?市郊全是土路,坑坑洼洼的,开个40公里/h都感觉像是在坐过山车,不是车散架,就是你屁股先散架。人和车,总得疯一个。
大家都慢悠悠地晃,发动机自然就在最省油的区间工作,油耗当然低。
现在呢?路修得比我脸都平。高架桥、高速路,动不动就限速120。你一脚油门下去,都不好意思开80以下,感觉对不起这双向八车道。发动机也是打了鸡血,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动不动就零百加速七八秒。
这环境,你让它怎么省油?
这就好比你把一个修仙的道友扔到双十一的直播间里,你还指望他清心寡欲?他只会高喊“宝宝们,这个飞剑我们今天买一送一”!
时代变了,需求也变了,车速上去了,油耗就是代价。
第三个,叫“精准匹配”,翻译一下就是发动机小得刚刚好。
老面包那个年代,大家对车的期望很简单,拉几个人,送点货,能从A点到B点就行。所以那个小排量三缸机,它的动力输出,完美匹配了那个800公斤的车重和城市代步的需求。
不存在什么“小马拉大车”,它就是“小马拉小车”,一点动力都不浪费,效率反而高。
现在不一样了。很多车为了政策和噱头,也用小排量涡轮机,但问题是,它要拉着一个1.5吨的、满载乘客、开着空调的“移动堡垒”去跑高速。
这就叫典型的小马拉大车。发动机为了输出足够的动力,只能拼命提高转速,让涡轮疯狂介入,长期在高负荷状态下工作,你觉得它能省油吗?它比同等动力的大排量自吸发动机还费油。
所以,你看,老面包的省油,是建立在“啥都不要”的基础上的。
不要安全,不要舒适,不要速度,只要一个能滚动的铁皮盒子,那油耗自然可以做到极致。
这不就是典型的“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么?老面包就是那个修炼了邪门功法的大魔头,前期升级飞快,油耗低得一比,但根基不稳,渡劫的时候(出车祸)直接就灰飞烟灭了。
现在的车,就是名门正派的弟子,一步一个脚印,堆防御、堆血量(安全配置),油耗(蓝耗)高一点,但稳啊,能活到大结局。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修仙的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真他妈有点道理。
车企也乐得给你堆料,为什么?因为安全这东西,是可以作为高溢价卖给你的。你看,我用了全世界最好的钢,我的碰撞是五星,我能保护你全家。你感不感动?感动就加钱。
所以,别再怀念什么4.9的油耗了。那不是技术,那是用命换来的折扣券,是时代的眼泪,也是时代的局限。
现在的技术不是造不出4.9油耗的车,是造出来了你根本不会买,甚至法规都不允许它上路。
你真想省油,最好的办法不是研究汽车,是去买一辆电动自行车,零油耗,还能锻炼身体,就是膝盖可能不太同意,而且被老头乐创一下可能也不太好受。
所以,纠结这个问题的本质,就像在问为什么现在的智能手机续航干不过当年的诺基亚。
废话,诺基亚能刷短视频吗?能玩原神吗?它连个像样的屏幕都没有,它不省电谁省电?
需求不一样了,朋友。
我再说一遍,这是智商测试题,不是选择题!我们多花的每一分油钱,本质上都是在为自己的安全、舒适和那么一点点小小的驾驶欲望投票。
这笔买卖,划算。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