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把车停稳在景区停车场,后座的客户已经借着双侧滑门的便利下了车。阳光斜斜落在双色车身上,倒让这台刚试驾的德系 MPV 多了几分商务场合少见的松弛感。想起出发前朋友还在念叨,50 万预算想找台纯燃油 MPV 有多难 —— 毕竟数据摆在那里,2024 年燃油 MPV 市场份额已跌破 15%,打开购车软件,满眼都是埃安、问界、极氪这些新能源车型。
转动钥匙时,2.0T 发动机的启动声比预期更轻柔。高速上超车时,7 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的换挡几乎让人察觉不到,客户在后排打盹没被惊扰,这倒是比上次开电动 MPV 时,电机高频噪音引得后排频频看表要体面得多。傍晚赶往下一个城市,导航显示剩余路程 300 公里,服务区加油枪一插的功夫,刚买的咖啡还没凉透,仪表盘已显示续航充足,这种踏实感,是充电桩前排队时体会不到的。
暮色渐浓时,贯穿式光带在车流中亮起,引得旁边车道司机多看了两眼。停在酒店门口卸行李,尾部纯平设计的优势突然显现 —— 三个 28 寸行李箱并排塞进后备箱,分层隔板把充电线、雨伞这些零碎物件归置得整整齐齐。客户笑着说这空间规划比他办公室抽屉还利落,我才注意到第二排扶手里藏着的小桌板,展开时刚好能放下笔记本,路上临时需要签的文件就是在这上面处理的,收起来又完全不占地方。
第二天清晨取车,发现前窗结了层薄霜。想起车窗上那个透气窗,旋开旋钮让冷空气慢慢流通,等办完退房手续,玻璃上的霜花已悄悄褪去。坐进驾驶座,不对称的中控台让视野格外开阔,副驾同事正对着分层设计的储物格感叹,连她的保温杯、口红、记事本都找到了专属位置。
返程时路过加油站,看到一台电动 MPV 正在排队,突然明白为什么有人执着于燃油车。就像这次连续三天跨城商务接待,不用计算续航,不用刻意寻找充电桩,这种随用随走的从容,或许正是迈特威这类车型的生存空间。听说它这次可能以平行进口方式入华,价格或许比 2018 年离场时略高,但想想如今连别克 GL8 都在主推插混版本,能在新能源浪潮里守住燃油车便利性的选择,确实不多了。
开进公司停车场时,保安探头问这是不是新款迈特威。原来不少人早就惦记着它回归,毕竟在德国机场、酒店常见的车型,终于能让国内用户重新体验到 —— 那种不依赖充电桩,却能把商务与生活需求统统装下的底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