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个月才买的秦L,纯电续航80公里,说实话当时还挺满意。毕竟比起那个老油车通勤,纯电跑个80公里啥的,看着都踏实些。可你知道吗?不到一个月,我一个朋友跟我说,比亚迪秦PLUS新款,上了个798的价格标签,续航飙到了128公里。128公里!我琢磨这速度,更新换代比我换手机还快呢。
说实话,刚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脑子一顿乱转,为啥差这么多?其实这事儿挺简单——厂家的套路你懂的,纯电续航这种数据,往往是理想状态下测出来的结果,就跟手机说电池能撑一天,实际上七八小时就得充一样。用生活场景说吧,这就像咱们买菜的时候,标价写的是花6块钱买的,但回家掂下菜篮子,发现没以前实诚。车子续航也是,虚标、实测差距大得很。
我还记得跟我老婆说这事儿的时候,她嗤之以鼻:那续航搞虚了不是坑人?我只能说,这就是市场表现。毕竟哪家愿意告诉你,实用续航只有70公里?80公里,够用——这是他们的中庸答案。更滑稽的是,厂家的意思其实是把这种20万左右的新能源车看作油车的替代品,但你家如果没有条件装专属充电桩,那纯电车更是个油车替代体,反正偶尔充充电,就跟买个刹车灵的辅助工具差不多。
(顺便一提,昨天路过充电站,看一哥们儿手头一台没牌的混动,跟充电桩纠缠半天,最终没能充通电量,那场面...我在一旁愣呆了)
说回来,像我朋友那种,不想被刺的,就买老款车;反正买了新款顶配,也就是一年不到,车子就亏了一半。没人告诉你,这辆新车的贬值速度可以跟电子产品比拼了。给你具体算过,20万买个油车,用十年,平均一年2万块钱;10万买个电动车,用五年,也是2万块钱一年的花销,省下点油费但保险和保养还是得交。有些人以为新能源车就是不保养,错了,混动也得定期养护,别偷懒。
这更新速度,真的比手机还快。你说得没错,像下饺子似的,新的版本,新的续航,满天飞。有人觉得这是工业奇迹,我倒觉得像是在玩儿新玩具。电车更新换代的劲头那个快,不允许你享受买完安心用几年的待遇。再加上政策收紧,明年低于100公里纯电续航的新能源车就不减免购置税了,这一刀下去,市场上的老车型就彻底被逼死。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车企们搞研发和供应链的心态也很复杂。研发就像搭个精致的乐高积木,你哪怕多加一块小零件,整个车的性能体验都能翻倍,但成本和供应链就像瓶瓶罐罐里的调味料,配比不对味就不好。拿续航来说,电池的密度、能量管理系统的优化,每一项都跟供应链息息相关。要是电芯没升级好,这续航数字就是个摆设。说实话,这种差异也让消费者挺纠结,买早了就像吃咸菜,味道都过时了。
哦,还有个细节,昨天和销售聊,说拿到的交车时间越来越长,特别是新款的续航车型,供应链紧张是主因。我朋友还打趣说:这车要是再更新下去,恐怕年底得换十台。我笑着回:年底你钱包就瘪了。
电车是不是真的能跑到官方续航,这就是个硬币两面的问题。对我来说,到家能充电那就挺好。其实我开秦L基本用电,但人懒,有时候出门也懒得找充电桩,一个月顶多冲个一两次,充电的过程感觉麻烦,还浪费时间。一天一次就够了?想想这事情谁真的做得到?
没细想过,新能源车未来是不是会跟玩具一样?有钱就换,就图新鲜感。这想法其实挺扯,但好像也不无道理。毕竟智驾L3没几年都能成标配,届时最低配也能支撑150公里纯电续航(大概率估算),那谁还愿意背着个80公里续航的老家伙?这边咱宋Pro都71公里,某种程度上就像没换代的小弟,羡慕人家大哥的豪横。
你有没有想过,咱们买这些车,是在买实用,还是买一个未来的承诺?我说这话,因为相似价格的油车和电车比起来,别人开的油车五六年老铁还在奔跑,你我手里的电车,可能五年后就变成了昨天的新闻。你怎么看?
最后给你说个事。前阵子修理厂一师傅说,今年的新能源换电池价格预估上涨了20%左右。按理说这就提高了养车成本,电动车省心的传说算是又打了个折扣。换电池这事,像手机换屏幕一样烦人,能不换就不换。你换过电池吗?换了多少钱?未来这块儿真的还会便宜么?
(这段先按下不表)
新能源车的更新进化到底会走向哪里?是继续拉锯续航,还是更多依赖智能化?还是说,我们都得惯每两三年换一辆,视其为快消品?这真的是个考验,也许和你我每周换手机的节奏差不多罢。到底,电车会不会像玩具般被玩坏,还是会稳稳落地呢?这,是买车还是参加一场时尚秀?我自己怎么总觉得,路上那辆续航刚过80公里的老秦L,可能比新款更实在一点。你觉得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