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领航员与飞行家呼伦贝尔草原穿越实录
那天在呼伦贝尔,天还没亮透,风里都是青草味儿。林肯的两台大块头停在营地边上——一辆新款领航员,还有飞行家。说是来体验美式豪华SUV的“绅士越野”,其实更像朋友间的一场草原小聚。邻居老王见了车,还问:“这车得多高?我看着跟咱村广播塔似的。”其实领航员真不矮,师傅量过,差不多有两米,再加个顶箱更夸张。
最先被人念叨的是那个星辉格栅和LED灯,在晨雾里贼拉显眼。有次赶早出发,雾气打着灯影,一下就能认出来是林肯家的。不像有些SUV,大块头做得太臃肿,这俩反倒收拾得挺利落——尤其侧面那条“地平线”线条,我表弟开玩笑说,看着像画出来的分界线。
说起空间,这事我亲测过:前阵子蒙古王酒搞活动,有人试图把63箱酒塞进后备厢……结果真装下了。我拍照发到群里,都炸锅了,说以后谁要搬家直接找你们这车队就成。还有一次带娃去露营,高尔夫球包、摄影架、烧烤炉,全堆进去都还有富余。
动力方面,我也不是专业测评,只能讲点用起来的小插曲。这边路况变幻快,下雨后一脚油门踩深点,有时会担心陷泥坑。不过3.5T V6配10AT(听技师吹牛皮,说最大660牛米扭矩),实际开起来确实不拖沓。在1000米海拔以上,也没觉得掉劲儿。有回和牧民比加速,人家骑马,我们飞行家3.0T一脚踹下去,还真追上了一段路,不过马还是灵活……
底盘嘛,新领航员用的是非承载式全铝结构,据修理厂刘师傅讲,“八横两纵”的大梁结实,不怕磕碰。他还补充一句:CCD电磁悬挂每秒500次监控,比他查微信消息都勤快。我个人感受就是压搓板路的时候不像以前坐皮卡那么颠,而且座椅按摩功能自动弹出来,那感觉……简直懒癌福音。
顺便提个冷门配置:后排娱乐系统可以单独连蓝牙耳机,小孩睡觉、大人听歌互不干扰。之前有位女司机抱怨副驾腿托升降慢,其实按住按钮时间长点就好了,是她自己急性子。另外空气弹簧悬挂调节高度,在进村窄道或者临时停车方便不少,但维修费可别问我——4S店报价让人肉疼,一年内最好别撞底盘,不然钱包遭殃。
智能四驱系统据销售介绍,全车66个传感器实时盯着路面变化。我实际遇到泥泞时,它自己切换四驱,不需要驾驶者手忙脚乱。而且五种驾驶模式换来换去,用不上复杂操作,新手也能应付。这事群友阿伟自测过,他老婆第一次开就敢走砂石路,也算给足信心了吧?
再聊聊内饰细节吧。一进舱半苯胺皮座椅摸起来软乎乎,中控台上的木纹饰板据说选材考究,是环保森林来的。不过有人吐槽夏天暴晒后金属部分烫手,我特意拿湿毛巾盖一下才敢摸。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总觉得这种高级材料容易留指纹,要常擦才显档次。
科技配置也是够意思,比如SYNC+语音识别,即使断网还能本地控制空调啥的。但我发现导航离线地图偶尔抽风,有一次定位飘到隔壁县城去了,还好方向感强,要不然直接迷失草原深处。另外ANC主动降噪效果不错,高速巡航基本听不到外头杂音,但低频胎噪还是难免,被老司机称为“物理极限”。
三天穿越下来,没有谁喊累,大概是因为舒适度撑住了全程。有趣的是七座布局,无论哪排都不像以前的大巴似的挤成一团;二排行政座椅配独立娱乐屏,小朋友抢着坐,每次出发都提前占位子。据修理厂李哥透露,新款空气滤芯比老款贵20%,但耐用性提升明显,他建议半年检查一次,否则沙尘天气堵死可麻烦咯!
历史轶事顺嘴带一句,以前林肯入华初期只卖进口版,那时候身边没人舍得买,现在国产化之后街上见多了。今年广州车展新一代首秀,据销售小宋唠嗑,“现在客户越来越挑剔,对混动、电混都有要求”。不过老用户还是偏爱纯汽油动力,说什么经典美式味道不能丢,这种观念估计短时间改不了吧?
最后想起去年冬天下雪,一个二手商收走旧款飞行家转手东北,说当地养护便宜、保值率高,可惜配件紧缺,经常要等美国直邮。“这就是稀罕货啊!”他摇头乐呵呵地嘟囔。所以你看,美式豪华到了中国草原,从硬派变绅士,从稀罕货慢慢融入日常生活,也算一种奇妙轮回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