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发布第398批公告,换电卡车成焦点,四大看点解析

最近,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最新一批准备上市的新车名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

这份公告就像是汽车界的“准生证”,只有上了这个名单,新车才能合法地生产和销售。

在这次公布的第398批名单里,一个关于换电卡车的数据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讨论。

工信部发布第398批公告,换电卡车成焦点,四大看点解析-有驾

从表面上看,这次新申报的换电卡车数量一下子少了很多,跟上个月和去年同期相比,都下降了超过三分之一。

这个数字让一些人开始担心,是不是换电这种模式遇到困难了,不好搞了?

但如果我们不只看这一个数字,而是把整个名单里的信息都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事情远比想象的要复杂和有趣,甚至可以说,这次的“退步”可能预示着一种新的进步方向。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最显眼的变化,就是新车型数量的减少。

这次总共只有22款换电卡车出现在公告里,而上一次和去年这个时候,这个数字都是34款,不多不少,正好减少了35.3%。

对于一个正在发展的行业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降幅。

工信部发布第398批公告,换电卡车成焦点,四大看点解析-有驾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其实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好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个原因,跟整个新能源卡车市场的格局变化有关系。

在电动卡车这个大家庭里,主要有两种补充能源的方式,一种是大家熟悉的充电,另一种就是换电。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换电重卡因为补能速度快,曾经非常受市场欢迎,在整个电动重卡里的占比一度很高。

但根据最新的市场情况来看,从去年到今年,换电重卡所占的份额其实是在慢慢减少的,从最高的接近百分之三十七,降到了现在的百分之三十一左右。

这说明,充电模式的重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

工信部发布第398批公告,换电卡车成焦点,四大看点解析-有驾

汽车制造企业都是非常聪明的,他们会时刻关注市场的风向标,既然充电卡车的市场需求在增长,他们自然会把更多的研发精力和生产资源投入到充电车型上,这也就导致了申报的换电新车型数量有所减少。

第二个原因,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成本。

换电模式听起来很方便,几分钟换块电池就走,跟加油一样快,但实现这个方便的背后,是高昂的建设成本。

建一个换电站,需要场地、昂贵的自动化设备、先进的技术支持和持续的运营维护,这些投入加起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动辄就是几百万甚至更多。

这些巨大的前期投入,最终都要分摊到每一次的换电服务中去,也就是说,会加到卡车司机的运营成本里。

对于每天都在路上奔波,精打细算着每一分开销的卡车司机和物流公司来说,每公里多出来的成本都是需要仔细衡量的。

相比之下,充电桩的建设成本要低得多,所以充电模式在成本上更有优势,这也影响了换电模式的推广速度。

工信部发布第398批公告,换电卡车成焦点,四大看点解析-有驾

第三个原因,可以理解为市场进入了一个“稳定期”。

在过去几轮的新车公告里,像三一、解放、东风这些国内顶尖的商用车企业,其实已经推出了相当丰富和成熟的换电卡车产品线,覆盖了从牵引车到自卸车等多种主流应用场景。

可以说,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已经基本够用了,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车企们就没有必要再像以前那样,拼命地推出大量全新的车型。

他们可能会把工作重心从“推新品”转移到“卖好现有的产品”和“做好售后服务”上。

所以,这次新车型数量的减少,更像是一次行业性的战略调整,是市场从快速扩张期向平稳发展期过渡的一个正常现象,而不是说换电模式本身出了问题。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这次公告里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上榜的车型结构。

工信部发布第398批公告,换电卡车成焦点,四大看点解析-有驾

在全部22款换电卡车里,竟然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大型的重型卡车,有14款;另一种是小型的轻型卡车,有8款。

而我们平时也经常见到的中型卡车,这次一款都没有。

这种“两头大,中间空”的格局,恰恰揭示了换电技术目前最清晰的应用方向。

换电重卡虽然数量上还是主力,占了总数的六成多,但它的占比其实是在下降的。

而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换电轻卡的异军突起。

这次换电轻卡上榜的数量和占比都创下了历史新高,占到了总数的36.4%。

工信部发布第398批公告,换电卡车成焦点,四大看点解析-有驾

要知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比例都很少能超过百分之三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呢?

这背后其实是市场在用自己的选择告诉我们,换电技术最适合用在什么地方。

对于重卡来说,虽然在一些港口、矿山等固定线路的短途运输场景,换电模式优势明显,但在更广阔的长途干线运输领域,换电站网络覆盖不足和成本较高的问题依然存在。

而对于轻卡来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我们想想城市里的各种送货车,比如快递、生鲜配送、小型搬家公司的车辆,它们的工作特点是行驶路线相对固定,基本都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活动,每天的行驶里程也比较可控,晚上又能回到固定的场站。

对它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白天宝贵的运营时间不能浪费在长达数小时的充电上。

工信部发布第398批公告,换电卡车成焦点,四大看点解析-有驾

而换电模式,几分钟就能让车辆“满血复活”,完美解决了它们的续航焦虑和效率问题。

一个换电站就可以服务一个区域内的几十甚至上百台轻卡,效率极高。

因此,当换电技术在某些领域遇到瓶颈时,它却在城市物流这个细分市场找到了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舞台,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从这些新车的具体用途来看,也能印证这一点。

在这次的名单中,换电牵引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拖头”,依然是数量最多的,有5款,这说明在港口、钢厂这类封闭场景的短倒运输中,它的需求依然强劲。

而紧随其后的,就是载货汽车和厢式货车,它们各自都有4款新车上榜。

这两种车,正是城市物流配送的绝对主力。

工信部发布第398批公告,换电卡车成焦点,四大看点解析-有驾

它们的增多,再次说明换电技术正在加速向城市配送领域渗透。

此外,像混凝土搅拌车、环卫车等专用车辆也都有新品出现,这表明换电技术的应用范围正在变得越来越广,深入到城市建设和服务的方方面面。

最后,我们来看看是哪些企业在推动这场变革。

这次的榜单上,三一汽车和江淮汽车并列第一,各自都申报了3款新车型。

一家是工程机械领域的巨头,另一家是传统的商用车劲旅,它们的齐头并进,说明不同背景的行业领导者都对换电路线抱有信心。

而在它们身后,安徽华菱、福田戴姆勒、陕汽、东风、一汽解放等五家知名企业也都拿出了2款新品,形成了强大的第二梯队。

这种众多实力雄厚的企业共同参与、充分竞争的局面,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正是因为有了它们的不断投入和创新,中国的换电卡车技术和产品才能不断进步,在全球范围内保持领先。

这不仅仅是企业之间的较量,更是我们国家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强大产业链实力的一次集中体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