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down
我最近一直在琢磨智己LS9这车。你知道吗,这车刚刚推出,价格就在34万6到37万6这个区间,然而它的定位居然是全尺寸豪华智能SUV,价格却没有抬得很高。这点让我挺惊讶的。一般来说,豪华SUV差不多都要往40万往上递,动不动就六七十万的标价,怎么这个盘算出来的,倒是给我一种打破常规的感觉。
咱们在业内都知道,豪华不一定代表高价,反而很多时候是体验的差别。你看它的外形,硬朗得很,前脸封闭式设计,带点铁血风,L形大灯像个笑脸包裹着整张脸。车身线条走得很干净,车窗黑色包裹,门把手隐藏,这样的设计让我想起那种悬浮式车身,视觉上非常整洁。尾灯是贯穿式,但没有完全平直,最起码不像某些死板的设计。你知道,我曾经翻了下照片,感觉这车像是给年轻家庭或者追求硬派风格人群准备的。
里面的东西也没让人失望。中控那块27英寸大屏,高清,反应灵敏,我有个朋友是个软件开发者,他说高通8295芯片,搭上了IM AIOS系统,反应速度快得让人惊讶。你想想,前后排都能唤醒家里的智能管家,还支持连续语音指令,觉得挺方便的。我注意到没有激光雷达标志,这是个什么信号呢?是不是代表一些高阶自动驾驶,未来可能会推迟解锁?这让我想起一件事,去年我听到销售跟我说,有些高端配置,硬件早就在车里埋伏着,就等着用户掏钱升级,算是一种提前铺路、看准用户的心思的 商业套路。
说到自动驾驶,智己LS9配备了520线激光雷达,28个传感器,能看到300米远。基本的L2辅助,那也还算靠谱,但城市和高速的领航功能——如果不付费,咱们就只能当个普通SUV用。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其实厂商这样设置,不就是提前装硬件,然后贴个升值券在后面,用户想用只好加钱。这点让我觉得有点精明过头。我个人猜测(这段先按下不表),他们是不是在试探,用户愿意为哪些高阶功能买单?毕竟,你也知道,市场上像理想L8或者问界M8,基本都把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全都捆绑了。要不然,怎么说呢?智能体验变成了升级付费内容,很像手机APP的订阅制模式。
空间方面,智己真是心思挺多的。车长超过五米二,就算是那种家用豪华SUV。轴距直接到了三米一六,七座布局,第二排还能调节、按摩、通风——全套,对带娃或露营家庭来说,这配置真是满分。你试过那些三排座椅,拆掉一两个座位后,后备箱容量能到一千零三十升,比普通SUV大了不少。刚才我翻了下相册,有一张照片,是个家长带着孩子在车里吃零食,小孩笑得特别灿烂,车内空间和设计也想得很贴心。
动力方面,采用增程式,1.5T发动机带两个电机,起步加速4.9秒——你别说,这速度在增程SUV里还算可以接受的了。电池有两种规格,52度电续航255公里,66度电能达到318公里,合计续航最高能跑到1508公里。这个数字让我一开始觉得挺牛的,比我小时候坐的油车油耗还低(粗心心算,没算到实际上下坡和空调的影响,以上都是估摸的)。底盘有前双叉臂和后多连杆,空气悬挂还可以调节硬软,开起来特别舒服,给我印象很深——特别是在市区跑弯,方向精准得让我有点意外。
你知道,最近我还试着算了个百公里成本——哎呀,也就几块钱,主要靠电。虽然新能源便宜,但保值率?我估算,可能还在50%左右吧。这不意味着买的时候便宜,后续维修成本,折旧还要考虑进去,有点好看但不便宜的感觉。
我还记得一个细节,修理工跟我说:这车用料和做工都不错,就是个别细节设计有点繁琐。我当时笑了,你们油车师傅也是这样说!但工艺设计里有一些地方,设计的确偏复杂。也许是为了未来升级留余地?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座椅用料很用心,尤其第二排,带按摩功能,做工还算细腻。
我更在意的是,为什么这车能把豪华和实用结合得这么好?比那些贵得离谱的豪华SUV少了点虚饰,但在细节上做出了差异。不知道你们怎么看?这车的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厂家一边暗示未来会开放,一边又让用户理财似的付钱升级,觉得既会做生意,又有点狡猾。我常想,这背后是不是也折射出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豪华?是配置高、价格高,还是用料扎实、细节到位?这才是最折磨人的事情。
哎,不说了,最近的市场此起彼伏,到底下一步会怎么走?我倒挺好奇:如果用户对硬件提前准备,软件靠后升级的策略,会不会变成一种行业新常态?这样做到底是未来的趋势还是短期的噱头?这问题留给你们自己想想。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