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风神半年考:破局更在下半场
在中国汽车市场这个永不疲倦的赛场上,有一个品牌的大旗,近几年飘得并不舒服。它叫东风风神,头上顶着国产自主“嫡长子”的名号,却始终没摸到家族老大的盛世繁华。更尴尬的是,刚刚过去的半年考卷,风神交出的分数不仅没及格,还又抄错了答案。
数据不会说谎。2025年上半年,第三方平台公布,东风风神国内零售销量43806辆,同比去年下滑了18.5%。这一成绩,不仅没有跑赢去年自己,更是被大盘远远甩在了后面。要知道,今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整体销量同比上涨10.8%,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一半,自主品牌的占比也早已七成。指望市场集体“滑铁卢”给自己遮羞的日子,彻底一去不复返了。
听起来很惨淡,可风神销量下跌的背后,真的只是市场不景气吗?其实并不尽然。先说东风风神自身,1-6月的月销量分别是6084、5479、7455、8632、8166和7990辆。每个月爬得慢不怪人,关键是越振作越没精神。主销车型L7经历了新款降价,销量却只换来连续两月均不到4000台的尴尬成绩,还屡收半轴异响与售后困难的投诉。其它的奕炫、皓翰、皓极、E70等,不提也罢。真正靠得住的“黑马”,下半年能不能杀出来,悬念着实不小。
再把镜头拉远一些,东风集团也正焦头烂额。新能源转型如火如荼,央企重压之下,东风集团吹响“三个跃迁、一个向新”(新能源跃迁、智能化跃迁、国际化跃迁,全力打造新格局)的大号角。但喊口号容易,抽刀断水难。新成立的东风奕派科技公司,想靠整合风神、奕派、纳米三大品牌来集中资源,结果还是老话一句:风神是大哥,为公司撑着脸。6月销量:奕派4411台,纳米6175台,风神7990台。若靠“后起之秀”挑大梁,东风集团怕是还得再等几年鼓点。
讲真,如果风神成绩不行,东风的自信就不能再硬气。毕竟集团定下2025年整体销量重回300万辆、挑战320万辆,新能源跨越100万辆,出口50万辆的“三大战役”,自家不争气,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尤其在合资品牌式微,外部压力骤增的背景下,自主板块不能成为软肋。风神肩上的担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
也许有人问,市面车好卖吗?风神营销事业部新帅邓留超年初上任时曾口出豪言:“卖车没那么难,只要坚持实事求是,为客户创造价值,东风不缺产品和资金。”但现实狠狠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只见同行抢跑,风神自顾蹒跚。如今车圈“卷”出了天际线,消费者早已不满足于“能开走”这点温饱线。价格是杀手锏没错,但光靠降价,人心留不住。“车好不好,售后管不管,网点多不多”才是决定买单的关键。而风神偏偏在这里“掉链子”:L7主力车型的小毛病,网点稀缺,用户想做个保养都要摩顶放踵。风神的劣势,恰恰是时代最不能容忍的短板。
当然,风神也并不是没有机会。下半年,全新L8蓄势待发,能否带来转机?产品矩阵虽然平庸,但市场基础却不薄。从理论上讲,作为东风集团嫡长子,既有资源支持,也有品牌认知,别人能腾挪的“马步”,它应该都能迈出来。只是千金难买“应该”,“理所应当”一旦变成了“理所当然”,市场就会用脚投票。卖得好是本分,卖不好才是真的不应该,这刀锋一样的现实,风神必须直面。
写在结尾。有个段子说,国企改革像换发动机,边跑边修最考验耐力。从风神这半年半死不活看,也许下半场还有变数。东风奕派科技合并之后,或许统计口径、品牌协同会奏效,但无论换哪个马甲,风神想在年终考核逆风翻盘,只有一条路:产品和渠道两手都要硬。道理都懂,究竟能不能破局,就看风神下半年怎么交卷了。
所以,风神——考题已经发下,从现在起,别再和自己较劲,让市场看到点真本事吧。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