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敢说救火英雄就能捧上神坛?东风这波人事操作,活脱脱给全体打工人提了个醒:你以为的风光时刻,可能就是下一个“调岗通知”启程的起点。
猛士的人刚破局,转眼就被“抓壮丁”调去老东家,这剧情刺激到不少“老铁”:人刚把猛士品牌拉出泥泞,粉丝们还在琢磨华为智驾能不能再发威,曹东杰名片还没换热乎,就这么被“转手”。有网友直呼:“这不是刚立完大功就让人‘背锅’吗?”但要是真扒拉出曹东杰这几年的历程,还有东风集团的现状,谁又能说这不是一场暗流涌动的“大棋局”?
从刚愎自用,到举重若轻,曹东杰用几年时间在猛士这摊铁板上,一步一步扭转了品牌的命运。要是有朋友还记得2022年的猛士,十有八九都在吐槽:“这不是定位错了吗?整天玩高端,还限量联名,一台917搞到六十几万,好像谁家都能收集蛟龙战甲似的,真把市场当自家亲戚了。”别说消费者不买账,连东风自己的新能源兄弟岚图,都靠着多路产品平稳发展。
按照当年的打法,猛士还真差点成了东风新能源阵营的老腰杆。2023年下半年,销量连千都没破,全年才卖出去两千一。到今年头七个月,销量直接腰斩。满打满算,猛士成了拖后腿的小老弟,品牌部同事们都快跪请“领导救命”了。
就这么艰难时刻,曹东杰不杵在“故事营销”的老花样里,转身死磕技术,认清在电动时代,要的不是老干部“讲情怀”,而是拿实力说话。能凑的资源都拿出来使,比如和华为拍桌搞合作。技术智驾、鸿蒙座舱全家桶,价格也不装高端了,直接往亲民线砍到31.99万。猛士M817一上市,直接来了一出“订单大爆料”:30分钟定单5257辆,1小时破9700辆,华为领导都乐开了花,军令状的1.24万台快一周就能干完。
猛士这波转身,也不是靠“编故事”掉下来的馅饼。曹东杰在社交平台整个人设,亲自站台,改营销,做定位,放得下身段。和市场掰扯,就是奔着结果去,不再高举高打。难怪东风领导看得眼红:论带品牌,论转思路,这哥们就是“破得了局”的狠角色。要是把他一脚踢闲了,东风自己都得心疼。
可问题来了,为啥救命功臣刚打胜仗,就被安排回“老东家”?说是高升,可东风本田其实不是啥安逸营地。这个鼎鼎有名的“利润奶牛”,形势真不怎么乐观,新能源牌面打得稀烂,CR-V和思域还算台柱子,电动新品只会被比亚迪小鹏理想吊打。武汉的新能源工厂都投产了,厂房里工人都在打扑克,压根没能给市场带出一个爆款。
大家都记得,曹东杰这些年是“东风本田老人”,当年做过技术所副所长,管过新车型研究。思域、CR-V这些爆款,他一手参与打造,技术力没话说。只是电动化转型一来,东风本田就像突然忘了怎么玩车,纯电、插混轮流上,可没一个叫座。合资车企本身就慢脾气,用户需求抓不住,营销还停留在“4S店发传单”的老套路。那么集团领导琢磨着,猛士出来的经验,或许能带一波“新风潮”。
仔细看看曹东杰在猛士练出来的两招,确实挺对胃口。第一招,技术借势不死磕,知道啥东西要自己做底盘、什么能跟外部联手。第二招,价格定位拿捏准,下不死扛合资溢价,上又不让品牌失了底气。第三招,IP打造别蛮干,市场用户才是真大腿。派他去东风本田,就是要让猛士的那些血汗经验,反过来帮这个合资老品牌搞转型。不用闭门造车烧钱,有招就借,有市场就砍低价,再复制个爆款矩阵出来,集团领导坐等收割奶牛。
这看起来不是“降级”,也称不上“折腾”,是东风集团自己在憋招,想用内生的“双料人才”试试能不能激活老品牌。其实现在的合资车企,差的不是钱,也不是资源,是没找到能穿越新旧规则的人。要么是老派团队只懂开发动机,不懂电池芯片怎么玩;要么空降人才只会做噱头,合资圈的“讲规矩”根本不懂。曹东杰这一转,成了合资品牌改革“缩影”。人家不是来玩票的,是带着猛士阶段经验和合资老厂认知,折腾出自己的“升级包”。
不过吃瓜群众就想问,这任务也太难了吧?东风本田现在要守住燃油的票子,还得快速拉起智能新能源。中外股东还各有算盘,谁也不愿自家利益被稀释。智能互联话题敏感,动不动少点数据就掉价。往大了说,他还得撮合猛士和东风本田,搞协同联动,不然工厂都成废弃仓库。光靠一腔热血,能搞定吗?
不少行业分析师也在摇头晃脑:“你看人家大众、丰田都快让电动化绊倒,北京现代靠疯狂降价续命,长安福特苦撑老字号,根底都是缺乏既懂合资又懂电动的领头人。”东风想用曹东杰这个“双buff”人物探索新路,未必不会成,但压力巨大。就像打麻将一样,猛士是暗牌,东风本田是明牌,等哪天两家打通玩法,才好确定这步棋是不是稳得住。
提到这里,谁还能说这就是简单的“功成身退”?曹东杰就像一面镜子,把东风集团新能源冲刺的痛点全照了个遍。猛士的试错,是典型老品牌玩电动“掉坑”的例子,狠点说就是有胆试错,更有脸认错。归根到底,谁也不是天生的救世主,能扛得住压力、也得扛得起骂名。
至于猛士的未来,到底能不能靠华为技术一路狂飙,现在谁也拍不了胸脯。接下来猛士新掌门是谁,续不续亲民路线,华为是不是铁了心支持,一切都是未知数。粉丝群里不少人都丢出问题:“这‘军令状’真能实现吗?猛士M817还能‘爆单’多久?下一波技术创新会不会掉链子?”这种悬念,就像夏天的麻将桌子,赢输就在后一把。
曹东杰的猛士岁月算结束了,东风本田的新篇章刚写个开头。至于两家能不能藕断丝连,指不定哪天“猛士华为合作款”真的就在东风本田的展厅里搁一台。这才是产业转型真正的闷声发大财:哪天国货和合资彻底打通渠道,大家都站在智能化的第一线,才算走了正道。
最后给打工人提个醒,别小看每一个奋战到半夜的“老曹”——哪怕被调岗调得心惊肉跳,拼命玩的每一盘棋,可能都在左右一场行业转型。大家怎么看曹东杰的调动?到底是集团的常规“搬家”,还是暗自写着新的转型序幕?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职场故事?欢迎留言一起来掰扯掰扯,说不定下一个被钦点的“猛士”就是你家门口的小区业主。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