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场说起吧。想象你站在法拉第未来(FF)洛杉矶的发布会门口,灯光分割着舞台和现实。台上是一辆FX Super One,台下是几十个镜头对焦,角落里还站着几位神情复杂的中方工程师。这车头装着一块能遮住小型犬的巨大屏幕,车身线条甚至连门把手的位置都让国产网友有种“既视感”过于猛烈。你不是门外汉,见多了车展速成,新闻照片里连电池包螺栓都能认出来。但面对这款主打“全球首款E-AI MPV”的新车,我还是眯起眼睛想了想:如果我是长城的人,会不会现在正在掏出CAD图纸一页页比对“自家孩子”被别人穿上了美式新衣裳?
可惜,疑问没多久,魏建军亲自上线,把气氛从悬疑拉回了现实。对于所谓“中美造车桥梁”,他一句:“中间商去做的,用散件组装的。”简直像法医查案时突然给检验报告盖了公章。中国车企产业链的底色和美国市场的门槛,就这么被一锤定音,顺势把这场“车衣换装大赛”的主角——贾跃亭和FF——拱到了风口。
整个事件不复杂,逻辑很清晰:FX Super One在美国发布,网友发现其与长城魏牌高山9的模具几乎如出一辙。仔细到细节,车体外观、尺寸、甚至部分尾灯结构,基本和“高山9”没啥区别。区别只在于前脸那块屏幕,以及某些软件接口。更有意思的是,FF在官方介绍时,页面一度还“忘了删”高山9字样。这种活生生的复制粘贴,和深夜食堂打包盒上的油渍一样,藏不住。
FF高层的回应则是典型的公关自保:“是与中国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不存在抄袭”。台词背后其实是利益分配。“和谁,怎么和,多少钱”,才是业界永远关心的细节。至于王佳伟的视频下架、品牌名切换,就当是公关团队的一次深夜紧急加班。如果你做过4A广告就懂,这事属于“PPT风控”里的小意外,没人会真的靠它判断中国车企国际化成色。
魏建军的解读值得玩味,是半承认,也是半撇清,他用“中间商”“散件组装”把责任适度分拆,暗示核心利益没彻底捆绑。在这个“渠道”里,中国产能被“散件化”,FF和贾跃亭负责把高山9组装、认证、交付美国。而长城则拿到了出海的新路径,却不用背上全部风险。这种做法像极了刑侦里专案组打联盟战——大家各自留一手,既能分羹,也不必身陷泥潭。
黑色幽默是,这一切都挺“合理”,只要你不较真品牌的灵魂和世俗的市场规则。FF“桥梁战略”下,中国车企可以不用自建美国工厂,无须琢磨本土合规,直接用FF“盖戳”把产品包出去。这种“组装出海”逻辑和国内一些二手车商“挂国外牌照”再卖回中国,几乎异曲同工——领域不同,本质一样,只看谁的游戏规则写得更漂亮。
当然,也有“职业病”。从证据链来看,魏建军的发言实际上避重就轻,没有把合作模式讲清,只承认了“渠道好处”,不明确公司与贾跃亭的法律或技术授权。他没有说“高山9/FX One是一母同胞”,只点了“散件组装”这一模式。这就留下了推理空间:如果一切都是合规、有明面合同,为什么不敢叫出高山9的名字?是怕品牌擦边,消费者找麻烦,还是背后其实有授权灰区?几十亿的市场,两个CEO一句“中间商”的对话,法律风险可能比电池起火还棘手。
进一步分析,中美汽车市场壁垒本就高,比如碰撞测试、法规合规、关税保护,都是中国车企出海的“宦官阉割线”。FF以“桥梁”自居,是资本腾挪和市场博弈下的不得已。在FF净亏损、现金流吃紧的大背景下,他们需要比国内新势力更快的手法——散件组装,低成本组合,数据打包。贾跃亭的算盘,是在“造车未必造厂”的新环境里,靠国内产能快速占位,把自己的品牌当通用钥匙开美国市场的门。只要法律不踩线,交付再多一点,故事再讲漂亮一点,股价也能撑几天。
转头想想长城,“没有直接做”这句话,也许是真心,也许是投石问路。做汽车的人都知道,品牌信用是门随时能塌的墙。散件模式如果运作顺畅,中国车企能用最经济的方法跨界,但一旦品牌变成内容拼贴,未来被美国监管查个“造假”,恐怕比因质量问题全球召回还难看。是快钱和风险的博弈,是市场和灵魂的撞击。
说到底,这事既不像行业通吃的“出海新模式”,也不是新闻里的恶意抄袭。是中国汽车供应链的“灰色地带”,也是中美资本搏杀的“合法擦边球”。换一种说法,在世界舞台上混久了,谁没给自己买过“保险法”里的漏洞?
写到这里,不禁自嘲一句——干法医久了连车企嘴里的“散件组装”都能闻出几分尸体防腐剂的味道。无论新车如何智能,技术再多前沿,品牌的诚实才是最后的“防腐剂”。公司公关可以秒删视频、换名,但法官判案可不认这种花活。如果你问,未来中国车企出海是不是都要走“散件组装”这条路?我只能说,市场的门槛永远不会消失,跑得快也未必到得稳。
最后还是留个开放的问题给大家:在利益、市场和品牌之间,你如果是长城,会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去美国组装,披上别人的马甲吗?这世道,桥多了,真正能过河的又有多少?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