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三兄弟怎么选?M9、M8 和新 M7 的真实体验差异,老司机给你捋清楚

最近后台快被问界的粉丝刷爆了 ——"M9 和 M8 到底差在哪?"" 新 M7 是不是小马拉大车?""预算 30 万该咬咬牙上 M8 还是务实选 M7?" 作为蹲过三次新车发布会、试驾里程加起来能绕北京六环两圈的老炮儿,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这三款车的真实体验,哪些参数表不会告诉你的细节,咱们一次说透。

问界三兄弟怎么选?M9、M8 和新 M7 的真实体验差异,老司机给你捋清楚-有驾

先看 "面子":气场这东西真骗不了人

第一次在 4S 店见到 M9 实车时,我差点被它的气场压得往后退半步。5 米 23 的车长往那一站,旁边的汉兰达瞬间像缩水了似的。尤其是那个贯穿式灯带,白天看着低调,一到晚上点亮的瞬间,整个停车场的车都得给它让三分 —— 这哪是开车,简直是开着移动城堡出门。

但说句实在的,M9 这身段在老小区是真考验技术。上次帮朋友挪车,拐进他们小区那个 90 度弯,后视镜都快贴到墙上了,新手司机慎入。

M8 比 M9 短了 4 厘米,别小看这 4 厘米,停车时明显灵活不少。我特喜欢它那个半隐藏式门把手,按一下弹出的瞬间,比 M9 的固定式多了点仪式感。不过有个小槽点:车尾那个双边排气是装饰件,真正的排气在底下藏着,虽然懂车的人不在乎,但总有人觉得少了点 "真家伙" 的底气。

新 M7 是三兄弟里最 "接地气" 的。5 米出头的长度,我媳妇这种刚拿驾照的都敢开着去超市抢车位。前脸比老款精神多了,尤其是大灯和格栅的衔接,远看有点 M9 的影子,不仔细瞅还真分不清,这波设计算是把 "家族脸" 玩明白了。

再看 "里子":坐进去才知道钱花在哪

坐进 M9 的第一感觉:这钱花得值。Nappa 真皮座椅摸着像婴儿皮肤,我特意试了试那个零重力模式,往后一躺的瞬间,感觉一天的疲惫都被吸走了 —— 难怪有人说这是 "移动的按摩院"。

最让我惊艳的是那个 25 扬声器的帝瓦雷音响,放首《渡口》试了试,鼓声从四面八方涌过来,差点以为自己坐在演唱会前排。但有个细节要吐槽:副驾那个娱乐屏,阳光足的时候反光挺严重,得调好几次角度才能看清。

M8 的内饰走的是温馨路线,环抱式座舱想把人裹在里面,家庭用户应该会很喜欢。它的座椅按摩比 M9 少了两个模式,但日常用足够了。上次带爸妈试乘,我妈在第二排按了 20 分钟,下车直说 "比家里的按摩椅舒服"。

不过 M8 的第三排有点小遗憾,我这 1 米 8 的个头坐进去,膝盖离前排座椅就剩两指距离,短途还行,长途怕是要憋屈坏了。

新 M7 的赤茶橘内饰是个惊喜,本来以为会很俗气,实际看特别显档次。座椅用的是和 M9 同款的材质,这点必须给好评。但说实话,它的 19 扬声器音响和 M9 比还是差口气,尤其是低音部分,少了那种震胸口的感觉。不过考虑到价格,能有这表现已经超出预期了。

问界三兄弟怎么选?M9、M8 和新 M7 的真实体验差异,老司机给你捋清楚-有驾

开起来才知道:动力不是越大越好

M9 的纯电版我印象太深了,738 马力是什么概念?绿灯起步时稍微深踩点电门,后排同事的尖叫能穿透整个车厢。但说真的,在城市里开根本用不上这么强的动力,反而有时候会有点 "窜",得时刻控制着脚法。

增程版就务实多了,我跑了趟怀柔,纯电模式开了 200 多公里还剩点电,回城时油电混动模式油耗才 6 个多,对于这么大的车来说,这成绩够意思了。

M8 的动力有点出乎我的意料,533 马力推动这么个大家伙,加速居然比 M9 还猛点。上次在高速上超货车,一脚电门下去,车身稳稳地就窜出去了,一点不拖泥带水。而且它的综合续航能到 1500 多公里,春节回老家再也不用在服务区排队充电了。

新 M7 的四驱版 4.8 秒破百,数据看着挺唬人,但实际开起来很温柔。前段加速很线性,不会像 M9 那样吓着乘客,特别适合家用。最让我惊喜的是油耗,馈电状态下跑市区也就 5 个多油,比我那辆凯美瑞还省。

不过有个小问题:高速上超过 110 公里后,风噪会比 M8 和 M9 明显一些,虽然不影响说话,但能感觉到差异。

智能配置:别为用不上的功能多花钱

M9 的 4 颗激光雷达看着就唬人,试了把城市 NCA 功能,在中关村那种堵车路况下,它能自己跟车、加塞、甚至绕开路边的共享单车,比我那刚拿驾照的小舅子开得稳多了。但说实话,大多数人在市区还是习惯自己开,这功能就像买了个顶配电脑却只用来聊微信,有点浪费。

M8 的智驾系统够用了,高速上能自动跟车、保持车道,进服务区时还能自己找车位泊车。上次在商场停车场,它愣是在一个看着不可能进去的车位里把车停得端端正正,旁边的保安都看傻了。

新 M7 的 ADS 2.0 虽然少了激光雷达,但在高速上表现不输两位大哥。我试了段京承高速,它过弯道的角度控制得比我还精准。而且它的自动泊车特别好用,我媳妇现在停车全靠它,说比我指挥靠谱多了。

价格这关:摸摸钱包再决定

M9 起售价 46.98 万,说实话不便宜。但如果你是那种 "要么不买,要买就买最好" 的人,它确实能给你同级最全面的体验。我认识个做工程的老板,提车后直接把第二排改成了移动办公室,说谈生意都比以前有底气了。

M8 35 万 - 45 万的定价,瞄准的就是那些想兼顾家用和商务的家庭。我邻居是个律师,平时开着见客户不丢面,周末带着全家出游空间也够,用他的话说 "花一分钱办两份事"。

新 M7 24.98 万的起售价,性价比确实没的说。尤其是改款后,空间和配置都提升了不少。适合那些预算有限,但又不想在舒适性上妥协的小家庭。我同事刚提了一辆,每天在办公室炫耀 "花 20 多万享受到了 40 万的配置"。

问界三兄弟怎么选?M9、M8 和新 M7 的真实体验差异,老司机给你捋清楚-有驾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如果家里人多、预算充足,又经常需要商务接待,M9 绝对值回票价;要是家用为主偶尔兼顾商务,M8 的均衡表现不会让你失望;而如果就是纯粹的家庭用车,新 M7 的性价比能让你笑得合不拢嘴。

买车这事儿,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合不合适。我见过有人买了顶配车却只用来买菜,也见过有人精打细算选了低配,却把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最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每天开它做什么,毕竟车是服务人的,别为了面子活受罪。

要是还有拿不准的地方,欢迎后台留言,把你的用车场景告诉我,咱们再细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