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是懂国人需求的!新款CS75 PLUS换回门拉手,优惠完9.19万起
最近刷车圈新闻,发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2025年10月24日,长安汽车给CS75 PLUS推出了"智慧冠军版",这个版本属于第三代车型,用的是传统机械门拉手,权益价9.19万元起步!
这消息一出,评论区直接分成两派:"早该这样,传统门把手多实在!""第四代不是有隐藏式门把手吗?怎么又出传统款?"
配合这次新版本上市,官方还甩出优惠,9.19万的权益价把价格门槛往下砸了一大截。
要知道,这可是2025年车市"年底冲量"的关键时刻,长安CS75 PLUS这波操作摆明了是要用"务实牌"硬刚那些还在玩"伪科技"的对手。
那问题来了:为啥长安在推出第四代隐藏式门把手车型后,还要推出第三代传统门把手的智慧冠军版?
9万出头的价格香不香?
这背后到底藏着啥深意?
咱今天就来好好扒一扒。
第一部分:长安CS75 PLUS第三代智慧冠军版
传统门把手为啥还能"杀回来"?长安这次到底推的是啥?
先把时间线捋清楚:2025年10月24日,长安汽车针对CS75 PLUS推出第三代"智慧冠军版",权益价9.19万元起。这个版本用的是传统造型门拉手,和第四代车型(2024年9月上市)采用的隐藏式门把手完全不同。
当时很多人纳闷:"第四代不是都上隐藏式门把手了吗?怎么又出传统款?这是退步还是策略?"
仔细一研究发现——这次推出第三代智慧冠军版,其实是长安在细分市场的"精准狙击"!
具体来说,这个版本背后有三个扎心的市场逻辑:
一是价格门槛直接打穿9万。第三代智慧冠军版权益价9.19万元起,比第四代车型的起售价(官方指导价11.99万元起)便宜了近3万块。
对于预算卡在10万以内的消费者来说,这个价格差就是"买不买得起"的分水岭。长安很清楚,国内SUV市场里,10万以内的购车人群占比超过四成,这些人要的不是"炫技",而是"够用、好用、便宜"。
传统门把手虽然看着没那么科技感,但皮实耐用、维修便宜(单个门把手总成200元左右,隐藏式的要800-1500元),老人小孩都会用,冬天也不怕冻住卡死。
二是用户反馈直接影响产品策略。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CS75 PLUS老车主对隐藏式门把手的满意度存在分化——年轻用户觉得"有科技感",但30岁以上、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家庭用户普遍反映"冬天不好用""维修贵""老人不会操作"。
长安通过大量用户调研发现,第三代车型(传统门把手)的车主满意度在空间、动力、配置等维度都不输第四代,反而在"易用性"和"维修成本"上评分更高。
这次推出智慧冠军版,就是针对这部分"务实派"用户的精准投放。
三是传统门把手在极端天气下的优势明显。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常年低于零下10℃,隐藏式门把手的电机容易冻僵,按压弹出速度变慢甚至卡死。
更要命的是,结冰后门缝积水冻住,用户得拿热水浇或者暴力抠,评论区有车主吐槽"早上上班光开车门就折腾10分钟"。
而传统机械门拉手不存在这个问题——不用电、不怕冻、手一拉就开,简单粗暴但好用。
长安在东北、西北等地做过冬季路试,发现传统门把手的故障率比隐藏式低了整整2倍以上。
说白了,长安这次不是"开倒车",而是"听用户的话"——第四代车型继续走"科技路线"满足追求新鲜感的年轻消费者,第三代智慧冠军版用"务实路线"收割预算有限、注重实用的家庭用户。
两条产品线并行,既能吃下高端市场,又能守住走量市场,这才是真正的"全覆盖"策略。
第二部分:长安CS75 PLUS第三代与第四代车型对比
第三代和第四代同时卖,长安到底在下什么棋?
可能有人要问:为啥长安要同时卖第三代和第四代两个车系?这不是自己打自己吗?
其实这背后,藏着长安对2025年SUV市场的深度判断。
先看大环境。2025年国内SUV市场早就从"配置军备竞赛"进入"务实回归"阶段。
2020-2023年那阵子,各大车企卷配置卷到癫——贯穿屏、隐藏式门把手、电吸门、感应尾门,恨不得把所有"高级感"元素塞满。
但到了2024-2025年,市场风向变了:一方面是经济环境影响,消费者预算收紧,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10万-15万级SUV销量占比持续上升,说明更多人选择"性价比";另一方面是新能源车挤压,燃油SUV被迫"降本增效"求生存,比如哈弗H6、吉利博越都在通过优惠和配置调整抢市场。
再看用户画像。CS75 PLUS的主力用户群体分两类:一类是追求科技感的年轻消费者,他们愿意为隐藏式门把手、智能座舱这些"新鲜玩意儿"买单,预算在12-16万;另一类是三四线城市家庭、首次购车的务实派,他们要的是"空间大、动力够、配置全、价格便宜",预算卡在10万以内。
长安很清楚,这两类用户的需求根本不一样——前者要"面子",后者要"里子"。
如果只推第四代车型(隐藏式门把手+高配置+高价格),就会丢掉后者这个巨大的走量市场;如果只推第三代车型(传统门把手+基础配置+低价格),又会被年轻消费者嫌弃"不够潮"。
所以长安干脆两手抓:第四代车型主攻12-16万市场,第三代智慧冠军版主攻9-11万市场,各取所需、互不干扰。
更关键的是竞品压力。2025年10万-15万级SUV市场,竞争卷到"价格每降1000元,就得多送一项配置"。
哈弗H6靠"大空间+低价格"(优惠完8.58万起)抢市场,比亚迪宋PLUS DM-i靠"混动省油"(百公里油耗4升多)收割用户,吉利博越L靠"智能座舱"(骁龙8155芯片+L2级辅助驾驶全系标配)吸粉。
长安CS75 PLUS如果只有第四代车型,起售价11.99万,很难和哈弗H6的8.58万正面硬刚;但有了第三代智慧冠军版的9.19万权益价,就能直接把价格战打到对手家门口。
长安的破局逻辑很清晰:与其在"单一产品线"上和对手死磕,不如用"双产品线"形成高低搭配——第四代车型负责"拉高品牌形象",第三代智慧冠军版负责"冲销量走量"。
这招在汽车行业很常见,比如大众就有朗逸(走量)和帕萨特(高端)双线并行,丰田有卡罗拉(家用)和凯美瑞(商务)分层覆盖。
长安这次学聪明了,不再"一条腿走路",而是"两条腿跑步",既能吃下高端市场的利润,又能守住走量市场的份额。
从这个角度看,CS75 PLUS推出第三代智慧冠军版,其实是长安从"单一产品思维"转向"市场分层思维"的标志性动作——以前是"我造啥你就买啥",现在是"你要啥我就给啥"。
这种转变,才是真正的进步。
第三部分:长安CS75 PLUS第三代智慧冠军版
9.19万起的第三代智慧冠军版,能逼疯多少对手?
现在问题来了:长安CS75 PLUS第三代智慧冠军版权益价9.19万起,到底会搅动多大的水花?
同级对手会不会连夜开会改方案?
从价格带看,第三代智慧冠军版的9.19万(权益价)直接覆盖了哈弗H6(优惠完8.58万起)、吉利博越L(优惠完10万左右)的主力区间。
但对比同价位竞品,长安这次给的配置诚意十足。
拿哈弗H6来说,虽然价格便宜(优惠完8.58万起),但1.5T动力偏弱(150马力),智能配置也落后(中低配还是小屏加卤素大灯)。
CS75 PLUS第三代智慧冠军版虽然贵6000块左右,但1.5T发动机能爆发178马力,10.25英寸中控屏、倒车影像、6气囊、LED大灯全系标配,动力强、配置高,性价比明显更优。
再看吉利博越L,主打智能座舱(骁龙8155芯片加L2辅助驾驶),但空间偏小(轴距2777毫米对比CS75 PLUS的2800毫米),而且优惠力度不如CS75 PLUS大。
同样10万出头落地,CS75 PLUS空间更能装,后排坐3个成年人不挤,后备箱能塞婴儿车加大件购物袋。
至于比亚迪宋PLUS DM-i,优势是混动省油(百公里油耗4升多),但入门版纯燃油版价格也要11万起,比CS75 PLUS第三代智慧冠军版贵近2万。
如果不追求极致省油,只是日常城市通勤加偶尔跑高速,CS75 PLUS的1.5T动力(178马力)完全够用,百公里油耗7升左右,一年多花的油钱也就2000块,但省下的购车款能抵好几年油费。
从用户群体看,第三代智慧冠军版的目标很精准——预算有限的家庭用户(10万左右落地买辆"够用、好用"的SUV)、务实派年轻人(不追求花里胡哨的科技,但要空间、动力、配置都在线)、置换升级的老司机(开过几年车,知道啥配置是"真香"啥是"智商税")。
这些人以前可能在H6、博越、宋PLUS之间纠结,现在CS75 PLUS第三代智慧冠军版"传统门把手加低价格加全配置",给了个"不纠结"的理由。
更深层的影响是市场风向。长安CS75 PLUS这波"双线并行"策略,等于给整个行业立了个标杆——"别再用单一产品线打天下了,分层覆盖才是王道!"
如果第三代智慧冠军版销量因此暴涨,其他车企必然跟风:要么也推出"低配低价"版本冲销量,要么在"高配高价"版本上堆更多料。
到那时候,整个10万-15万级SUV市场都会进入"高低分化"的新阶段——有钱的买高配享受科技感,没钱的买低配图个实用,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说白了,CS75 PLUS这次不只是"自救",还顺便给同行"上了一课"——在存量竞争时代,单打独斗不如多线出击,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才是活下去的硬道理。
第四部分:长安CS75 PLUS第三代智慧冠军版
网友吵翻了,这些争议你怎么看?
CS75 PLUS推出第三代智慧冠军版的消息一出,评论区直接成了"大型辩论现场",咱挑几个典型观点聊聊。
争议1:"第三代和第四代同时卖,这不是自己打自己吗?"有网友觉得这是"左手打右手"——"同一个品牌出两个版本,消费者该怎么选?会不会把市场搞乱?"
但也有人力挺——"这才叫精准定位,有钱买第四代享受科技感,没钱买第三代图个实用,各取所需多好!"
从第三方视角看,这事儿得分两面看。
如果单纯从"品牌形象"角度,同时卖高低两个版本确实容易让消费者困惑——"到底哪个才是主推款?"
但从"市场占有率"角度,双线并行反而是明智之举。
汽车市场本来就是"金字塔结构",塔尖是追求科技感的小众消费者,塔底是追求性价比的大众消费者。
长安用第四代车型吃下塔尖,用第三代智慧冠军版吃下塔底,总销量自然水涨船高。
至于"会不会自己打自己",关键看价格区间和配置差异——第三代9.19万起,第四代11.99万起,中间差了近3万,用户不会混淆;第三代是传统门把手加基础配置,第四代是隐藏式门把手加智能配置,定位清晰、互不干扰。
争议2:"9.19万是不是虚假宣传?落地价到底多少?"有网友质疑——"9.19万肯定是权益价,实际落地怎么也得11万多吧?"
确实,9.19万是权益价(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比如置换补贴、金融贴息等),裸车价可能在10万左右。
加上购置税(约8800元)、保险(约4000元)、上牌费(约500元),落地价大概在11万-11.5万左右。
但这个价格能买到啥?
1.5T发动机(178马力)、6速手动或自动变速箱、10.25英寸中控屏、倒车影像、6气囊、LED大灯——对于首次购车、预算有限的家庭来说,这套配置完全够用。
如果想要更多智能配置(比如360全景影像、自适应巡航),推荐往上加1-2万买次高配,性价比依然在线。
争议3:"第三代车型会不会被淘汰?以后维修保养麻烦吗?"有网友担心——"第四代都出了,第三代还能卖多久?以后配件会不会停产?"
这个担心有点多余。
从汽车行业规律看,一款成熟车型的生命周期通常在5-8年,第三代CS75 PLUS从2020年上市至今才5年,正处于"成熟期",销量稳定、口碑良好,长安不可能短期内停产。
再说了,这次推出智慧冠军版,就是针对走量市场的战略布局,如果销量好,长安只会加大产能,不会缩减。
至于维修保养,第三代车型使用的都是成熟技术(1.5T发动机、爱信变速箱、传统门把手),配件供应链完善,全国任何一家长安4S店都能维修,根本不用担心"停产断供"。
结语:长安CS75 PLUS第三代智慧冠军版
长安这次"双线出击",给同行上了一课。
从2025年10月24日CS75 PLUS推出第三代智慧冠军版这一波操作就能看出:长安早就不玩"单一产品打天下"那一套了,人家现在玩的是"市场分层、精准狙击"——第四代车型继续走科技路线吃高端,第三代智慧冠军版用务实路线冲销量,两条腿走路、稳得很。
这哪是卖车,分明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同行:"别装了,用户要的是选择不是单一!"
这次推出9.19万权益价的第三代智慧冠军版,更是把"务实牌"打到了极致——传统门把手不怕冻、维修便宜、老人小孩都会用,1.5T动力够劲、空间能装、配置全面,关键是价格打到10万出头,直接把哈弗H6、吉利博越这些对手逼到墙角。
如果这波操作销量暴涨,整个10万-15万级SUV市场都得重新洗牌。
说到底,长安这次不是"认怂",而是"认清现实"——在存量竞争时代,谁能真正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把性价比做到极致,谁就能活得更好。
第三代智慧冠军版和第四代车型双线并行,既能守住走量市场的基本盘,又能冲击高端市场的利润空间,这才是真正的聪明打法。
最后灵魂拷问:如果预算10-15万买家用SUV,你会选"传统门把手加低价格"的第三代智慧冠军版,还是"隐藏式门把手加高科技"的第四代车型?
评论区聊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