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BJ60:本想竞争坦克300,却没想到“活下去”都难,月销517台
话说这年头,买车的人越来越精明了,谁都不是好糊弄的主儿。尤其是硬派SUV这个圈子,本就是个“硬汉扎堆”的地方,想在这里闯出名堂,光靠一身肌肉可不行,还得有脑子、有情商、有口碑。北京BJ60一出来,大家都觉得它来者不善,目标直指坦克300——那个把“硬派+时尚”玩得风生水起的爆款选手。可谁能想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得让人心疼。月销量才517台,这数字说出来都有点不好意思。你说它不行吧,它尺寸够大、动力够猛、越野配置也拉满了;可你说它行吧,为啥消费者就是不买账?这背后,到底是产品力的问题,还是品牌力的缺失?又或者是,它根本就没搞清楚自己到底该卖给谁?
咱们先聊聊它那张“脸”。北京BJ60的外观,说实话,挺唬人的。5米多的车长,近2米的车宽,加上2.8米的轴距,往那一停,气场这块儿拿捏得死死的。前脸那个五孔格栅,一看就是“北京”家的血脉,配上贯穿式大灯,科技感也有了。侧面线条硬朗,轮毂大、卡钳红,一看就是个“狠角色”。车尾背着个全尺寸备胎,尾灯造型也够野,整体一看,确实有几分“越野老炮儿”的味道。可问题就出在这“味道”上——太野了,野得有点过了。 坦克300为啥卖得好?因为它既保留了硬派SUV的方盒子造型,又在细节上做了圆润处理,整体看起来更“亲民”,更符合大众审美。而BJ60呢?它像是一个穿着迷彩服去参加商务会议的人,气场是足了,但总让人觉得有点格格不入。有网友调侃:“这车开出去,别人第一反应不是羡慕,而是问你是不是要去野地里干仗?”这话虽然糙,但理不糙。对于大多数城市用户来说,他们想要的是一台“能野”的车,而不是一台“看起来就要去野”的车。
再来说说内饰,这可是天天要面对的地方。坐进BJ60的驾驶舱,第一感觉是:嗯,这设计,有点意思。平直的线条延续了外观的硬派风格,12.8英寸的中控大屏、10.25英寸的液晶仪表,再加上HUD抬头显示,科技配置一个没少。木纹饰板一上,档次感也有了。座椅带加热、通风、主驾记忆和腿托,舒适性配置拉满。可当你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一些“细节控”眼中的槽点。 比如,中控台的设计虽然大气,但总感觉少了点设计感,有点“为了硬派而硬派”的意思。车机系统嘛,功能是全,可流畅度和信号接收就有点拉胯了。有车主反映,540度全景影像偶尔会“抽风”,环视画面突然消失,或者车机操作卡顿。这就好比一个壮汉,肌肉发达,但脑子反应慢半拍,关键时刻掉链子,你说气人不气人?
动力和越野性能,这可是BJ60的“看家本领”。2.0T发动机+48V轻混,匹配8AT变速箱,最大马力267匹,最大扭矩406牛米,数据上看相当漂亮。分时四驱+ATS全地形系统,9种驾驶模式,雪地、沙地、泥地、岩石、涉水……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理论上,这车去越野,那是“稳了”。可现实是,很多买了BJ60的人,可能一年都去不了一次真正的越野场地。 他们更关心的是:这车在城里开,省不省油?安不安静?油耗方面,官方说WLTC综合9.5升,可实际开起来呢?不少车主吐槽,市区堵车时,油耗轻松上17、18升。高速上,风噪、胎噪也不小,隔音效果只能说“还行”。这就好比一个专业运动员,你让他天天去送快递,不仅大材小用,还累得够呛。 消费者要的,是一台既能偶尔撒野,又能日常代步的“全能选手”,而不是一个只能在特定场合发挥的“偏科生”。
智能化配置,这可是当下年轻人买车最看重的点之一。BJ60有540度全景影像,这功能确实实用,尤其在狭窄路段或者停车时,能大大降低剐蹭风险。可问题又来了,软件系统不够稳定,bug频出,这体验就大打折扣了。在智能电动车横行的今天,一台售价接近30万的硬派SUV,如果连车机流畅度都保证不了,那它的“智能”标签,是不是就有点名不副实了? 网友的评价也挺有意思,有人夸它“性价比高,越野能力强”,也有人吐槽“油耗高、噪音大、车机卡”。口碑的两极分化,恰恰说明了BJ60的定位有些模糊——它想讨好所有人,结果可能谁都没讨好。
说到底,北京BJ60的困境,不完全是产品的问题。它有实力,有配置,有情怀,可它缺的,是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坦克300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产品好,更是因为它成功地将“越野”这个小众爱好,变成了大众追捧的“生活方式”。而BJ60呢?它更像是一个技术堆砌的产物,缺少了那份打动人心的“灵魂”。月销517台,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潜在车主在对比、犹豫、最终选择了别人。 它本想和坦克300掰手腕,却没想到,连“活下去”都成了问题。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北京BJ60来说,是继续坚持“硬派到底”的路线,还是该向市场妥协,变得更“接地气”一些?你觉得它,还有翻盘的机会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