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买车容易养车难,我以前还不信。现在我信了。家里的那台丰田,也算是陪我久了,12年了,才跑了不到9万公里。你说奇怪不?在一个小县城,交通便利,三轮车随便一辆能自由出入,丰田也许就像个高级陪跑。孩爸说换车,我还笑,说能开就行。反正也不着急,咱们家有车位,觉得新车不过是又添点花费。
说到花费,我刚才翻了下笔记——一年下来,一万多块喂给它。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其实还算平顺。保险反正差不多三千,当然这其中也有水分,强险加三者大约用掉两千就差不多了。你知道的,保险贵也因城市、车型差异大。我们家算是三线城市,没有哪种超高端保险,成本应该算合理。
最重的还是油费。你说我会算,平均一个月六百多,算一年七千多。虽然比起大城市要便宜点,但涨了,你还记得去年涨到7毛到1块一升的那阵,不?我还吐槽说:‘这油啊,怎么又涨了?’的波动比我想象的要更明显点,尤其在春节假期后,油站排队都变成常态。
还有那些隐形的花费。我记得去年冬天突然剐蹭了,轮胎被扎,差点要换四个。前段时间车身上还出现点划痕,偷偷摸摸用牙膏抹了一下才掩盖过去。那种突发的小毛病,真是让人烦。比起和保险,这些零零碎碎更让人头大。
你们懂的,养车除了这些基本费用,还有些藏在角落的消费,比如洗车、包包养护、偶尔需要的小维修。之前我朋友说:‘比租车还贵?’我还当是开玩笑,但仔细算比起日常用车,几乎就像贵得离谱的生活必需品。(这段先按下不表)
说起维修,找个修车店,听他们调侃:‘这车还能修吗’,其实心里清楚,像我家这台,基本每天跑不多,零件也不新奇,维修其实也不会很贵。只是偶尔要换个刹车片,工人工时还算合理,但毕竟生活在小县城,人手少,零件调配也慢点。想换车,倒不是不想,而是觉得这豁得下心去,换台新车,花的钱还能撑多久?我刚才翻过相册,看到那台车的旧照,心里还像慢慢掉皮一样。
倒也有趣。你说,买车是投资吗?我估摸着,二手车的保值率大概也就50%—60%左右吧。比起房子,这真是瞬间贬值快,持有成本还高。我自己粗算的,百公里成本大概在0.5元到0.7元之间,、养护还在这个区间,还算能接受。唯一不好的事是,长远来看,二手车的贬值速度其实挺快。
不过我还能想象,那些年轻人,开着新车,扫码、搞对象,多风光啊。可我偏偏喜欢这两脚一踩,开着熟悉的感觉。对比起阿姨买个电动三轮,那油费瞬间少了好多,但用起来不够灵活,特别是在郊区,骑一身灰。
但你说说,看保险3000块贵不?我知道全险差不多也就这个价。如果是基础三者和交强险,可能半价,或者再低点。真要比的话,我觉得,咱们这些普通家庭,能做到的也就这些了。
还有那句话——把车卖了,不就得了吗?其实也挺现实的,要么能省下一大笔,要么就少一份烦恼。可有时候,出门还是得靠车。没办法,谁让我们喜欢有车族这个范畴呢?
快到结尾了,告诉你个小秘密。有时候深夜开车,听着收音机,盯着前方月光铺满的路面,心里会突然觉得,这份平静,是不是真的只有车能给?不过我也知道,这份安静背后,藏着的不仅仅是温馨,还有那看不见的负担。
聊到这里,突然想到:要不要试试别的车?比如那种新能源车,续航够用,油钱省了不少。你觉得,比亚迪海豚怎么样?我倒觉得,开起来比丰田还顺手,省油又静悄悄的。你说呢?(这点我还没细想过,可能新鲜感还得慢慢感受。)
有人跟我说:‘养车比租车贵多了吧?’其实真是,除了买车那个刚性投入,剩下的各种花销加起来,说贵也不为过。你想,年年都得想着怎么节省点。比如保险不要全险,不然一年下来,3000块就变成了天价。而且,现在的保险公司还会推一些附加险,自己有空研究研究,效果如何。
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车其实不只是交通工具。它也是一种生活的配角,帮你挡风遮雨,但同时也索取无休。有人说,买车的钱,可以花在更实际的事情上,比如旅游或者投资。
有人笑我:‘你这车型,也就能开个十年,算了吧。’我反正没那么大想法。活得简单点,也挺舒服。我们老把未来,想得那么复杂,是不是太累了?你是不是也遇到过,那种开车只为方便,结果变成负担的矛盾感觉?那天我去修车,师傅说:‘你这轮胎还能再用两年,让它陪你跑跑脚程也挺合适的。’我心想,便宜点,能跑多久算多久。
(这段,先按下不表)
其实讲到我只想问一句——如果明天,车子突然就退休了,你会不会觉得,生活瞬间变得没那么顺畅?你心里都知道,那些花费,只是自找烦恼。但真正关心的,是那份自由还是安全?我还真没想太多。
到这里,写着写着,也不知道下一步怎么走。也许,车这东西,最后终究还是得看心情去养。你觉得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