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一件车市里挺有意思的事儿。
现在买车,大家可能都发现了,价格是越来越乱,尤其是咱们国内这个市场,竞争那叫一个激烈。
以前总听人说,合资车怎么怎么保值,全球车怎么怎么品质好,可现在,很多响当当的全球车型也开始扛不住压力,纷纷放低姿态,用降价来换销量了。
这其中,就有一款车,可以说是把“诚意”两个字写在了脸上,它就是福特的锐界。
您可能听过它,也可能在路上见过,就是那个块头特别大,看着挺霸气的美系SUV。
最近,这台车的价格实在是让人有点不敢相信,一台车长达到五米,标配七个座位,按理说怎么也得二十几万起步吧?
可现在,有些地方的入门版车型,算上各种优惠,据说十七万多就能开回家。
这个价格,一下子就把人给整不会了,这还是我们印象里那个跟丰田汉兰达掰手腕的大家伙吗?
咱们先实事求是地看看这台车到底怎么样。
首先,最大的亮点就是它的个头。
现在市面上的中型SUV,车长普遍在四米八、四米九这个范围,已经不算小了。
可锐界直接把这个数字拉到了五米整,轴距也接近三米。
这个数据摆在这,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车内空间,尤其是对于中国家庭特别在意的乘坐空间来说,这简直就是量身定做。
因为它全系都是七座布局,而且得益于这个超长的车身,它的第三排不再是像很多七座SUV那样,只能应急坐小孩或者放个宠物的“小马扎”,而是正儿八经能让一个成年人坐进去,虽然谈不上有多宽敞,但至少腿能放得下,短途应急是完全没问题的。
更何况,它还提供了两种座椅布局,一种是常见的2+3+2,中间能坐三个人,实用性强;另一种是2+2+3,第二排变成了两个独立的“老板座”,中间留出了过道,方便第三排乘客进出,也让第二排的乘坐体验更舒适。
这种灵活性,确实是抓住了不同家庭用户的需求痛点。
再钻进车里看看,这可能是新一代锐界变化最大的地方。
如果您对老款合资车那种硬塑料、设计保守的内饰有印象,那锐界的车厢绝对能给您一个惊喜。
最抢眼的,就是那块从驾驶位一直延伸到副驾驶位的27英寸超长大连屏,分辨率还达到了4K级别,整个科技感瞬间就上来了。
这块屏幕不光是看着唬人,用起来也挺方便,导航、娱乐信息一目了然,副驾驶的乘客也能有自己的娱乐空间,这在以前的合资车里是根本不敢想的。
相比之下,老对手汉兰达的内饰就显得传统很多,虽然实用,但确实缺少了点时代感。
而且,锐界的用料也挺实在,能摸到的地方大多是软性材质包裹,座椅又宽又软,坐上去真有种陷进大沙发里的感觉。
再加上全系都带了主动降噪功能,关上车门车窗,整个车厢的静谧性做得相当不错,无论是跑高速还是在市区里堵车,都能有个比较安逸的环境。
动力方面,福特作为美系车的代表,向来是不吝啬的。
锐界搭载的是一台2.0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能输出252匹的马力,配的是8挡自动变速箱。
这个动力水平,驱动这么大一台车可以说是绰绰有余,日常开起来感觉动力储备很足,超车并线都很有信心。
当然,说到美系车,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油耗高”。
这一点也确实是锐界燃油版的一个短板,对于这么大的车重和排量来说,油耗数字确实不算低,这也是很多潜在买家会犹豫的地方。
不过,福特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推出了2.oT的混动版本。
这套混动系统不仅保留了强劲的动力,还把百公里综合油耗拉低到了6升多一点的水平,对于一台七座中型SUV来说,这个油耗表现已经可以和很多日系混动车看齐了,算是补上了最大的短板。
当然,想要省油,买混动车型的价格自然也要高一些。
说了这么多优点,按理说,这么一台空间大、内饰科技感强、动力足、价格还这么有诱惑力的车,销量应该会很好才对。
可现实情况却有点尴尬。
根据最近几个月的销售数据来看,锐界的月销量基本上是在两三千台这个水平线上徘徊,而它的老对手丰田汉兰达,即便市场优惠远不如锐界这么大,每个月也常常能卖出六七千台,销量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这就让人纳闷了,产品力看着这么能打,价格也给到位了,为什么就是卖不过汉兰דה呢?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也恰恰反映了当下中国汽车市场的真实生态。
首先,品牌影响力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在中国消费者心里,丰田这个品牌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已经和“可靠、耐用、省心、保值”这些词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
很多人买汉兰达,可能不完全是因为它产品有多么突出,更多的是买一份“放心”。
大家觉得买丰田车不会出什么大错,以后卖车的时候也能卖个好价钱。
这种根深蒂固的品牌信任感,是一堵非常高的墙。
相比之下,福特虽然也是百年大厂,但在国内的品牌形象就没那么清晰和牢固,没能像丰田那样,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一个不可动摇的“金字招牌”。
其次,就是市场竞争环境变了。
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合资品牌之间“神仙打架”的时代了。
锐界要面对的,已经不仅仅是汉兰达这一个对手。
咱们自主品牌的进步可以说是神速,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
您看看现在满大街跑的理想、问界这些车,它们同样主打家庭用户,同样是大空间、多座位,但在智能化和用户体验上,它们玩出了新花样。
冰箱、彩电、大沙发成了新的标配,语音交互、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也做得越来越好,更重要的是,它们作为新能源车,在很多城市能上绿牌,享受不限行的便利,而且日常用电的成本也比用油低得多。
在这些新势力的冲击下,锐界就显得有些被动。
它用大屏幕来营造科技感,可人家直接把车变成了“智能移动空间”;它用降价来凸显性价比,可人家用更低的使用成本和更新潮的体验来吸引用户。
这样一来,锐界就被夹在了中间:论品牌信任度和保值率,比不过汉兰达这样的传统强者;论科技感和新潮体验,又被咱们国产新势力甩在了身后。
最后,就是一些长久以来形成的刻板印象。
提到美系车,很多人脑子里还是会跳出“费油”这个词。
虽然锐界已经推出了非常省油的混动版,但这个观念的扭转需要很长的时间。
很多消费者在选车的时候,一听到是美系车,可能心里就会先打个退堂鼓,担心后续的油费开销会比较大。
这个入门价格虽然低,但大家买车过日子,算的是一笔长远账。
这种顾虑,也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它的最终销量。
所以说,福特锐界当下的处境,可以说是“叫好不叫座”的一个典型案例。
它本身无疑是一台好车,产品力给得非常足,性价比也确实高。
但在如今这个品牌、技术、潮流、口碑相互交织的复杂市场里,光有好的产品力,已经不足以保证销量的成功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