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比亚迪最近的操作,越来越有种“不装了,我摊牌了”的味儿。
这次汉的这个什么智驾领航加推版,你看那个新闻稿,写得那叫一个温良恭俭让,“聚焦用户日常场景”、“对市场需求的深度洞察”,一派岁月静好的样子。
坏了菜了,你信吗?
我反正是不信。这哪是升级,这分明就是一场披着“用户关怀”外衣的闪电战,目标不是让你用得爽,是让友商睡不着。如果说之前小米入场是把年轻人的第一块蛋糕端走了,那比亚迪这次就是把做蛋糕的师傅连带整个后厨都打包送去了西伯利亚挖土豆,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核心就一个点,DM-i那个纯电续航,从125公里,一蹦子给你干到了245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哦,续航翻倍了,666。
不,你格局小了。
这个操作的恶毒之处,在于它直接把插混车型的“爹味儿”给戒了。以前的插混,本质上还是个需要依赖加油站的燃油车,那个百来公里的纯电续航,就是个压缩毛巾,看着有,用起来束手束脚,稍微跑远点就得启动那个发动机,心里总惦记着充电桩在哪。
我作为一个被996反复捶打的中年人,每天通勤来回也就40公里,以前的125公里,理论上一周两充,实际上呢?你总有那么一两天要加个班,或者下班顺路去趟超市,再或者周末带孩子去个郊区,一来二去,续航焦虑就上来了,那感觉就像手机电量永远在49%,看着还行,心里发慌。
现在,245公里。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城市打工人来说,这台车在工作日,就是一台纯纯的电车。你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周抛型”充电设备,周一充满,开到周五,甚至周六还能出去浪一下,周日晚上再慢悠悠地插上充电枪。在这一个星期里,加油站是路过的风景,发动机是沉默的艺术品。
这招狠不狠?
这就相当于一个修仙的,本来大家都在比谁的法宝更炫,谁的飞剑更快,结果比亚迪这哥们直接掏出一颗大还丹,说我能一个礼拜不吃饭,就问你怕不怕?你那些花里胡哨的智能座舱、酷炫的灯语,在“一周不充电”这个简单粗暴的现实面前,瞬间就显得有点不务正业了。
这就直接捅到了很多新势力的肺管子。人家还在卷冰箱彩电大沙发,卷800V快充,卷激光雷达,结果比亚迪一扭头,把人家赖以生存的“纯电优越感”给釜底抽薪了。人家还在跟你讲未来,讲智能,讲生态,比亚迪说,是是是,你说的都对,但我能让用户一个礼拜不用进充电站,也能一个礼拜不用进加油站。
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最骚的是,它还把油耗干到了3.49L/百公里。这个数字就像一个巴掌,左右开弓地扇。它先一巴掌扇在燃油车的脸上,说:“你看看你,还好意思叫自己省油?”然后反手又一巴掌扇在某些增程车的脸上,说:“你看看你,还好意思说自己馈电也牛逼?”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精髓: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我用一个几乎是纯电的体验,叠加一个比你燃油车还低的油耗,再给你一个没有里程焦虑的远方。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态?不存在的。
然后我们再看那些“小升级”,比如那个怀挡。
取消了传统档杆,中控那块风水宝地就多了一堆储物空间。这事儿吧,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对于我这种车里常年放着保温杯、咖啡、孩子的零食、一包抽了半天还剩一半的纸巾的人来说,这简直是福音。说起来我之前那台车,那个钢琴烤漆,简直是指纹收集器中的战斗机,新车三天就盘出了包浆,看着都糟心。这次汉取消了这玩意儿,我觉得产品经理可能是真的自己开过车,而不是天天坐后排。
还有那个车载冰箱和防晕车系统。
车载冰箱这东西,听起来是给露营爱好者准备的。错!这明明是中年男人的“任意门”。夏天接孩子放学,从里面拿一瓶冰可乐;自己加完班,在车里坐一会儿,喝一瓶冰镇苏打水。那一瞬间的快乐,比你跟我聊什么零百加速重要一万倍。而那个所谓的智能防晕车系统,我觉得可以改个名,叫“防后排老丈人念经系统”。只要能让后排的领导和家人坐得舒服点,别念叨你开车技术不行,这比什么高阶智驾都有用。
真的,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同理,决定你家庭地位的,往往不是你开什么车,而是你老婆孩子坐你的车晕不晕。比亚迪现在是开窍了,悟了,它开始搞这些“玄学”配置了。
写到这里,我感觉比亚迪的思路有点像起点爽文主角了,就是那种扮猪吃老虎的。表面上跟你讲技术,讲参数,实际上它在研究人心。它知道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标,特斯拉的用户买的是一种信仰,是一种“我用苹果我牛逼”的延伸。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大多数人呢?大多数人没那么多信仰,就是想安安稳稳过日子。
所以,当小米SU7、智己L6这些“雷电法王”们带着一身神装下场,准备大杀四方的时候,比亚迪掏出的不是更亮的法宝,而是一本《种田经》。它不跟你拼上限,它跟你拼下限。它用245公里的纯电续航,把用车成本和便利性这个基本盘,给你焊得死死的。
这就叫降维打击。
同行看了也得傻,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你一身的屠龙技,结果发现对手在跟你玩斗地主,而且上来就甩王炸。就问你,还怎么打?脸都给你按在地上摩擦了!
所以,别看汉这次的升级清单写得云淡风轻,每个字缝里都透着两个字:“杀疯”。它不是在升级产品,它是在重塑市场规则。它在告诉所有人,插混的终极形态,不是燃油车的补充,而是纯电车的完美替代品,是一个让你彻底忘记里程焦虑、充电焦虑和油价焦虑的终极解决方案。
最终,你会发现,在新能源这个修罗场里,最牛逼的技术不是跑得多快,飞得多高,而是能让最多的人,用最没脑子的方式,过上最省心的日子。
能做到这一点,就是能做到。其他的,都是花里胡哨。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