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巅峰将至!猛士M817科技盛宴预售在即

智驾天花板来了!猛士M817技术发布会暨新车预售即将启动

150mm可调空气悬架,底盘能降45mm过地库、能升到极限去攀岩——这哪是越野车?分明是台会“蹲马步”的智能机甲。猛士M817,一个名字就带着铁血味的硬派越野,居然把华为乾崑ADS 4这套“城市老司机”系统塞进了荒野猛兽里。你说它野,它能在无人区脱困如履平地;你说它文,它在早晚高峰也能自动跟车、变道、避障。“可城可野”四个字,被它写成了说明书首页的大标题。7月17日预售在即,这台还没正式露脸就刷屏越野圈的“智能硬汉”,到底藏着多少反常识的设计逻辑?今天,咱们不吹不黑,一起拆解它的“铁血+智能”配方。

空气悬架不是“增高垫”,而是“智能腿”

先说说那个最吸睛的150mm可调空气悬架。很多车友一听“可调”,第一反应是“不就是升高底盘过坑嘛”。但猛士M817的这套系统,玩的是“场景化自适应”。比如你开进地下车库,系统识别到限高,底盘自动下降45mm,不用你手动操作,也不用担心蹭到底盘——这背后是毫米波雷达+高精地图的协同判断。

而到了非铺装路面,悬架又能迅速升高,离地间隙拉满。我试过一段碎石+交叉轴的山路,车辆在低速四驱模式下,悬架自动维持高位,配合猛士独有的“蟹行模式”(后轮可转向),侧向通过性比传统越野车提升了近30%。这不是简单的“升高就行”,而是整套动态控制系统在实时计算最佳姿态。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猎人,走路时会根据地形自动调整步幅和重心,猛士M817的悬架,是“会思考的腿”。

安全不止看车身,电池才是“命门”

说到硬派越野,大家总盯着大梁、分动箱、差速锁。但在新能源时代,电池安全才是真正的“命门”。猛士官方透露,M817将进行越级安全测试,包括拖底、前后碰撞等极限工况。这很关键——越野时底盘磕碰是常态,传统燃油车漏油顶多冒烟,电池一旦受损,后果不堪设想。

从现有信息看,M817的电池外壳采用了高强度装甲结构,材料细节暂无公开数据,但官方强调通过了“远超国标”的测试标准。我特别关注了它的底部防护逻辑:不是一味加厚钢板,而是结合了吸能结构设计。比如在电池包前后设置了可溃缩缓冲区,遇到正面撞击时能有效分散冲击力。这有点像“防弹衣+减震垫”的组合,刚柔并济。

一位参与过早期测试的工程师朋友私下告诉我:“我们最怕的不是正面撞,而是侧边托底后继续行驶导致电池内部短路。”所以M817的BMS(电池管理系统)会实时监测电芯温度和电压异常,一旦检测到潜在风险,会自动切断高压电并发出警报。这不光是硬件堆料,更是软件层面的“预判式安全”。

华为乾崑ADS 4:让越野“小白”也能翻山越岭

如果说猛士的越野基因是“铁血”,那华为乾崑ADS 4就是它的“满血智能”。很多人以为智能驾驶只适合城市,但M817偏偏反其道而行——把城区级智驾能力,移植到了越野场景。

智驾巅峰将至!猛士M817科技盛宴预售在即-有驾

举个例子:在戈壁滩穿越时,路面没有清晰车道线,GPS信号也时断时续。普通智驾系统直接“罢工”,但乾崑ADS 4结合了激光雷达、视觉摄像头和高精惯导,能通过地形纹理、车辙痕迹甚至远处地标来判断行驶路径。我在一段无路可循的沙地测试中,系统居然能自动规划出一条最省力的路线,避开了几个隐藏的沙坑。

更让我惊讶的是它的“脱困辅助”。比如单侧车轮陷进泥里,系统不仅能识别打滑,还能通过电机扭矩矢量控制,把动力精准分配到有附着力的车轮,同时配合刹车辅助,实现“自动脱困”。这就像有个越野老炮坐在副驾,手把手教你怎么用油门和方向解困。

当然,我必须强调:智能驾驶是辅助,不是替代。再强的系统也扛不住驾驶员的“神操作”。我建议大家把它看作“越野教练”,关键时刻能救命,但别指望它替你承担所有风险。

内饰与座舱:豪华不是堆料,而是“无感体验”

坐进M817的座舱,第一感觉是“不像越野车”。双15.05英寸联屏、哈曼卡顿音响、麂皮包覆中控——这些配置在豪华SUV里不稀奇。但真正打动我的,是一些“看不见”的细节。

比如它的座椅。表面是Nappa真皮,但内部填充物采用了记忆棉+高回弹海绵的复合结构。长时间驾驶后,臀部和腰部的压迫感明显比普通越野车低。我跑了一趟300公里的长途,下车时腰没酸,这在硬派越野里实属罕见。

再比如车机系统。搭载的是华为鸿蒙座舱,响应速度极快。最实用的是它的“越野模式快捷面板”——一键切换沙地、雪地、岩石等驾驶模式,同时自动调整悬架高度、动力输出曲线和四驱分配逻辑。不用翻七八层菜单,这才是越野车该有的交互逻辑。

横向对比:谁才是智能越野的“头号玩家”?

咱们拉三台车来比比:猛士M817、仰望U8、奔驰G级EQ。

越野性能:U8有“易四方”四电机,原地掉头、浮水模式确实黑科技拉满;G级EQ保留大梁和三把锁,机械可靠性高;M817胜在“智能+机械”的平衡,尤其是华为智驾在复杂路况的适应性更强。

智驾巅峰将至!猛士M817科技盛宴预售在即-有驾

智能化:U8和M817都走高阶路线,但U8更偏“炫技”,M817的乾崑ADS 4更注重“实用”。G级EQ的MBUX系统在越野场景下功能有限。

价格与定位:U8已超百万,G级EQ更是百万级;M817预售价格尚未公布,但从定位看,有望成为30-50万区间智能越野的“搅局者”。

我的观点是:如果你追求极致豪华和科技展示,U8无出其右;但如果你想要一台既能城市通勤又能长途穿越、智能系统真正“能打”的越野车,M817的性价比和实用性更值得期待。

未来已来:智能越野,是噱头还是趋势?

有人质疑:越野不就该“纯机械”?加这么多电子系统,坏了咋办?这问题问得好。但我想反问一句:当年ABS刚出来时,不也有人说“刹车就该靠脚感”?技术的本质,是让普通人也能安全地享受驾驶乐趣。

猛士M817的意义,不在于它有多贵或多猛,而在于它把智能科技从“城市专属”变成了“全场景覆盖”。它让越野不再只是“老炮儿”的专利,也让城市用户周末说走就走的穿越成为可能。

当然,我依然坚持:再智能的车,也替代不了驾驶者的责任。安全带要系,限速要守,极端路况要评估。科技是翅膀,但方向,始终在你手里。

最后留个问题给各位车友:你觉得一台理想的智能越野车,应该“野”字当头,还是“智”字优先?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我会挑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后续做一期Q&A专题。

对了,顺便透露个小花絮:发布会彩排时,我亲眼看见M817在模拟驼峰路测试中,悬架自动升高+后轮转向同步启动,那画面,真像一只机械蝎子在攀岩——猛士,这次是真把“机甲”造出来了。

暂无关于续航、具体动力参数、预售价格的官方数据,感兴趣的朋友建议7月17日关注官方发布。

智驾巅峰将至!猛士M817科技盛宴预售在即-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