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650万车主验证过的家轿,悄悄装上了保时捷同款涡轮技术,11万起售却能让你每公里只花3毛钱油费

这台650万车主验证过的家轿,悄悄装上了保时捷同款涡轮技术,11万起售却能让你每公里只花3毛钱油费

上周在4S店碰见个开了八年老朗逸的哥们,说新款Pro试驾完后当场就交了定金。我挺好奇,毕竟现在满大街都在喊“油车没未来”,这哥们却说了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开了这么多年,我就想要台不用惦记充电桩、底盘不颠屁股、车机不卡顿的车,其他的,都是添头。”

后来我自己也去试了试这台即将上市的朗逸Pro,发现上汽大众这次玩得挺聪明——表面看是常规升级,实际上几处关键改动都踩在痛点上。

这台650万车主验证过的家轿,悄悄装上了保时捷同款涡轮技术,11万起售却能让你每公里只花3毛钱油费-有驾

先说动力这块,EA211 EVOⅡ这台1.5T发动机藏了点东西。VTG可变截面涡轮听着玄乎,说白了就是让涡轮叶片会“变脸”,低速时角度小来得快,高速时角度大够劲儿。这技术以前只在保时捷911 Turbo上见过,现在下放到家用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起步再也没有那股子“等一等”的肉劲儿,1500转扭矩就全来了。

配合那套350Bar的喷油系统,燃油雾化得跟香水似的,烧得透、浪费少。实测下来市区开也就6个多油,跑高速能压到不到5升。按现在92号油价算,一公里真就3毛钱出头。关键是你不用在家装充电桩,不用出门前掐算续航,这份省心值多少钱,开过的人心里都有数。

这台650万车主验证过的家轿,悄悄装上了保时捷同款涡轮技术,11万起售却能让你每公里只花3毛钱油费-有驾

底盘这事儿得单独说。以前朗逸用的是扭力梁后悬,成本低、空间大,但过减速带那股子颠劲儿确实不太友好。这次Pro版换成四连杆独立悬挂,别小看这个改动——后排坐人的感受能差出一个档次。我特意找了段修补过的破路面试,以前那种“硬邦邦”的弹跳感明显柔和了,后排座椅传来的震动小了至少三分之一。

更妙的是这套悬挂还用了簧筒分离设计,既没占用后备箱空间,过弯时的支撑性又比老款硬朗不少。开着它绕桩,方向盘能明确告诉你轮胎在干什么,这种路感反馈,以前只在高一级别的车上才有。

车机这块算是燃油车里做得比较用心的。8155芯片配腾讯生态,微信消息能语音播报,导航和音乐可以分屏显示。有个小细节我觉得挺实用——快到家时跟车机说一声,家里的空调、热水器就能提前开上,真正把“车”接进了生活圈子。

这台650万车主验证过的家轿,悄悄装上了保时捷同款涡轮技术,11万起售却能让你每公里只花3毛钱油费-有驾

不过最让我意外的还是那套双前脸设计。经典版稳重大气,适合顾家的中年人;星空版那个格栅晚上点亮后确实挺唬人,年轻人估计会喜欢。听说现在星空版的订单占比快过半了,看来年轻化这条路,大众是认真在走。

安全配置也没偷懒,车身92%都是高强度钢,关键部位用了热成型工艺。中保研那个25%偏置碰撞测试,朗逸Pro拿了燃油车里的最好成绩。辅助驾驶该有的功能基本都配齐了,特别是那个智能泊车,连机械车位都能识别,手机遥控进出,这对新手来说算是福音。

这台650万车主验证过的家轿,悄悄装上了保时捷同款涡轮技术,11万起售却能让你每公里只花3毛钱油费-有驾

空间和舒适性属于“不说你不觉得,说了才发现”的类型。车身长了4厘米多,但轴距没变,工程师把省下的空间全用在优化乘坐体验上——前排座椅背薄了一点,后排膝部空间就多出两三厘米;后排地台做成全平,中间坐人的脚总算有地方放了。

后备箱开口宽度超过1米,婴儿车能直接平着塞进去,这些细节看似不起眼,用起来才知道省了多少力气。

这台650万车主验证过的家轿,悄悄装上了保时捷同款涡轮技术,11万起售却能让你每公里只花3毛钱油费-有驾

灯光这块算是这代车的加分项。那条贯穿式尾灯用了130多颗LED,晚上看着确实醒目。前大灯照得也够远,跑夜路不会心慌。比较有意思的是解锁和锁车时的灯光动画,从中间往两边流动,挺有仪式感,虽然不是什么硬功能,但能让每天开车多点小情绪。

算笔账的话,这车的经济性确实挺打动人。一万公里保养一次,小保养五百块,变速箱油还终身免维护。动力总成终身质保也给了,后期养护基本不用操心。一年跑两万公里,油费加保养全算上,平均每公里四毛多,比很多插混车还省。

说到底,朗逸Pro没走极端路线,既没堆一堆用不着的花哨配置,也没为了省成本阉割关键部分。它就是踏踏实实把该做好的地方都做扎实了——动力够用还省油、底盘舒服又稳当、车机好用不添堵、空间实用不鸡肋。

这台650万车主验证过的家轿,悄悄装上了保时捷同款涡轮技术,11万起售却能让你每公里只花3毛钱油费-有驾

这台车大概11万起步,对比那些动辄十几万起的新能源车,加上不用装桩、随时能走的便利性,账怎么算都不亏。650万家庭选择朗逸不是没道理,这种“不惊艳但靠谱”的产品力,或许正是大多数人真正需要的。

至于燃油车有没有未来,我觉得这问题本身就有点偏。技术路线从来不是非黑即白,关键看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朗逸Pro用升级后的机械素质、补齐的智能体验,证明了一件事——只要用心做产品,燃油车依然能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