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高速充电排到49号,电车的“自由”真那么远?
这国庆第一天,朋友圈刷到一个视频,心里咯噔一下。一位女车主在高速服务区拍的,充电桩前乌泱泱全是车,她排到了49号。啥概念?前面还有48辆车等着,充电得等仨钟头,充完也只能到80%。她坐在车里,一脸无奈,镜头扫过,旁边一堆人也在刷手机、踱步、抽烟,像在等急诊叫号。这哪是度假?简直是渡劫。
电车跑高速,省油不省钱,省的是油钱,花的是时间成本。充一小时电,等三小时排队,这账怎么算?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的数据摆在这儿:今年国庆,全国三分之一的充电桩都超负荷运转。系统想升级,可现实是,再多的后台优化,也架不住瞬时流量炸了。就像春运抢票,服务器再强,也扛不住亿万人同时点“确认”。
你别说,油车车主这时候就乐了。刷到这新闻,立马跳出来说:“看吧,当初说电车多香,现在排号排到怀疑人生。”话难听,但还真戳中了痛点。电车的优势在城市通勤,安静、省钱、保养简单。可一上高速,续航打折、充电慢、桩少,全暴露了。尤其是节假日,全家出游,老人孩子都在车上,你让他们在服务区干等三小时?上厕所、吃饭、走动都受限,这哪是享受,简直是煎熬。
更别提有些充电桩还“带病上岗”。坏的、被油车占位的、功率低得像蜗牛爬的,比比皆是。有车主吐槽,好不容易排到,插上充了十分钟,发现根本没进电,回头一看,桩坏了。这心情,比堵车还崩溃。电车的“里程焦虑”不是虚的,是实打实的生理和心理双重折磨。
可话说回来,电车真就一无是处?也不是。日常上下班,一年油费省下的钱,够交好几年电费。环保、安静、提速快,这些优点不能抹杀。问题出在基建跟不上需求。充电桩的布局,就像十年前的4G网络,热点区域密集,偏远地带稀疏。节假日一到,热门线路的充电站就成了“咽喉要道”,一卡壳,全线瘫痪。
那咋办?光靠骂解决不了问题。车主得有预判,避开高峰时段充电,提前规划路线,查好沿途桩况。车企和电网也得加把劲,别只盯着卖车,配套服务得跟上。比如,能不能在高峰时段启用临时移动充电车?或者搞点“充电+休息区”一体化设计,让人等得不那么焦躁?
电车和油车,说到底不是对立关系。就像手机,智能机再方便,也有人留着老人机当备用。出行方式也一样,各有各的场景。电车适合精打细算的日常,油车适合说走就走的远行。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把电车当全能选手用,结果一到关键时刻掉链子。
鱼和熊掌,真不能兼得。想省钱,就得接受花时间;想省时间,那就多花点油钱。这账,得自己算明白。别一边充着电骂桩少,一边又嫌弃油车费钱。现实哪有那么完美的事?
充电桩排长队,照见的是新能源转型路上的真实阵痛。进步有目共睹,短板也明摆着。指望一夜解决,不现实。但只要方向对,一步步来,总比原地踏步强。只是下次国庆,别再让车主在服务区排到怀疑人生了。
——电车跑高速,省的是油钱,耗的是耐心。
内容来源:红星新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