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陪朋友去4S店,也就是车企的那些个金碧辉煌的圣殿里转了一圈,发现一个特诡异的事儿。
银色车,那个曾经跟捷达、桑塔纳绑定在一起,堪称“国民色”的压缩毛巾,现在居然成了稀有品。朋友对着色卡,一脸茫然,说小时候他爹那辆老捷达就是银色,耐脏,经典,怎么现在满展厅都是黑白双煞,销售小哥还一脸“你很懂哦”的表情说,银色得等,属于小众品味,想当天提车?没门。
这事儿一下就把我干沉默了。我开的就是一辆银色破车,开了五年。当初选它,就是图个省心,跟我这种中年人的精神状态一样,突出一个“算了,就这样吧”。但现在,开着这车出门,总感觉自己像是从上个世纪穿越过来的。银色,这个曾经的街车色,怎么就混到要被开除色籍的地G步了?
这背后不是颜色好不好的问题,这是战争,是一场关于汽车行业底层逻辑的闪电战。
先说银色车的好,它的好,是一种非常朴素,非常直男,甚至有点老干部式的好。
第一,它自带金钟罩铁布衫。夏天,我的车扔在公司楼下暴晒,跟同事那辆黑得发亮的SUV一起接受太阳的炙烤。下班的时候,他打开车门,那热浪,感觉能直接把人送走,三体人看了都得一个趔趄。方向盘烫得能煎鸡蛋,他得开着门吹五分钟空调,跟给炼丹炉降温似的。我呢?我这边就非常从容,开门进去,虽然也热,但属于人类可以忍受的范畴。这就叫物理学上的优势,是是是,我知道这点温差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中年人来说,每天少一分焦躁,就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第二,它对小伤小痛极其宽容,堪称车漆界的“道诡异仙”,主打一个让你分不清是真受伤了还是它在跟你开玩笑。我开车技术,怎么说呢,突出一个随缘。小区里的树枝,停车场的石墩子,都在我车上留下了它们的墨宝。但只要不是深仇大恨,那些浅划痕,你离远点看,根本看不出来。我姐那辆白色车就不行,蹭一下,跟白衬衫上滴了墨水一样,扎眼,她每次洗车都得现场表演一次心态爆炸。有次我倒车亲了一下花坛,两厘米的口子,洗车师傅看了一眼,说大哥你这没事,打层蜡就当无事发生。要是换个深色车,坏了菜了,修理厂200块起步,还得担心色差。
对,色差,这就是银色车的第三个,也是最反直觉的坑。它耐小伤,但怕大手术。银色漆里有金属颗粒,这玩意儿就跟中药配方一样,多一点少一点,出来的效果千差万别。去年我车门被追尾,去补漆,修理厂老板愁得直薅头发,说银色最难调,保证不了没色差,建议我去4S店挨宰。最后在圣殿里花了800大洋,补完之后,在某个刁钻的阳光角度下,我还是能看出来那块颜色浅了那么一丢丢。那一刻我悟了,银色车漆的哲学就是:我可以允许你身上有一百道无伤大雅的微瑕,但绝不允许你试图通过手术变得完美。简直是给自己上强度!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实用的颜色,怎么就不受待见了呢?
因为时代变了,车企和用户,都开始不务正业了。
现在的年轻人买车,买的根本不是车,是一个“人设放大器”。他们需要的是一个移动的、能发朋友圈的标签。你开个银色车,标签是啥?“网约车司机?”、“公司行政?”、“一个对生活已经妥协的中年人?”。这谁受得了。有个95后同事直言不该,说开银色车,感觉自己的人生都变成了灰色,他宁愿加钱上“莫兰迪色”,或者等半个月提一辆“水泥灰”,那种感觉,叫“高级感”,叫“质感”。
你看,车企们也开窍了,他们不跟你讲什么耐用不耐用,他们跟你讲玄学。白色不叫白色,叫“珍珠白”、“星河白”,里面加点亮晶晶的玩意儿,身价立马就上去了。灰色不叫灰色,叫“风暴灰”、“哑光灰”,听着就跟能变形一样。在这种命名体系的降维打击下,“金属银”这三个字,听起来就像是上个世纪的古董,土得掉渣。
车圈的这些方丈们,现在玩的都是用户信仰。他们发现,与其费劲巴拉地提升那零点几的油耗,不如多出几个花里胡哨的颜色,让年轻人觉得“我靠,这个颜色好酷,我必须拥有它”。然后营销再跟上,把颜色和某种生活方式、某种态度绑定。你买的不是颜色,是通往“潮人圈”的任意门。
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五年银色车的中年人,对此的感受尤其深刻。这就像我年轻时候觉得可乐最好喝,现在却开始研究各种手冲咖啡的产地和风味。不是可乐不好喝了,是我变了,我开始追求一些虚头巴脑但能让我感觉自己很牛逼的东西了。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车漆颜色上升到哲学高度,我多少是有点毛病。
而且,现在的市场竞争法则,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而是掀桌子。是“我活不好,你们谁也别想活”的黑暗森林。当所有车企都在用新颜色、新配置、新价格疯狂内卷的时候,你还在坚持“银色耐脏”这种老黄历,就跟在电子竞技的赛场上跟人谈尊老爱幼一样,不合时宜。如果说之前别家是把蛋糕做大,那现在的新势力就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餐具都不给你留。在这种环境下,一个颜色够不够“炸”,能不能第一时间抓住眼球,比它十年后看起来会不会旧重要一百倍。
所以银色车的“没落”,根本不是它自己的问题。
是这个时代病了。大家不再关心一件工具是否趁手,而是关心这个工具能不能帮自己“装”。
说到底,银色车漆就像一个不会说段子的老实人,在一个所有人都抢着当网红的时代里,他的靠谱和稳重,反而成了被边缘化的理由。它不性感,不极端,不符合这个“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癫狂车市。
最后给想选银色的朋友一个建议吧。如果你真的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只是想要一个省心的伙伴,那银色依然是最好的选择。但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你买的不是一辆车,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在这个喧嚣世界里保持沉默的权利。
当然,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阴谋论解释。那就是车企发现,银色这种耐旧、耐划的漆,会大大降低用户的“痛苦指数”。用户不痛苦,换车的欲望就不强。只有让你的车轻易显脏、轻易显旧、轻易出现扎眼的划痕,你才会天天琢磨着换辆新车。
你看,这盘大棋,早就下好了。你以为你在选颜色,其实是资本在筛选最容易被PUA的那批人。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