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有趣的一点是,很多人觉得现在手动挡稀少,两三年前还觉得还可以的车型都不带手动,但其实仔细一看市场,手动挡的车的真不少,尤其是在这个价格段。只是咱们平时接触得少,印象里似乎都变得少了。我身边一个修理厂老板倒是直言:现在很多车都不出手动是因为成本,自动变速箱利润高,你想啊,一台自动箱都要几千块成本,手动挡就少得可怜。等多了,就像变成一种稀有物。不过在普通家庭用车里,手动挡依然有人买,也就是偏爱驾驶乐趣或者省油。
说回来,刚才我翻了下账本/相册(这段先按下不表),发现我担心的其实挺没必要的。市面上除了马自达昂克赛拉、宝来、思域、奇瑞艾瑞泽、吉利帝豪之外,还有一些品牌买的人还能接受。一些比较得懂车的人,还是喜欢手动体验那种操控感,说实话,那种真实的节奏感可是自动挡给不了的。
我试驾宝来那次,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档位的拨动感特别顺滑,没有那种死板的感觉。就像写字,手感对了,写起字来都顺畅。尤其是1.2T TSI版本,虽然价格贵点,但开着特别有劲,扭矩还高,百公里油耗估算在六个左右(估算/样本少),心里还算划算。对,我知道油耗不算最低,但那感觉,就是动起来的快感。
对比马自达和宝来,它们在操控上的差别很明显。马自达恰恰是那种纯粹的驾驶快乐,那感觉就像开一辆运动鞋一样——灵活、轻巧、反应快。宝来就更传统一点,虽然也能调校得不错,但多了点成熟,适合日常用车。你说是不是?我自己倒觉得,玛莎或许有人会说车子太笨重了,但我觉得,很多人买车就是图个稳定。只是有时候,开着手动,其实更能调动你的情绪。
(这段我突然卡壳了)说到这,我得更正个观点:我一开始觉得没有两厢车就少了点优势,但紧凑型的两厢车,空间和实用性都挺不错的。像马自达昂克赛拉,它的掀背版,后备箱空间其实不比三厢差,还更方便装东西。只是市场上,偏偏两厢的选项变少了,可能跟成本和市场偏好有关。
你是不是也在想,真能买到手动挡的车,怎么还会贵点? 这其实挺像你在菜市场买菜,买个批发价,买得多,价格当然会便宜。真正的成本在这里,但车厂愿意推自动挡,还是因为利润多。我知道,有些车型自动挡可能贵个几千块,但实际成本就高出那么点,还能卖出更高的利润。
我碰到个朋友,他买车最在意的其实是省油和操控,偏偏又嫌麻烦、喜欢手动。现场谈的时候,他问我:这车开起来,不比自动差吗?嗯,这问题真不错。经验告诉我,只要发动机动力充足,手动车在油耗和操控上可以媲美自动,甚至更好。比方说,挺多车在4挡或5挡情况下,油耗都还能控制在6.5L以内。这还没算什么节油技巧,只是变速不要吃大力,开得顺畅点。
说到维护,手动挡的结构简单点。修理厂老板说,拆开变速箱,差异在于齿轮数量、油封复杂度。简单点布置,也就维护成本低。你要是真在乎养车成本,手动也是一个低成本方案。可偏偏,现在很多人都觉得难用,其实大部分难用的都是学不会的人。你什么时候倒是主动问我:手动挡学不学得会?(笑)
面向手动挡会不会完全退出?我觉得不会。一方面,爱玩的人还不少,就像喜好手工活一样。另一方面,国家也没明确说要全面禁用手动,还是会有偏爱者。就算推出电动车、自动驾驶,偶尔开个手动,反倒更享受那种手到擒来的驾驶感。你会不会觉得,手动挡其实是一种生活的坚持?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不止我觉得,很多车友都觉得:只要底盘调校得好,手动挡车型就特别有魅力。反正我,最佩服的还是那些开了一辈子的手动粑粑车的老司机,他们已经把换档当成一种节奏感和生活体验了。说实话,我还挺喜欢那种自己拨动换挡杆的感觉,像打太极,手感、节奏都在掌控中。
我一直好奇:这么多豪华车品牌,也都推出了手动版本,他们还是看中那种真心喜欢的人群。这段时间我也观察到,好多车即使只有入门版提供手动,而高配全自动。那为什么呢?大概成本,产品差异,或者就是留给有心人的礼物。毕竟,有些人在豪车里,也喜欢纯粹的驾驶乐趣。
到还是想问一句:你还会不会为了那一脚离合,愿意多花点时间?或者你觉得,手动纯粹就是情怀?其实我也搞不懂,可能就是那一股开车的仪式感让人难以割舍。也许,下一次看到一台手动的小车,我会忍不住多看两眼。毕竟,生活中,那些微小的操控感,才是真正的真实体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