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W 01810:YU9谍照一出,车圈大佬集体失眠

小米集团-W 01810:YU9谍照一出,车圈大佬集体失眠-有驾

【以下内容根据公开信息以及个人理解编写,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和建议!】

(概述)
5.2米车长、80度电池、增程1000km+,小米第三款车YU9刚被新疆试车谍照“半官宣”,舆论场就迎来“饱和式”热搜套餐。原因无他:这台大型SUV直指40-50岁金主腹地,价格带若真落在35-50万元,问界M9、理想L9、腾势N9们精心切分的蛋糕,瞬间多了一把“米家菜刀”。车圈共识是——SU7收割小姐姐,YU7收割小家庭,YU9要去收割“土豪老登”了。下面四段,看看雷军如何用“米家生态+增程续航”在高端SUV市场打群架。

01 从“刘亦菲”到“老钱风”:小米受众三连跳
SU7靠“保时捷平替+女神颜值”出圈,核心粉丝25-35岁;YU7升级到三口之家;YU9直接把目标锁在40-55岁“实力中年”——孩子上初中、家里两台车、露营装备比车贵。此前这块市场被问界M9、理想L9、腾势N9围得铁桶一般,小米突然横插一脚,相当于LV门口摆了个“同款半价”摊位,品牌信仰再硬也得心里咯噔一下。

02 增程+米家:技术不颠覆,体验叠Buff
大型SUV最怕“里程焦虑”,YU9用增程器把续航拉到1000km+,油电结合,长途不用下高速抢充电桩。更狠的是“米家三件套”:车载冰箱=米家冰柜,后排大屏=Redmi MAX,沙发扬声器=小爱同学Pro。别的车企还在谈“座舱生态”,雷总直接带货全屋智能——回家路上语音一开,空调、扫地机、热水器同步启动,丈母娘听了都说香。成本?米家规模优势摊下来,比传统供应商便宜15%,价格刀法精准。

03 定价玄学:35万起步,卡位“心理甜点”
问界M9卖46-56万,理想L9卖42-48万,腾势N9预计45万起跳。YU9若真35.98万入场,相当于用一台宝马X3的钱买X5尺寸的“智能增程大六座”,价差10万+,足够让中年男人“冲动消费”。别忘了,小米有SU7的“一车难求”信用背书,很多潜在买家已持币观望,只等价格锤音。雷军微博评论区高频提问:“交车排队6个月能接受吗?”——产能即战力,YU9若复制SU7的爆单节奏,35万起步就是“价格核弹”。

04 对手应对:理想推新款、问界送保险、腾势连夜OTA
消息一出,理想被曝提前释放L9 Pro版,配置微增、价格暗降;问界M9推出“购车送全险+家充桩”礼包;腾势N9更狠,连夜OTA升级“后排零重力座椅”,生怕被米家沙发比下去。车圈销售私下吐槽:“以前拼激光雷达数量,现在拼沙发角度。”渠道端,部分门店把“下定金可退”写成大字报,就为了锁客。YU9还没上市,已逼出竞品一身冷汗,这就是“鲶鱼效应”现场版。

05 投资提示:产能仍是“紧箍咒”,注意交付节奏
SU7从发布到大规模交付用了近6个月,YU9尺寸更大、增程系统更复杂,产能爬坡只紧不松。小米北京工厂一期规划30万辆/年,已被SU7/YU7占满,二期年底才竣工,意味着YU9初期月产能大概率1万台以内。短期利好供应链——宁德时代电池、禾赛激光雷达、德赛西威域控制器;中期看订单转化率,若首月破3万大定,雷军又要去工厂“打地铺”。对股价而言,爆单是催化剂,交付才是硬道理。

(结语)
小米汽车用三年完成“轿车—SUV—大型SUV”三连跳,每一步都踩在需求最甜的节点。YU9若成功,将把小米品牌从“年轻人第一台性能车”升格为“家庭第二台旗舰车”,打开35万+高端增量,顺带拉高IoT全屋生态的ARPU值。投资者可盯紧两个数据:一是发布会当晚App大定数字,二是二期工厂产能爬坡曲线。记住雷总的节奏——“先让对手懵,再让用户等,最后让供应链加班。” YU9的哨声已响,接下来看小米如何把“老钱市场”也卷成米粉天堂。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