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比亚迪夏的销量数据,真是让人有点吃惊,也难免想多琢磨几句。前几个月还能月月卖几千台,好歹也风光过一阵儿。可才过了三个月,销量一下子腰斩,只卖了1400来台,这落差比心跳还刺激,不少人估计都在问,“这车到底怎么了?”
说实话,这问题不复杂。比亚迪夏定价高,直接把大部分买车人的心气打没了。你看,官方指导价比市场实际能接受的价位要高三四万块,就算后头补贴全到了手,心里还是不踏实。为啥会这样?咱们买MPV的,本就是冲着家庭用车、大空间和性价比去的,结果你高配贵,低配配置又寒碜,像座椅加热这些基本配置都不愿给,难免让人觉得“我花这么多钱买个缩水版?”
再看产品本身,有些东西一眼就明白了。比如说,MPV最受家庭关注的第三排空间,你比GL8轴距还短,坐上去根本不是那种说走就走的自由,全家出门旅游,老人孩子坐后排,腿都没地方伸。再有,纯电续航,你89公里算个啥?拿出去跟腾势D9一比,人家能跑1000来公里,比亚迪夏这参数挂出来都没啥底气。动力也一般,两驱版本,起步慢,高速加速也没啥惊喜。你说,十几万的轿车动力不差,这二十来万的MPV,动力拉胯谁还花冤枉钱去买?
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外观设计、前脸有辨识度,晚上中国结的尾灯亮着确实挺显眼。车身尺寸也够分量,家用开出门有点气势。内饰中高配用料还算讲究,说是豪华也不丢人,只是低配的塑料感太强、啥都简配,这让不少本来准备抄底的消费者直摇头。
其实最关键的尴尬,就是比亚迪夏处在了一个极其微妙的价位。二十万正好是家用车的分水岭,你低一档能收割一堆追求大空间的刚需用户,高一档就得拼品牌力跟配置。腾势D9、丰田赛那都把MPV的门槛往高了抬,比亚迪夏却不像后者那样光环加持——说实话,谁买家用MPV还不是冲着经济实用,真玩高端体验,大多还是去奔腾势和丰田去了。
你要说比亚迪夏的初衷,是想跟那些合资MPV掰掰手腕,但你说价格又没优势,配置也没亮点,空间不够“大手大脚的舒坦”,动力不突出续航不持久,到底凭啥跟人家打?可能很多买车人第一眼就被外观吸引了,可实际试驾一下,捉襟见肘的车内空间一坐心里就有落差,再往后拉个账单一算,哎,性价比不如再等等。
再说市场上还有不少价格更低的选择呢。五菱凯捷这种便宜MPV直接抢份额,花十万多解决刚需,剩下的钱还能去旅游换手机。比亚迪夏夹在中间高不成低不就,本来努力填补MPV下沉市场,结果自己也卡住了。更别说内部互卷,腾势D9、宋MAX,各种兄弟打架——消费者自然选配置高品牌响的那一个。
谁都知道买MPV是买啥?其实就三条:空间大、动力强、续航够、配置实在。你空间不尽如人意,动力比不上燃油车,续航只是个幌子,配置方面又有点强行省成本——换谁都犹豫。关键是,家里真要用第三排,不用说大人孩子,就是搬个行李、带个老朋友,坐久了腿伸不直压得慌,体验跟广告完全两码事。你高价MPV,人家是坐着舒服,有尊重感,你三排坐着别扭,家用体验还不如SUV。
再问问自己:“一款家用MPV,究竟该不该主打高配豪华?”其实市场已经给答案了,大部分用户追的还是基础配置丰富、空间设计合理、动力和续航都不用太花心思,但一定要稳妥实用。豪华感可以有,但优先级不高。比亚迪夏这个定价策略,好像只看到高端MPV的利润空间,却忽略了主流家用群体的心理预期。
到底第三排够不够用?说直白点,MPV卖给中国家庭,第三排不舒适,就是在拿自己的短板硬碰市场。但你偏偏轴距比GL8还短,头一次看到MPV为了外观牺牲乘坐空间,还敢卖二十多万。家里有老人的一看第三排空间,直接拉黑;要全家一起出游的更不用说,一路上受罪谁愿意?
有一种说法,MPV本身是“空间魔术师”,应该让每个座位都“金贵”。你比亚迪夏搞个第三排鸡肋,用户体验直接砍掉一半。再加上动力一般、续航没优势,价格还卡在鸡肋区,这种操作,好像自己把自己玩进了死胡同。你说,配置和价格都能靠补贴和促销解决,但空间感和乘坐体验,是硬伤;反而最关键的三排体验反倒做砸了,用户一试坐,心里就拔凉拔凉的。
有意思的是,比亚迪夏其实有技术和成本优势,却怕影响利润,把配置都掐掉。20.39千瓦时电池组,纯电续航80公里,谁买家用车愿意这么天天插电?高配续航145公里,往高了说也不拔尖。你明明有刀片电池和混动技术,为什么不敢把低配都升级上来?这种算盘,跟消费者想的完全不一样;要是全系普及高容量电池,空间上再狠下心加长点,说不定销量能打个翻身仗。
说到这里,就是想问问:市场难道缺的是外观好看但空间鸡肋的MPV吗?家庭买车到底最在乎啥?是面子还是里子?比亚迪夏定价、空间、动力,这几个核心短板你都不补,光给点外观、材料做局部升级,用户真的不傻。
其实现在市场上对MPV的刚性需求一直在。能不能做出一个“冠军版”,把价格直接压到二十万以内,升级空间和续航,把配置都打包齐全,直接让用户选得爽快?这样有可能直接拉升销量,把自己的空间从夹缝里硬生生抢出来。否则现在这种两头不到岸,市场只会越来越小。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比亚迪自己“窝里斗”,腾势D9和夏定位又冲突,本来高端和性价比各有赛道,你夏偏偏定价还跟人家打架,谁愿意多花冤枉钱还不落个好体验?内部不同车型之间应该有分工,一高一低才有意思,结果全都扎在一个价档,用户只会选更有牌面的那个。
总的来看,现在比亚迪夏遇到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定位不准、配置不诚意、空间不舒适、价格不亲民。其实品牌底子在了,技术储备也不错,真要硬碰硬什么都能打。但市场是用脚投票的,尤其MPV这么细分的市场,不是谁都能一口吃成胖子的,更不是谁都能靠噱头卖车。比亚迪夏如果真要扭转乾坤,必须彻底补齐短板,把自己做到极致,才有可能再火起来。否则,只能在数据下跌的现实里慢慢迷失。有时候解决问题不难,认清现状,简单粗暴——价格回来、空间到边、配置齐全,这就是答案。不服可以试试看。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