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奇瑞不恨比亚迪,奇瑞海外狂赚,国内藏了张固态王牌!

奇瑞的测试车在零下30度的冰天雪地里狂飙1500公里,车门上“全固态电池路测中”的拉花刺得比亚迪眼睛生疼。国内车企忙着举报比亚迪时,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却公开喊话:“我们想追比亚迪,越追越远。 ”

难怪奇瑞不恨比亚迪,奇瑞海外狂赚,国内藏了张固态王牌!-有驾

这句看似认输的发言背后

藏着一场精心布局的技术反杀2026年,奇瑞将把能量密度翻倍的固态电池塞进量产车,充电10分钟跑500公里,成本比锂电池低40%。奇瑞燃油车在海外疯狂收割,每卖一辆车比国内多赚7000元,比亚迪的海外工厂还在和欧盟关税肉搏。

这对“相爱相杀”的中国双子星,正用完全不同的打法重新定义全球汽车规则。

01 不互撕的生存智慧

坐在台下的比亚迪副总裁何志奇立刻接话:“我们在海外还得向奇瑞取经。 ”

这番对话被网友戏称为“商业互吹”,实则揭露了双方的战略默契:比亚迪吃透中国新能源市场,2024年国内每卖4辆新能源车就有1辆是比亚迪;

奇瑞则主攻海外燃油车,俄罗斯街头每3台进口车就有1台挂着奇瑞标,出口毛利率比国内高7-10个百分点。

难怪奇瑞不恨比亚迪,奇瑞海外狂赚,国内藏了张固态王牌!-有驾

02 奇瑞的技术核弹

上汽、长城忙着和比亚迪打价格战时,奇瑞在马来西亚实测风云A9L混动车型,馈电油耗仅2.68L/百公里,电池包泡海水53小时依旧正常放电。

2025年3月,内蒙古牙克石测试场的气温跌破零下30度。

一台伪装成星途星纪元的猎装车在冰面上连续狂奔18小时,仪表盘续航数字定格在1503公里。

工程师剪开电池包一角,露出灰黑色固态电解质,被金属刀片穿刺后温度仅上升7℃。

这组搭载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电池,能量密度冲到600Wh/kg,比特斯拉4680电池高出2.3倍。

奇瑞的激进让行业咋舌,宁德时代计划2027年量产固态电池,比亚迪的实验室数据还停留在450Wh/kg,奇瑞已建好20GWh产线,放话2026年装车上市。

让对手冒冷汗的是成本控制,通过纳米陶瓷涂层工艺,电池度电成本压到350元,比当前液态电池便宜40%。

难怪奇瑞不恨比亚迪,奇瑞海外狂赚,国内藏了张固态王牌!-有驾

03用技术卷死对手

奇瑞亮出固态牌当天,比亚迪深圳总部连夜召开技术会议。

三个月后,比亚迪放出两记重拳,天神之眼智驾系统用户突破100万,并承诺对系统失误导致的损失全额赔偿;第三代超级e平台量产车汉L开售,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400公里。

在挪威,比亚迪把宋PLUS全球版定价压到21.98万克朗,比大众ID.6便宜23%,却塞进双激光雷达和兆瓦闪充。

最狠的是价格绞杀,海鸥智驾版卖6.98万,标配高速NOA和记忆泊车,直接逼得奇瑞把智能驾驶下放到5.99万的小蚂蚁,搭载高通8620芯片强行应战。

难怪奇瑞不恨比亚迪,奇瑞海外狂赚,国内藏了张固态王牌!-有驾

04 错位抢食欧美蛋糕

西班牙巴塞罗那港,贴着BYD标志的集装箱正在装船,每辆车要交28%欧盟关税。

三百公里外的奇瑞EBRO工厂,产线工人给刚下线的S700贴上“欧洲制造”标签。

这座收购自老牌车企的工厂,通过本地化生产让奇瑞规避了关税,单车利润飙到1.2万元。

比亚迪选择硬刚:在泰国建厂辐射东南亚,在印尼基地投产15万辆年产能。

战略差异导致销量分野,2025年上半年奇瑞海外卖出55万辆车,比亚迪海外销量47.2万辆,增速132%远超奇瑞的21.4%。

在智利沙漠测试场,两家中国车企的工程车甚至共用一套充电桩。

难怪奇瑞不恨比亚迪,奇瑞海外狂赚,国内藏了张固态王牌!-有驾

05 从参数到体验的暗涌

北京朝阳区某商场,消费者王先生在比亚迪仰望U8和奇瑞烈风猎装车间犹豫不决。

前者能原地掉头,后者宣传“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最终让他下单烈风的理由是4S店承诺:2026年免费升级固态电池。

用户争夺早已超越参数比拼,奇瑞工程师每月添加12万用户微信,凌晨三点解答充电问题;比亚迪则把4S店改造成“技术沙龙”,展示刀片电池穿刺实验。

场景出现在下沉市场,河南周口农民张伯花5.99万买的小蚂蚁,竟和深圳白领的腾势D9用同款智能泊车系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