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M9震撼登场!商务旗舰显尊贵,5代超混动力,22.98万起售
比亚迪M9上市了。几乎没有太多声量。很奇怪。对吧?
一款对海外出口极为重要的车型。一款承载着公务舱设计理念的MPV。竟然悄无声息地登场。没有发布会。没有预热。甚至连社交媒体的话题都寥寥无几。可它的存在,却像一颗被埋下的种子——安静。但可能在未来掀起波澜。
22.98万元起。顶配24.98万元。终端还有2000元优惠。实际起售价是22.78万元。这个价格。对于一款中大型MPV来说。几乎可以用“震撼”来形容。尤其是当你知道它搭载的是第五代DM插电混动系统的时候。
1.5T发动机。加上电机。综合续航高达1060km。纯电续航也有100km。这意味什么?意味着日常通勤完全可以零油耗。周末远行也不用焦虑补能。高速服务区一杯咖啡的时间。电量就补回来了。
但真正让人在意的。不是参数。而是定位。
M9。名字听起来像SUV。但它不是。它是比亚迪夏的孪生车型。标准的MPV架构。5145mm的车长。1970mm的车宽。1805mm的高度。轴距3045mm。空间表现。几乎是同级里的佼佼者。
可它偏偏只提供5座布局。没有4座。没有航空座椅的奢华堆砌。甚至刻意避开了“老板座”的标签。为什么?
因为它瞄准的。不是传统高端MPV市场。
它的目标。是公务出行。是海外租赁市场。是那些需要大空间、低能耗、高可靠性的商用场景。你想想。东南亚的商务接待车队。中东的网约车平台。欧洲的短途客运线路。M9的性价比。在这里才是真正的杀手锏。
外观上。它走的是成熟路线。点阵式前格栅。贯穿式尾灯。电动侧滑门。一切都是你熟悉的商务车语言。没有浮夸。没有过度设计。稳重。得体。甚至有点“低调过头”。
但坐进车内。你会发现另一番天地。
15.6英寸中控大屏。12.3英寸全液晶仪表。双大屏设计。熟悉吧?和比亚迪夏一模一样。但细节更考究。皮质座椅带加热通风。50W无线充电。四区语音识别。氛围灯。品牌音响。该有的。全都有。
可入门版。没有“天神之眼”。没有高阶智驾。只有定速巡航。
所以问题来了——这到底是妥协?还是策略?
当然是策略。
比亚迪很清楚。在海外市场。尤其是在新兴经济体。消费者不需要L3级自动驾驶。他们要的是耐用。是省油。是空间大。是维修便宜。M9的配置取舍。精准得像一把手术刀。
底盘呢?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带悬架软硬调节。四种驾驶模式。舒适?运动?经济?个性?随你切换。
可你会问。麦弗逊前悬?不是应该全系独立吗?
是。但它调得足够好。滤震细腻。过弯稳定。牺牲一点结构高级感。换来的是成本控制。而这。恰恰是M9能卖22万的关键。
你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吗?
不是它的价格。不是它的续航。而是它的“隐形”。
比亚迪没有大肆宣传。因为它知道。这款车型的战场不在社交媒体。而在港口。在物流中心。在跨国经销商的订单表上。
它不靠流量吃饭。它靠实打实的订单活着。
所以。当我们在讨论新势力的发布会有多炫。激光雷达有多少颗的时候。比亚迪。已经默默把一款能走出国门的MPV。送上了生产线。
它不声不响。但它来了。
而且。它可能比你想象的更难缠。
1060km续航。22.78万起。5座大空间。第五代DM技术。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车企对全球市场的野心。
不是所有战斗。都需要呐喊。
有些胜利。发生在寂静之中。
M9。就是这样的存在。
它不高调。但它实用。
它不奢华。但它可靠。
它不抢眼。但它可能。会悄悄占领你从未注意过的市场角落。
下一个爆款。也许不是来自发布会的聚光灯下。
而是从一辆不起眼的MPV开始。
你看到了吗?
或者。它根本不在乎你有没有看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