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新大洲本田发布SquareX125那天,我朋友圈里的摩托佬们集体CPU都烧了。说好的“机甲风无级变速跨骑”,听着跟从《环太平洋》片场偷出来的似的,结果实车一亮相,好家伙,那造型与其说是机甲,不如说是KFC吃剩下的鸡架,还是香辣味的。这玩意儿你说它是祖玛吧,又透着一股子想去野外撒欢的躁动;你说它是跨骑吧,它连个油箱夹腿的地方都没给你留。这叫什么?这叫赛博朋克风老头乐,一种很新的不务正业。
新大洲本田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
在正常人的商业逻辑里,一个产品要么A要么B,你得给用户一个清晰的购买理由。但本田这次不,它直接给你端上来一盘左宗棠鸡味的提拉米苏,突出一个“你猜”。这操作,不是悟了,就是颠了。而我倾向于后者,而且是颠得非常彻底,已经进入了道诡异仙的境界。
因为当下的125踏板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是真刀真枪的黑暗森林。济南铃木的UU、UY系列,靠着那个超级芯发动机,简直就是修仙小说里最不讲理的主角,一招鲜吃遍天,把市场份额吃得死死的。豪爵在后面也是虎视眈眈,各种堆料。本田呢?之前的裂行、NS125LA,就像是班级里努力的好学生,但永远考不过那几个天赋异禀的学神。
怎么办?常规打法已经没用了。最好的防守是进攻,最好的进攻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然后你在废墟上卖压缩饼干。SquareX125就是本田扔进125踏板这个平静小池塘里的那块压缩毛巾,看着不大,遇水就膨胀成一个谁也看不懂的怪物。
这就是本田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好活。
我们来解构一下这个“鸡架”到底是什么玩意儿。你看它那个161mm的最小离地间隙,这是什么概念?豪爵GZS150这种巡航太子,专门为了帅气牺牲通过性的,离地间隙才140mm。市面上那些主流买菜踏板,比如UY125,也就120mm,稍微高点的马路牙子都能给你来个底盘SPA。而SquareX125这个161mm,已经摸到了街车的门槛,甚至比本田自家的CB190还高。
本田的意图已经不是昭然若揭了,是直接写在脸上了:我造的这个玩意儿,就不是给你们在城市柏油路上安安稳稳骑的。它的战场,是外卖小哥需要飞身上去的人行道,是城乡结合部年久失修的破损路,是大学城里为了抄近道而冲上去的草坪。
这是一种典型的反技术崇拜与民粹解构。你以为决定一辆车通过性的是什么?是昂贵的电子悬挂?是复杂的四驱系统?错。在中国最复杂的路况里,决定通过性的,永远是老头乐。只要胆子大,只要不在乎车,哪儿都是路。本田悟到了这一点,它把决定自动驾驶成败的关键,从特斯拉的实验室,拉回到了老头乐的街头。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SquareX125就是要把自己武装成一个不会被大爷讹上的“陆地冲锋舟”,前后碟刹双通道ABS,这就是它的金钟罩铁布衫。你UY125还在用前碟后鼓,ABS都没有,这在混乱的街头缠斗里,就是裸奔。
然后是那个后双减震。讲真,125这个级别的踏板,清一色都是单后减震,美其名曰维修方便,说白了就是省成本。SquareX125给你上了双减震,真的是为了那点越野性能吗?不,这是表演,是一种姿态。它在用这种过度配置告诉你:我跟那些买菜车不一样,我疯起来,连自己都卷。
我作为一个曾经也玩过一阵摩托的中年人,非常理解这种心态。有时候你买一个东西,不是因为它真的有多好,而是因为它足够特别,足够让你在千篇一律中显得有点不一样。SquareX125就是这种社交货币。它不服务于通勤的终极效率,它服务于你内心那点“爷就是不走寻常路”的闷骚。
但是,本田的这个“自爆式袭击”也并非没有罩门。
首先,那个价格,12680元。这个价格在125级别里,已经算是雷电法王杨永信的电疗套餐了,很刺激,也很劝退。当年幼兽CC110也是这么想的,想靠情怀和差异化收割,结果市场告诉它,情怀不能当饭吃。这个价格,会不会让SquareX125重蹈覆辙?我看悬。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本田想的太复杂了,可能他们设计师就是单纯喝多了,画了个草图,然后高层觉得,诶,这玩意儿挺乐的,就造吧。
其次,也是最致命的,那个5.7L的油箱。就问你怕不怕?你一个定位又是越野又是ADV又是跨界缝合怪的物种,给了它一副能翻山越岭的腿脚,结果就给配了个膀胱大小的油箱。就5.7L的油箱,你越个屁的野啊?续航撑死300公里,这不就是逼着你在城市方圆50公里内cosplay贝爷吗?这是一个典中典的败笔,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太阳都要一个趔趄。这让它看起来像个短腿的刺客,爆发力很强,但跑不远。
说真的,我最近看牙医花的钱,都能买半辆这车了,一想到这我就牙疼。
所以,SquareX125到底是个啥?它是一次商业上的豪赌,是一场行为艺术,更是一个精神图腾。它的出现,标志着本田在被对手按在地上摩擦之后,终于不装了,摊牌了,开始用一种近乎耍流氓的方式来回应这个市场。它可能卖不好,甚至可能成为一个笑话。
但它的核心任务,或许压根就不是为了“卖得好”。它的任务是“搅局”。是告诉铃木和豪爵:别以为你们就能舒舒服服地赚钱了,我这里有个神经病,随时准备冲进场子抱着你们一起自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最终,这台车的成败,不取决于那些评测媒体的参数分析,而取决于那些真正把它当工具用的人——外卖小哥会不会觉得它上马路牙子真的很快,城乡青年会不会觉得它比普通踏板更酷。而这,恰恰是它最迷人的地方。它放弃了对主流用户的谄媚,选择了一种更原始、更混乱、也更真实的生存方式。能过,就是能过。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