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其实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说中国的汽车销量狂飙,结果一问下面的经销商,都在掉血,有些都快掉没了。这事放谁身上都觉得不对劲。按理说市场这么火爆,销量这数据蹭蹭往上涨,经销商应该喜上眉梢,月月摘果子,现在倒好,摘了半天发现果子里都是虫。销量和利润怎么能背道而驰,谁能解释得通?
咱们先捋捋数据:今年前半年,汽车产销突破1500万辆大关,新能源车子占了快一半。一边是主机厂喜报频传,朋友圈都快发不下了;一边是经销商苦哈哈,亏损比例高得离谱。百分之五十多的经销商不是在亏,就是在喝粥,真正在赚钱的连三成都不到。你说这像话吗?以前卖车挣钱,现在卖车贴钱,经销商这是在自杀式考验自己的韧性吗?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一种说法,厂商为了抢市场份额,把价格一降再降,补贴一加再加,经销商这头成了套牢的庄家。不光补贴没轮到手,返利还得等一两个月才到,说好的现金拿到只剩下“画饼”。更要命的是,这些返利还不是明码标价一笔到账,多半是要在什么内部系统、账户里转来转去,干着急却摸不着钱,这要怎么活?
更夸张的是,价格倒挂成了常态,经销商进一辆车,卖出去还得倒贴,百分之七十多的经销商都这样,超过四成亏得最狠。这玩意儿谁能顶得住?如果这叫“高标准严要求”,还真是给下游留了个活命游戏。那主机厂为啥还能开心?因为销量好看,KPI好看,市占率好看,股价好看,可经销商卖一个亏一个,只能在“好看”的背后默默“流血”。
合着这一波红火,干的全是面子工程,里子都扔给了经销商。管杀不管埋,你说恰不恰当?这年头,谁还一直愿意当炮灰?
顺着这事往下想,其实就能看出,整条汽车产业链,从上游到经销环节,体系早就跟不上变化了。你看现在新能源车冲得猛,主机厂做起了直营和代理,渠道政策一天一变。直营店搞活动一掷千金,授权经销商还在算着库存和月供,谁不是火烧眉毛过得提心吊胆?
主机厂的思路是“我得占市场”,利润先放一边,还能“靠销量说话”,可经销商不一样,他们是真金白银玩命,倒贴钱玩不下去啊。厂子想的是让车子跑上街,经销商想的是年底能不能分到利益。这样一来,双方早就不是一个频道了。
而且现在新能源当道,经销商还得升级服务,学修三电、搞充电桩、弄新零售,钱一分不多投入,老业务还得拦腰砍。这转型方案不完善,加上政策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经销商怎么可能跟得上?毕竟每家公司的目标都不一样,有的拼规模,有的保利润,有的想快周转,有的只求苟生。你说这合作还怎么谈得拢?
而且,经销商这个活越来越不好干,不光卖车难,还要卖售后、卖保险、拉保养、玩金融。可要是老套路早就不灵,新模式还没出炉,直接让一帮人站在悬崖边上。主机厂的压力永远往下传,直接把经销商当成磨刀石,一年砍几刀,看谁能熬到最后。
这事让我一直好奇:经销商到底有没有活路?会不会有新出路?
先说短期想法,经销商现在就是得捂紧现金流,能回来的钱赶紧收,能省的成本赶紧省。账上有几个钱比什么都重要,每天都得精打细算,生怕哪天来个新政策又套住自己。卖车不挣钱,那就努力做售后和增值服务,会员套餐、延保保险、客户联名卡,只要能把老客户留下,能多攒点活水,就能熬到下一个周期。
再看长期层面,上游和经销商必须得重新谈规矩了,别光想着年底一起拍照庆功,该分的利益得分清楚。车企拼市场没错,经销商要饭也没错,但要是都一边倒,也容易把这市场做成了独角戏。一旦底层撑不住,那主机厂飞得再高也有掉下来的时候。
未来的出路其实就在于,除了传统卖车业务,得多元化。比如可以跟厂家合作搞一波新零售实验,成立社区服务站、汽车金融联合经营,甚至和保险公司联合卖产品。换句话说,既要做“车”,还得做“生态”,让客户在你这儿得到一站式体验,哪怕买车不挣钱,别的环节总能赚点。把车当引流,把服务当盈利,这才是未来生态型经销商的活法。
但说到底,最关键还是主机厂得有担当,不能一味压库、一味降价、一味用政策玩人。应该跟最基层的经销商算实账,谁挣了、谁亏了,眼下谁该救谁。厂商一起扛周期,一起分风险,要建立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和风险共担条款。这事不解决,早晚有一天经销商不干了,主机厂也得掉队。
这个问题其实值得每个行业都琢磨:公司想要发展,就得有底层能活下来。谁都明白“水涨船高”,那船就是经销商,水就是厂家,别让船先翻了。
咱们再看大环境,现在消费者越来越精明了,不会随便相信花里胡哨的过度营销。谁能提供靠谱的产品、靠得住的服务、实打实的价格才是王道。经销商不能再指望靠“忽悠”吃饭,要真刀真枪扎进细分市场,用户到底需要什么、售后到底能提供什么,直接说清楚,做好自己的本分,才能跟得上大浪潮。
最后,这个体系到底谁说了算?是主机厂掌控一切,把经销商变成二等子公司,还是上下游一起磋商,凭着合伙人的身份追求价值共享?答案其实很明确,如果只想着短期扩张,不考虑渠道有没有血,有没有未来,这市场迟早会分崩离析。只有厂商和经销商彼此信任、坦诚合作,钱才会流到最需要的地方,产业链才不用担心疫病式倒塌。
总之,汽车市场现在的高歌猛进,只是表面的烟花,底下那摊子水,混得有点厉害。厂商拼死冲量,经销商被动流血,各自为战谁也不能带来共赢。未来能走多远,能跑多快,就看大家愿不愿意一起拉手,真心换真金,别再“管杀不管埋”。这才是中国汽车行业下一步该走的路,也是每个利润链上的小伙伴努力的方向。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