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提到新能源车,这仗打得比谁都猛,榜单基本每周都要洗一遍,搞得像啤酒厂洗啤酒瓶一样。蔚来这波突然发力,单周交付0.72万辆,把理想拉下马,连续五周当老大,你说刺激不刺激?你要说0.72对0.56,这差距看着不咋地,但在新能源江湖,这可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一点都不水。
有人马上要问了,理想家用车多,老大妈家长们还不是一车一车抢着买,蔚来凭啥能追上去?你说这问题,核心其实是用户到底要啥。你做车是让别人开得爽、用得舒服、出门不焦虑,还是搞一堆按键一堆功能,鼓吹自己科技感满满,结果到最后还是得围着充电桩排队?用户谁傻啊,用脚投票是真理。
要说理想,去年靠一辆L9走天下,那种输得起的潇洒,今年明明就不多了。问界M9、极氪009都杀出来抢肉吃,家用大SUV市场顿时变成“大逃杀”模式。你靠一款爆款,抗风险能力,真顶得住吗?家用市场吃独食的好时候,早过了。有人可能说,那理想配置高、各种小功能贴心,比如座椅十个按摩模式、冰箱加热还带负离子。可人家蔚来直接扔一句:换电十分钟完事,服务贴心到家。这对比不就是当场见高下吗?
我认识个哥们,之前理想铁粉,一家四口三代出门,车后备箱塞满行李,就觉得理想“大沙发”、“大车”开起来带劲。可今年等车等了两个月,提车发现有的配置还被砍了,还没给说清楚。人家老婆直接表示失望:新车等两个月还减配,这叫啥服务?再看蔚来,预约小哥上门,还有换电比充电快,买车时服务热情,车子到店第一时间通知。这哥们最后一咬牙,加了几万块换了蔚来。他说“多花这点钱换的是心安,不是数字”。你要说特斯拉无敌,那是科技控;你要论贴心服务,现在蔚来就差给你倒杯茶说相声了。
其实换电这事儿,谁不羡慕?但是谁能做?又有多少家真肯砸钱做?一个换电站三百万,蔚来说今年就干6亿,这是真金白银让新用户用脚“上车”。你想,别家还在想着省钱,提高利润率,蔚来不带眨眼就砸出花样,这不是赌气,是充分认清了风口在哪。用户最怕啥?跑长途怕没电、家里没充电桩嫌麻烦。换电解决了,你再吹什么“软件生态”“按摩小家电”,说实话,有用吗?
新能源三剑客,都不是省油的灯。小鹏也不是全靠自动驾驶画大饼,人家XNGP把自动驾驶做到路边小巷都能用,开的人说“真比脚踏实”。蔚来搞换电就是冲着续航焦虑。理想要是一直玩花活儿,还跟着卷“功能”,再不踏实做点新东西,这怎么追得上人家?每天都有人在问,理想啥时候出纯电轿车?啥时候上换电?可是你把产品线一拉,满眼大SUV,老用户很踏实,新用户光等也得等烦了。这属于不进则退,市场不惯谁毛病。
其实呢,汽车这事儿,最后拼的还是谁能真解决问题。用户要啥?大部分是接送孩子、周末自驾游、长假回老家、商超接送。你提车难、减配闹心、充电慢,什么“大空间、豪华感”也就打折扣。真正让大家安心买单的,是让过程省心、省时、省力。
别看今年乘联会数据显示新势力平均增长30%,蔚来涨了快50%,理想15%,这差距怎么来的?真不是“营销语术、线上直播间”能玩出来的。一言不合就涨价、一会儿配置砍得莫名其妙,等等党已经一茬换一茬了。蔚来能稳住,靠的是产业配套,大厂该上就上,配套设施招呼齐全。而且社群、后市场、车主权益都玩得溜,这不是靠“友商秀一秀虚高数据”能带来的。
还有个问题,有人说蔚来这两年亏钱、靠融资,迟早得烧光。可你不敢烧钱,没胆量拼命攻市场,新能源这行真等着坐等收割?中国消费者哪有那么好骗?换谁谁都知道肉在哪里,能吃到的必是最狠那一波。有人说“换电未来要不就是大企业集体做,要不就彻底垮台”,可理想起码也得参与一下,标准不标准的以后再说,先把体验做到位再讲后面。一味拖延,谁也救不了。
同样,别低估消费者的智慧。用着啥服务、交车速度到底快不快、售后能不能及时响应,其实现在买车群体太成熟了,早学会了货比三家,割韭菜那一套根本唬不住人。大屏幕、AR头枕这些噱头,没了后厨做饭的核心价值,用户迟早要“细品”到底谁靠谱。
所以我常想,现在理想真到了个要命的关口:是继续深耕大SUV市场,等死磕到底;还是迅速完善产品线,加紧推轿车、纯电、小型SUV这种切口?还是干脆也来点“重资产赌局”,像蔚来那样当面秀一场大手笔?理想自有理想,但市场现实一点都不理想——你要是思路慢一步,很容易被一波浪头儿打翻。
你要说蔚来的0.16万差距,绝对不只是“数字差”,背后真的是一堆车主票投出来的信任币。蔚来换电,用真金白银把成本都扛了,把别的品牌短期内根本跟不上的壁垒建起来了。这年头,抢先卖点和基础服务就是决胜关键。回头看理想,现在最应该做的是给老用户安全感、别频繁减配;新车型也得马上上马,不能再只靠一两块“金饭碗”过日子。别再指望“大沙发”能撑一切,老百姓越过越精了,要求也只会越来越高。
其实理想到底要不要走蔚来的“换电路线”?这个问题不是简单一句“砸钱就能搞定”。三电系统、产品规划、城市拓展、服务效率,每样都得扎实才行。蔚来有点像当年手机行业的米粉搞社群,所有流程都围着车主服务体验运转,难不成理想还真想靠“车机大彩屏、啥都能发朋友圈”来打通竞争壁垒?
今天你买一台十几二十万的车,谁不想心里踏实?售后拉垮、服务跟不上、功能满天飞、主干问题没解决,这才是大家迟疑的地方。新能源车,是为了解决一堆原来油车解决不了的痛点,不是换个马甲继续玩套路。降本提效,但不能乱减配;推新营销语,但不能伪创新。你光想着多卖几台,大概率只会让用户越来越挑剔,到头来什么都剩不下。
车市打到现在,营销手段看似花样百出,但最终赢的,还是那句老话——谁能让用户真正安心、省心、省力。蔚来0.72万辆超理想0.56万辆,不是在吹牛逼,而是一波用户用真实选择正儿八经踩在了厂家的点子上。对理想来说,现在是时候想想怎么走下去了,是要继续做别人笑话“只有一条腿”的巨人,还是咬牙上新,补齐短板。新能源不是谁笑到最后,是谁能一直让用户愿意留下买单。这个问题,不光理想得想,所有想做头部的新能源品牌都得想。
你觉得理想该怎么翻盘?换电、推新车、还是直接“再造一个理想”?留言聊聊,说不定厂商真会再听一耳朵。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