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标志着电动车行业监管进入新阶段。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有3类电动车禁产和禁售,以后买车就要多加注意了,防止无法上牌和上路。
第一类:缺乏资质的电动车
资质认证是电动车合法上路的首要条件。根据新规要求,国标车需要符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电摩和电轻摩则需列入工信部目录,缺乏完整资质的车辆属于违规产品,无法完成注册登记。
消费者在选购电动自行车时务必核查“一证一票”:产品合格证和正规购车发票。其中产品合格证上要有强制国标、电气安全、充电器安全的认证,如果缺乏就属于超标车。以后在买车的时候注意检查,同时也要检查合格证与实车是否一致。
如果是电摩和电轻摩的话,要到《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官网查询,查不到的就属于违规产品,不建议购买,防止无法登记上牌。
第二类:旧国标车禁产和禁售
2025年9月1日起,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根据相关部门的要求,将全面停止旧国标电动车的生产,生产线必须切换至新国标产品。同时,意味着商家要开始上新车,清理库存旧车。
旧国标车9月起禁产,但禁售日期向后延了3个月。也就是说,2025年8月31日前出厂的旧标准产品可继续销售至11月30日,12月1日起所有全国门店下架旧标电动自行车。如果有换车计划的,建议看好禁产和禁售的时间。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只要在2025年11月30日前完成登记,此前购买的旧标电动自行车可以合法上路,不会强制淘汰。但如果旧标车未上牌,就看面临严查严罚。
第三类:非法拼改加装车
今年是全链条整治重点时期,又面临新国标的落地,所以市场监管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电动车市场的非法拼改加装行为。
比如:安徽六安市成立四个监督检查组,直插经营网点随机抽查;广东增城区开展第四次集中执法检查行动;黑龙江穆棱市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多部门,集中开展专项检查行动。未来,随着新国标的实施,各地必将加大监管力度,所有的商家都要小心了。
关于具体有哪些违法行为,主要有:加装电池、改装大功率电机、篡改限速器、解码提速、加装遮阳伞、加宽加长车身和坐垫等等。车主们在买车后也尽量不要违法改装,防止被查到。
总结
在全国范围内,多部门将持续开展联合整治,对生产、销售、使用环节的违规行为进行整治。个人的建议是,在选购车辆时应当认准符合国家标准的合规产品,避免购买缺乏资质、即将退市的旧标车以及非法改装车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