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ES8一年17万公里,终身换电权益说没就没,老车主直呼心寒
有时候真是觉得,这新能源车圈的事儿,比家长里短还闹腾。前阵子群里炸开锅,说起蔚来ES8那个60万买的新晋“高铁司机”,去年一年跑了17万公里。那天我正跟邻居老赵在楼下遛弯,他一边撸串一边感慨:“这不是人开的,是飞机飞的吧?”我也忍不住乐——可笑归笑,人家是真用得着。
话说回来,当年蔚来刚冒头的时候,那可是冲着服务和承诺去的。不少人咬牙掏钱买第一批ES8,不光图个新鲜,更看重终身换电、保姆式服务这些实打实的好处。我记得销售小李还拍胸脯保证,“哥,您开到报废都不用愁换电。”结果呢?现在倒好,这位兄弟因为跑得多,被通知“特殊用途”,直接把终身权益给取消了。
其实想想挺气人的。这哥们自己说了,车就是拿来开的,又不是放在展厅里供着。他做生意谈合作,有时候一天能拉出1000公里。关键是,也没干网约车、租赁啥营运活,就是纯自用。那到底什么叫“特殊用途”?微信群里有人调侃:“是不是以后洗个大澡堂子都算‘特殊’?”
有意思的是,我前两天修空调的时候,还碰上一个师傅,他顺嘴提了一句,“你别以为厂家那些承诺能当饭吃,到最后还是他们自己说了算。”听起来扎心,但现实往往如此。当初要是真明码标价:每年最多跑多少,不然免费就泡汤,那谁也不会傻乎乎地赌未来啊?
再说回这台ES8。有些冷门配置其实挺鸡肋,比如那个后排老板键,据群友讲基本没人用过,一年落灰。但像座椅通风和方向盘加热,在东北冬天简直救命稻草——不过这东西偶尔坏起来,小区门口修理铺师傅总爱嘟囔一句:“新能源零件贵!等配件慢!”还有朋友吐槽,说他表姐家的同款去年春天右后门异响,折腾三趟才搞定。这种小毛病,其实比啥商业条款更让人糟心。
以前老王(我们小区出了名的二手车贩)专门收过几辆早期蔚来的创世版。他悄悄告诉我,那批首发用户真是拼胆量砸钱,对品牌完全不了解,就奔着那些诱惑性福利去的。“要不是送终身质保和免费换电,你看谁敢第一个吃螃蟹?”他说完叼根烟走远,我脑袋里一直琢磨这个问题。
后来又听到另一茬:据南方某城市朋友爆料,他们当地路况复杂,经常堵成狗,有人试过一天连刷四次换电站,为赶工地进度。据他说,有一次系统误判被卡住差点耽误大事,好在客服帮忙解决,但那种担惊受怕只有亲历者懂。所以啊,这些所谓超额服务,用起来真的那么省心吗?未必!
其实细想,现在新能源市场卷成这样,各家花样百出吸引眼球。但如果规则朝令夕改,让最早支持你的用户寒心,以后谁还敢信?就像隔壁张叔吐槽,“信誉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可丢一次再捡回来难喽。”
至于最后怎么收场……据传这位高强度用车的大哥已经考虑转手车辆,说二手市场问价的人不少,但大家都关心一点:还能不能继续享受原先承诺?现在看来,大概率悬了。我倒觉得,以后遇上类似故事恐怕只会越来越多,到底厂商怎么应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