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车圈再现!轩逸销量何用?

日产危机显现

最近有内部文件曝光,日产居然要求欧洲的供应商延迟三个月付款。这家以前以“精益管理”著称的日系大厂,现在也走到了“车圈恒大”的地步。每天亏掉1.1个亿,裁员两万人,债务评级直接被降成“垃圾级”,这一系列问题已经暴露了日产的严重危机。虽然曾经的“家轿之王”轩逸还在努力挣扎,但整个日产帝国的根基,已经明显开始动摇了。

恒大车圈再现!轩逸销量何用?-有驾

拖欠货款:现金流危机

拖欠货款:从盈利时的违规扣款,到亏损后的“饮鸩止渴”

日产和供应商之间的资金问题,其实早就埋下了隐患。2024年3月,日产就被曝出非法克扣36家供应商总共30亿日元(约1.4亿人民币)的货款,当时整个财年还是盈利的;结果不到一年,情况就急转直下,日产现在居然开始跟供应商“讨价还价”了——原本6月份该付的钱,拖到了8月、9月才给,还给了两个选择:要么接受延期付款产生的利息,要么让汇丰银行来帮忙垫付。这已经是日产今年第二次要求延迟付款了。

表面上看,这两个选项好像是给供应商“留了条活路”,但其实背后暴露的是日产现金流已经快见底了:不是你要多掏点利息,就是得找第三方来中间转一下账,而日产自己根本拿不出钱来。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跟当年恒大那边的情况简直一模一样,都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把压力转嫁给供应商。

恒大车圈再现!轩逸销量何用?-有驾

战略收缩与自救行动

巨亏和自救:裁员两万背后的“战略收缩”

日产的财务状况越来越糟了。2025年4到6月,它预计会亏损2000亿日元(大约99.3亿人民币),也就是说每天都要亏掉1.1亿日元。为了节省248.5亿的成本,新上任的CEO伊万·埃斯皮诺萨下了狠手——全球裁员两万人,占员工总数的15%;关闭7家工厂,还取消了一个电池工厂的建设计划。

这波激进的收缩,意味着日产过去五年“盈利神话”彻底破灭了。从2024年还在偷偷扣员工工资还能赚钱,到现在债务被三大评级机构评为“垃圾级”,一年之内情况急转直下。更麻烦的是,日产手里虽然还有1093亿人民币的现金和等价物,但接下来要还的债务就有348亿,资金链已经绷得很紧了。

恒大车圈再现!轩逸销量何用?-有驾

轩逸困局:销量冠军撑不起整个日产

“轩逸困局:销量冠军撑不起整个日产”

以前,轩逸靠着高性价比,一直稳坐紧凑型轿车市场的头把交椅,和奇骏一起,撑起了日产在中国市场156万辆的辉煌成绩。可现在呢?在新能源车大举进攻的浪潮下,轩逸这员老将也开始掉队了。

面对像秦PLUS这样的国产混动车型,轩逸的竞争力明显不足。再加上之前三缸机战略的失误,让日产在中国的销量一路下滑,现在只剩下69万辆。虽然轩逸还是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整体来看,日产已经陷入了结构性的困境。

燃油车的利润空间被新能源车一点点压缩,而日产在电动化方面的推进却慢了一拍。尽管他们推出了首款战略电动车N7,45天就卖出了上万辆,但跟国产新能源品牌那种“按秒计算”的订单速度相比,日产的转型还是显得有点慢。所以说,光靠一个轩逸,真的很难撑起整个日产的未来了。

恒大车圈再现!轩逸销量何用?-有驾

日产困境显现

车圈里的大佬以前就说过,日系三大车企可能会遇到类似恒大那样的问题。现在这话在日产身上真的开始显现了。以前靠几款热销车型撑着整个体系,但现在连现金流都开始紧张了,这种压力慢慢传到了上下游的供应商那边。就算轩逸还卖得不错,也很难挡住“车圈恒大”这个阴影继续扩散。那日产那个舒服的“大沙发”还能撑多久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