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级别电车选车纠结?懂车帝续航成来了~总共10款热门车型,续航成绩惊掉你的下巴!!
我这次把市面上最火的几款车扒拉出来,看着数字,心里直发毛。正常讲,要盯续航,不能光看数据,得结合实际表现。开发出续航能力,是从研发到供应链再到调校的综合产物。尤其是这次我特别留意了几家车企的策略——有人用大电池,有人用智能调度,也有人在节能上下了很大功夫。
先说第一个,小米yu7。厂方宣称554km的续航,电池96度。数据官方一公布,跳起来欢呼。可是现实呢?我问了几个开过的人,实际驾驶到达六七百公里,能不能做到?大部分人说:这个是理想状态下,应付大部分家庭日常,差不多够用吧。还记得一位朋友说:我开了两周,平均在430~470间上下,偶尔用空调,少跑高速。那么高数字,反映了什么?就是厂方调校偏向给续航保证,实际上,电池调节、驾驶惯,都影响极大。
理想i6,续航520km,电池87度。你一定会问:87度怎么可能跑得比100度还多?我也是这么琢磨,后来还特意翻了下资料。可能是调校智能了一些,扯扯巧妙的能耗策略,又或者是依靠车机操作,拉长了续航距离。(这段先按下不表)但我相信,理想的续航表现,除了电池容量,调校和算法也起到关键作用。
再看唐L EV,496km,电池100度。这个是标准大电池版本了。宋Pro Max那年,官方也是宣称450公里,但实际开到420左右。这里的差别,还是要看驾驶环境和个人惯——高速多,耗电快;市区多,续航会稍长些。唐这次能冲到496km,算挺惊喜的。我今天翻了下笔记中关于唐的充电策略:搭配快充,充75%只要30分钟左右。对于家庭用车,补电快,才最舒服。
极氪7X,476km,电池100度。你会发现,极氪在续航上还是挺打拼的,但我问了几位极氪车主,有人表示:充电次数多了点,续航还算可以,但在高速堵车时,还是会掉。这也是常识,高速续航会被动减少,因为空气阻力、风阻都在上升。你说这是不是车子自己在和你玩策略游戏?(这段也不妨扔掉,等会聊转向)极氪近年来在调校上下了大工夫,绝不只是堆电池。
第六,重庆智界R7,454km,电池82度。这个续航成绩挺让我意外。82度的电池还能跑这么远,我猜主要是调校和能量管理的节能策略,考虑不到极端条件,比方说:低温、玻璃暖气多开什么的。其实我一直觉得:车辆能跑多远,除了电池容量,还要看调校是不是贴合用户用车场景。这相比同价位车型,性价比还不错。
阿维塔07,440km,电池82度。这辆车我其实一直没太关注,直到最近试驾,感觉续航还OK。尤其是在城市和高速切换场景下,没有出现出力不足的尴尬。它的充电反应挺快,补电效率还算行。有朋友问我:这个价钱,电池用的多少?感觉充电慢?我心想这个问题本身不大,但有次去充电站,旁边一对情侣在吐槽:充电排队烦死了。没错,充电基础设施,还是得跟得上,才能真正让续航成为买车时的加分项。
Model Y,411km,电池62度。这个大家伙真是让我觉得科幻。你看,62度还跑到400多公里?我跟几个车友打趣:这是靠算法和调校拼出来的。的确,比起宝马X3那80度的大电池,要小很多,续航还算能接受,尤其在城市里,平均续航能达到390左右。心里偷偷猜测:特斯拉或许在电池容量上捏了点‘公章’,不然怎么算出这么多?但我从未细想过一件事:电池绝非越大越好。你说,这样的节能调校,是不是未来都要从技术层级逐渐走向智能化?(这段提问留点空间)
BMW ix3,397km,80度电池。虽然不像Model Y,续航短了点,但话说回来,宝马的驾驶体验一直是我认可的。这车比同价让人欣慰的地方,是调校比想象中要精准些。高速下,续航还能掉到350左右,但城市用车相当稳定。买这个价位的车,心里都清楚续航不过关,就别指望能跑200k+了。
乐道L60,304km,60度电池。这车算是边缘兵了。你要我说,续航最高的车,是真正用心调校的理想i6,或者唐L。乐道我见过维修工调试时笑笑:电池容量少,但是成本低,能跑到300km,挺不错了。家庭用车需要的,不就是安全够用,充电方便。否则都在数值游戏,怎么跟家庭日常生活结合?这个车,真有人考虑吗?我就不做结论。
总结一下吧,续航达成率最高的,还是唐LEV、宝马ix3、理想i6和Model Y。没想到的是,理想用87度电池,续航还能甩100度的唐和极氪一截。是不是说明:调校和智能算法,比纯粹的堆料更重要?我猜测这种情况,可能和每款车的调校策略、车重、空气动力学有关——具体怎么,都还要打样再看看。
我一直挺纳闷,开车的人,实际续航是多少?换句话说:你觉得你的车真实跑过那么远?打个比方吧,有没有试过高速120公里每小时,续航会掉了多少?我倒是希望,能有人帮我打个样——你们在城市通勤,或者偶尔出远门,续航体验到底咋样?这才算是真实答案。
对了,有个细节,我刚才翻了下我的相册,看到上次登山路上充电的照片,那次真是折腾死我了。估摸着,这样的家庭用车,续航能力跟真实场景结合后,才更有意义。你们觉得,如果下一次买车,要重点考虑什么?续航、充电网络,还是修车站的事情?还是……你觉得最难搞的,还是心里那个用车心理?这碗饭,我就不敢说了。
坦白讲,性价比高,续航达到预期的,真不多。其实最重要的,是这次的续航成绩,让我对未来的电动车,让我多了点信心。现实中,充电还在排队,出行还得规划,这些细节总让人觉得,光看数据,还是少了点人情味。至少,未来有更多可能。
你们有啥车用了几年,续航表现最惊喜的?结果是不是都出乎意料?还是,根本没注意,开到自家门口才发觉?这事挺值得琢磨的,说白了:我们在用车的过程中,哪个细节,最让你觉得值?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