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可能都在网上刷到了一条关于日产新车的消息,标题起得特别唬人,叫什么“日产N6官图发布,1.5L插混系统”,还说官方内部把它叫做“插混N7”。
图片看着挺帅,各种参数说得有鼻子有眼,好像日产终于要在中国市场放大招了。
不少人心里都犯嘀咕,这是真的假的?
难道那个曾经靠着轩逸、天籁叱咤风云的日产,终于在新能源时代睡醒了,要跟比亚迪、吉利真刀真枪地干一场了?
大家先别激动,这事儿咱们得好好捋一捋,因为这里面的误会可不小,可以说是一出信息错位的“乌龙剧”。
咱们今天就来当一回“汽车福尔摩斯”,把这所谓的“日产N6”查个底朝天。
首先,大家看到的那些帅气的官图,那辆车确实是日产的,但它不叫N6,它的真名是日产Epoch,是一款在北京车展上首次亮相的纯电动概念车。
看清楚了,是“概念车”,而且是“纯电动”的。
这就好比你看到一张设计图,就说房子已经盖好能入住了,这显然不是一回事。
概念车更多是展示品牌未来的设计方向和技术理念,离我们真正能开上手的量产车还有一段距离。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车是纯电概念车,那文章里写得明明白白的1.5升插电混动系统,什么发动机最大功率75千瓦,电机最大功率155千瓦,还有那个21.1度的磷酸铁锂电池,这些具体到小数点的参数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就要说到这件事最离谱的地方了。
这套动力系统,它真实存在,而且性能还不错,但它跟日产没有半点关系。
这完完全全就是我们国产品牌长安深蓝SL03那套增程式混动系统的参数。
这一下大家就明白了吧?
这就是典型的“张冠李戴”,把日产未来概念车的外观,强行安上了长安深蓝的“心脏”,然后杜撰出一个“日产N6”的名字,炮制出了一篇看似详实的新闻。
这种事情的发生,其实也从侧面反映出两个问题。
一是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些平台为了追求速度和流量,在核实信息上不够严谨,看到好看的图,再扒点别的车型的热门参数,东拼西凑一下,一篇“爆款”文章就出炉了,让不少不明真相的消费者信以为真。
二是我们必须承认,咱们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技术上,特别是插电混动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以至于别人在编造一款有竞争力的合资品牌新车时,都得“借鉴”我们国产车的动力参数,这本身就是一种实力的体现。
好了,案子破了,所谓的“日产N6”是个假消息。
但是,咱们不能一笑而过,因为这起乌龙事件背后,恰恰折射出了日产这家老牌汽车巨头,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卷的汽车市场里,所面临的巨大焦虑和不得不背水一战的窘境。
我们不妨抛开那个假名字,认真看看日产Epoch这款概念车本身。
平心而论,它的设计是非常在线的,甚至可以说是惊艳的。
它把日产家族的“V-Motion”设计语言玩出了新花样,变得更加数字化、更加有未来感。
封闭式的前脸、犀利的分体式大灯,再加上能发光的车标,这些都是时下最流行的设计元素,一下子就抓住了年轻人的眼球。
车身侧面的线条非常流畅,隐藏式门把手、溜背造型,都把风阻和美学结合得很好。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日产的设计师团队一点也不糊涂,他们非常清楚中国消费者现在喜欢什么样的车。
他们完全有能力设计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只不过在过去,或许是出于全球化车型的考虑,或许是内部决策流程太慢,导致他们的行动总是慢了半拍。
这款Epoch概念车是日产喊出“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口号后拿出的重要作品,未来肯定是要由东风日产来量产的。
它的目标再明确不过了,就是要在中国品牌已经牢牢占据优势的新能源轿车市场里,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地盘。
但是,它将要面对的,是一个堪称“地狱级”难度的竞争环境。
我们来看看文章里提到的那些真正的对手,比如比亚迪秦L和吉利银河L6。
这两位可都是“武林高手”。
就拿刚刚上市就火爆全网的比亚迪秦L来说,它搭载了比亚迪最新的第五代DM技术,官方宣称在亏电状态下,百公里油耗才2.9升,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用车成本低到令人发指。
而且它满油满电的情况下,续航里程能超过2000公里,彻底解决了大家的续航焦虑。
更要命的是,这样一款技术领先、续航超长的车,起步价只要9.98万元。
比亚迪这一招,几乎是把技术、续航、价格三张王牌一股脑全扔了出来,让同级别的合资燃油车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再看吉利银河L6,凭借着成熟可靠的雷神电混系统和智能化的座舱体验,也在10万到15万这个级别的市场里站稳了脚跟。
在这样强大的中国对手面前,未来日产Epoch的量产版想要杀出重围,难度可想而知。
如果它真的像那篇假新闻里预测的那样,把价格定在12万到15万这个区间,那么它必须得有真材实料才行。
单单靠一个好看的外观和日产这个品牌的历史光环,在今天的中国市场是行不通的。
在智能化方面,它必须跟上主流,大尺寸的中控屏幕、反应迅速的车机系统、能实现车道保持和自动跟车的L2级智能驾驶辅助功能,这些都不能少,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杂牌”配置。
最核心的,还是它的动力系统。
虽然1.5L插混是假的,但日产并非没有自己的技术。
它在中国市场推广的e-POWER技术,主打的就是用油发电,全程用电机驱动,驾驶感受非常接近纯电动车,平顺又安静。
这套技术有它的优点,但在今天看来,它不能上绿牌、没有长距离纯电续航能力的短板也同样明显。
未来,如果日产能够痛下决心,把e-POWER技术进行升级,结合更大容量的电池,推出真正意义上的插电混动版本,把纯电续航里程做到150公里以上,同时在亏电油耗上能跟比亚迪的DM、吉利的雷神掰掰手腕,那它才算拿到了进入决赛圈的门票。
否则,如果只是拿一套技术老旧、性能平平的动力系统来凑数,那么即便外观再好看,恐怕也难以打动越来越懂车的中国消费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