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降5.3万元,比亚迪掀起新一轮价格战,高盛看跌,中金称已有一定预期

上周五,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宣布对22款车型最高降价5.3万元,比亚迪港股此后持续下行,本周一和周二两日累跌约10%。

最高降5.3万元,比亚迪掀起新一轮价格战,高盛看跌,中金称已有一定预期-有驾

当比亚迪宣布如此大力促销后,市场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促销活动——这是一场可能重新定义行业格局的价格战信号弹。高盛分析师表态看跌。花旗分析师预计,国内其他车企将跟进。中金则认为,本次降价已有一定的预期,且实际力度并没有比亚迪官宣的那么大。

降价风暴席卷22款车型

此次比亚迪的促销涉及王朝网、海洋网共计22款智驾版车型。其中,海豹07DM-i智驾版降幅最为惊人,限时一口价10.28万元,相比指导价直降5.3万元,降幅高达34%。

海洋网10款车型限时"一口价"5.58万元起售,而王朝网12款智驾版车型限时补贴后起售价更是降至6.38万元。这一价格水平已经触及6万元级别,直接冲击传统燃油车的价格底线。

这已是比亚迪不到两个月内已第三次推出促销,也是今年以来第三次的大规模促销,且上周五的促销力度和涉及车型均远超前两次。从3月底的非智驾版入门车型降价,到5月初的智驾版置换补贴,再到此次覆盖面最广、力度最大的限时补贴,比亚迪的降价策略正在加码升级。

市场重压下的战略选择

比亚迪频繁降价背后,是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的严峻挑战。据中国乘用车协会数据,4月中国汽车库存达到350万辆,相当于57个库存日,为2023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Tim Hsiao指出:"虽然部分优惠自4月起就已实施,但此次正式公告释放出终端市场压力巨大的强烈信号。"

这一判断直击要害——在经济下行压力和需求疲软的双重夹击下,即便是市场领头羊也不得不通过价格手段刺激销量。

从销售数据看,比亚迪今年1-4月累计销量约138万辆,仅完成其550万辆年度目标的四分之一。要实现30%的同比增长目标,下半年的销售压力可想而知。

投资者信心遭遇考验

对于比亚迪的大降价,华尔街投资银行态度谨慎。高盛分析师Shubham Ghosh告诉客户“我们在这里卖出了BYD。”

中金公司分析师试图缓解市场担忧,指出"本次促销此前已有一定预期",主要受智驾版3-4月爬坡、终端售价偏高、底线城市吸引力一般等影响。实际上比亚迪在4-5月持续有在终端加大促销,实际降价幅度低于表面展现的数字。

但投资者显然更关注价格战对整个行业盈利能力的长期冲击。

高盛分析师Keita Umetani在研报中写道:

"电动汽车板块继续承压,BYD在宣布对22款车型进行促销折扣后(股价周一)大跌8.6%,投资者担心其盈利能力和毛利率。"

同行跟进 行业洗牌加速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比亚迪此次降价"对当下车市价格战会有一定影响"。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国内降价车型有65款,较去年同期减少56款,价格战本已有所降温。

然而,比亚迪的这一举动可能重新点燃战火。在年销量目标压力下,车企为争夺市场份额势必展开更激烈竞争。正如崔东树所言,今年下半年车市竞争将进一步加强。

当新能源汽车行业从高增长转向存量竞争时,价格战或许不可避免。但对投资者而言,这场由比亚迪引燃的价格战,意味着整个行业的盈利预期和估值逻辑都将面临重新审视。

崔东树预计,下半年车企的竞争不会再是低水平的“内卷”,而是以多元化的方式来提升产品竞争力,抢夺更多市场。

花旗研究分析师在报告中写道:“我们预计同行将效仿比亚迪降价。” 他们表示,重庆长安汽车已宣布其Deepal S07车型降价2.5万元,浙江零跑也对其C16全尺寸跨界SUV和C11中型SUV进行了降价。

中金也指出,部分传统品牌或存在直接竞争压力,会酌情考虑跟进促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