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估计很多没坐过公交车了,公交车的没落真是肉眼可见,班次越来越少,等待时间越来越长,有地铁的都去坐地铁了,有车的都去开车了,离地铁有段距离的还可以骑自行车。目前来看公交车的缺点越来越多,而且很多都是人为管理因素造成的。以最强地级市的公交为例:
一、公交线路越来越短。为了持续给地铁引流,很多公交线路裁撤、合并、缩短。比如从某郊区去往市区,以前明明有长线公交直达的,现在长线公交变短线,必须通过地铁中转一下才能到达目的地,更折腾了,对老百姓极为不便,浪费了更多的时间。
二、发车时间间隔越来越长。部分公交线路实际发车间隔与站牌标注不符,如116 路、206 路、219 路等公交车,平峰时实际运营间隔时间长达 30 分钟左右,而站牌规定发车间隔为 12-23 分钟。很多人等得不耐烦了,客流量持续下跌,然后等待时间更久,陷入恶性循环了。
三、线路规划不完善。一些公交线路存在绕行问题,降低了运行效率。例如 27 路公交作为胜浦快速进城的主力通道,在中新大道东段本可拉直却执意绕行,快线 9 号在胜浦区域内也频繁绕行,覆盖过多支线公交站点,增加了运行时间和乘客出行负担。此外,部分区域公交线路覆盖不足,如吴中光福片区的农村线网尚未覆盖福乾路、光电路道路盲区以及迂里村停车场至科技城的走向,导致 “最后一公里” 出行难题长期未解决。
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公交的慢悠悠可能跟不上时代了,令人唏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