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会儿越南摩托车的“血拼”场面,真是火得不得了
这事说起来蛮有意思的
当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越南的摩托车市场基本上日本品牌霸占了,市场占有率高得吓人,差不多快把人吓死了
98%、99%的份额都在他们手里
你知道的,日本车就像个铁桶一样,价格高得离谱,一辆本田100cc的摩托车要卖两千一百美元,那数字一看
差不多一个普通越南工人半年的工资才能攒够
普通老百姓都只能望车兴叹,心里还想着:要是能便宜点就好了
这个价格差距,真是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大好的机会
咱们的老板们都琢磨着,这么贵的车
咱们是不是能搞出个比他们便宜一半的
1999年,重庆的力帆公司第一回带着样品跑到河内参加展会
侬瞧,展会现场,摆满了各种摩托车,商家们提着一麻袋一麻袋的现金,排队抢代理权的场面
力帆老板一看,心里就明白了:这块市场
紧接着的几年,咱们的中国摩托车用“蛮横无理”的方式
价格一跌再跌,700美元前后就能搞定一辆
差不多是日本车的三分之一
你知道的,便宜又能跑,越南乡下的农民们一看,哇塞,这车能省钱省油,买一辆骑着
胡志明市那边有一位修车店老板,这阵子还记得那段日子,修车活儿多得不得了
天天忙得像打了鸡血似的
每天能修十几辆车,手都没停过
中国车的配件又多又便宜,修车的工人们都觉得
那会儿,三年不到,中国摩托车的市场份额就从零飙升到了80%以上,2002年,光是重庆出口到越南的货值就达到了3.2亿美元,大家都觉得
好像黄金时代就要到来了
市场一片火热,很多中国厂商都蜂拥而至,像潮水一样涌进越南
价格战变成了“自我伤害”,厂商们都变“骨折”了
可没想到,泡沫一破
中国厂商们还没反应过来,市场已经变了天
为了抢市场份,大家都拼命降价,出厂价从800美元疯狂掉到170美元,每个月下降70美元
那速度快得像火箭升空一样
你说,企业们心里都明白,利润早就“打死了”,但不降价就没有订单
于是,大家都开始拼命控制成本
那些原本坚固的钢材,变得像纸一样薄,链条一拉就生锈
发动机散热不好,冒烟、漏油
有个越南骑手还在论坛上发帖抱怨,说他下雨天骑两次车,车就漏电,喇叭像快要死了一样
这些麻烦一堆堆出现,消费者的信任就像掉进了水里一样
这还不算完,厂商们一个个都“聪明”得很,为了多赚点钱,竟然偷偷收买配件商
让他们在供给化油器或其他配件上捣鬼
有的厂商更狠,直接买通供应链环节,搞得螺栓尺寸全都不一样
导致整批车都不能装配出来
你说,这种“自己人”的刀子
伤了对手,也毒了整个行业的声誉
搞得“中国制造”在越南变成了“劣质货”的代名词
正在他们内斗得不可开交、快要崩溃的时候,日本品牌的本田、雅马哈还在慢慢走自己的路
别人都拼命打价格战,他们却没有卷入这场“血拼”
本田直接在越南建立了完整的生产线,把零件的本地化率做到90%,这样既保证了质量
雅马哈则把重心放在售后服务上,乡镇里铺满了维修点
还打出“十年不用大修”的旗号
这两个策略,真是“稳扎稳打”,不像中国厂商那样拼命拼价格
反倒稳稳当当地把市场守住了
日本人的“慢工出细活”,终于让消费者开始动摇
这些做法,看似“慢”
当越南的消费者被质量麻烦折磨得心烦意乱时,他们开始思考:究竟是省钱重要
很多人逐渐意识到,花点多的钱,买个日本车,至少不用天天跑修理铺
你晓得的,买车不光看价格
还得看后续的维护和用着顺不顺手
2004年,越南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产业,把进口摩托车的关税一下子从30%升到100%
还制定了各种严格的技术检测标准
这个变化,像把那些早已在价格战中伤痕累累的中国车厂
许多企业资金链断裂,倒闭的倒闭,港口堆满了积压的库存
磨叽到最后变成了一堆废铁
到2006年,光是本田
就重新夺回了80%的市场份
再到十年后,到了2016年,燃油摩托车在越南的市场份额已经少得可怜,几乎没有了
这段时间,越南的汽车市场经历了“血雨腥风”,一场由价格战引发的“内讧”
让中国品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迎来新机遇,电动车的春天终于来了
不过,事情总会有转机
当燃油车的“硝烟”散去,电动的春天开始悄悄铺开
越南政府顺应潮流,出台了电动化蓝图,从2025年起,大城市会逐步限制燃油车通行
2027年前还能免税买电动车
这个新政策,像是一扇门
又重新打开了中国企业的“入场券”
是雅迪、绿源这些电动车的“领头羊”
2019年,雅迪在越南北江省投资建厂,不再只是靠“低价”来博市场,而是面对当地多雨、复杂的路况,投入研发
比如,加大电池容量,优化悬挂系统
让车在坑坑洼洼的路面上跑得更顺畅
更厉害的是,雅迪还在学习当年的日本品牌经验,他们把价格定得不比燃油车便宜太多
但在售后服务上下了大功夫
300多家售后网点,24小时随叫随到的维修服务,骑了两年都没出大毛病的用户
心里都觉得“甭提多得劲”了
有个河内的年轻人说,他的雅迪电动车骑了两年,除了日常充电,啥毛病都没遇到,还会定期打电话问车况
这体验比他爸那会骑的中国摩托车舒服得多
市场反应火爆,未来谁能笑到磨叽到最后
这份坚持品质和服务的精神,终于让市场开始认可
2023年,越南燃油摩托车销量下降了将近18%
而电动两轮车逆势上涨了35%
雅迪那年卖出超过10万辆,市场占有率到了25%,紧接着宣布要投资1亿美元
建个年产200万辆的新工厂
你说,这事儿真是“虎虎生威”
不过,别以为就此可以掉以轻心
对手们都在加速转型,本田早就计划在2025年推出自己的电动摩托
雅马哈也在使技术优势加快布局
越南本土的电动车品牌也在快速崛起,市场的“战火”还没熄灭
回头看这二十多年的起起伏伏,其实就是一句话:第一次输了,不是输给别人
而是输给了自己那种只顾眼前利益、忽视品质信誉的短视心态
眼下,咱们这帮新一代中国企业,可能都已经醒悟了,做生意,还是得踏踏实实,把产品做好
那条“重新振作”的路,当然不会平坦,坎坷多得很,但只要他们一直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毕竟,聪明能让你赢一阵子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第二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