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里有个事儿挺热闹,就是国产汽车品牌极氪,推出了一款叫9X的新车,这台大型SUV,价格直接定在了六十多万这个级别。
咱们普通人一听这个价,第一反应可能就是,花六十多万买个国产车,是不是有点想不开了?
毕竟在大家的传统印象里,这个价钱那是奔驰、宝马、奥迪这些国外豪华品牌的天下,咱们国产品牌以前连边儿都摸不着。
可现在,极氪就这么直愣愣地闯了进去,这背后可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有备而来,也反映出整个汽车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咱们先得弄明白,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时间点,极氪敢这么干?
原因其实挺简单的,那就是以前的那些“老师傅”——传统豪华品牌,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您要是最近去逛过奔驰宝马的4S店,可能会有感觉,虽然牌子还是那个牌子,但车子本身好像没那么吸引人了。
一方面是技术更新太慢,尤其是在新能源这块,显得特别笨拙。
很多所谓的电动车,其实就是把原来的油车发动机掏出来,塞块电池进去,这种“油改电”的产物,开起来总觉得不对劲,续航里程也虚得很,一到冬天电量就哗哗地掉。
比如宝马X5的插电混动版,不少车主都抱怨,纯电模式下跑不了多远,基本上就是个能上绿牌的油车,实用性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设计上也缺乏新意,内饰好几年都是一个样子,年轻人看着就觉得有点老气,提不起兴趣。
消费者不傻,花几十万买车,可不是只为了买个车标,大家想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好技术和新体验。
就在这种传统豪华车有点“打瞌睡”的时候,极氪9X就抓住了机会。
它很聪明,没有走过去国产车靠堆砌配置的老路。
以前咱们的车想卖得贵一点,就是把能想到的功能,什么大天窗、真皮座椅、超大屏幕,一股脑全塞进去,但车的核心部分,比如开起来的感觉、动力系统的水平,还是老样子。
极氪这次完全换了个打法,它主打的就是技术实力,用硬核的技术来告诉你,这六十多万花得值。
首先,它拿出来一个叫“浩瀚超级电混”的技术。
这套系统厉害在哪呢?
说白了,它就是让车子既能跑得飞快,又能吃得很少。
官方公布的数据说,这台大家伙从零加速到一百公里每小时,只需要三秒多。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你在路上等红灯,旁边停着一台保时捷跑车,绿灯一亮,你可能比它窜得还快。
这种性能,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光快还不够,作为一台家用车,省油也很关键。
极氪说它的油耗比同级别的燃油豪华SUV要低百分之五到十。
这就解决了很多人想买性能车又怕养不起的矛盾,让你既能享受到风驰电掣的快感,日常通勤又能保持一个很经济的油耗水平,这招确实打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
其次,在乘坐舒适性上,极氪9X也下了血本。
它用了一套非常高级的悬架系统,包括双腔空气悬架和电磁减振器。
这些专业名词听着可能有点复杂,咱们打个比方,普通的悬架就像个固定的弹簧,路好路坏它都是一个硬度。
而极氪这套系统,就相当于给汽车的悬架装上了一个会思考的大脑,它能实时感知路面的颠簸,然后在一瞬间调整悬架的软硬。
你开车过减速带的时候,它能变得很软,让你感觉像开船一样平稳过去;你在高速上转弯的时候,它又能变得很硬,牢牢地抓住地面,让你信心十足。
这种过去只有在一百多万的顶级豪车上才能体验到的“魔毯”感觉,现在被用在了一台国产SUV上,可见其诚意。
再来说说安全,这可是咱们老百姓买车最关心的一点。
极氪9X在这方面也做到了极致。
整个车身用了大量的超高强度钢材,结实得像个移动的堡垒。
官方有个听起来很夸张的说法,说车顶能承受住一台十一吨重的大卡车压下来。
咱们平时开车肯定遇不到这种情况,但这个数据背后代表的是一种极致的安全冗余。
这意味着在万一发生意外的时候,这台车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车内乘客的安全。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种安全感是无价的。
最后是智能化,这也是现在汽车发展的大趋势。
极氪9X号称它的智能驾驶系统能达到L3级别。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在高速公路上,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车辆可以自己完成超车、变道这些操作,驾驶员可以短暂地解放双手双脚。
它甚至还能提前预测到一些突发情况,比如路边突然跑出来一个小孩或者小动物,系统能提前做出反应。
这对于经常需要跑长途的人来说,能大大减轻驾驶疲劳,让开车变成一种更轻松的享受。
当然,这些功能好不好用,还得等大批车主实际用过之后才能下结论,但这个技术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你看,极氪的每一步,都像是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切中了传统豪华品牌的弱点。
它不跟你谈论品牌有多少年的历史,而是直接用最新的技术、最强的性能和最高的安全标准来跟你对话。
这种打法,让奔驰宝马们非常难受。
他们如果跟着降价,就会损害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利润;如果不降价,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客户被这些充满活力的新品牌吸引走。
从更大的层面看,极氪9X的出现,也是吉利集团下的一盘大棋。
他们把旗下的几个品牌做了清晰的定位:银河品牌主攻十几二十万的亲民市场,靠性价比来抢占份额;领克品牌定位在三十万左右的中高端市场,主打年轻和运动;而极氪品牌,就是整个集团的“技术先锋”和“品牌图腾”,它的任务就是向上突破,去挑战六十万甚至更高的价格区间,向全世界证明,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有能力制造出世界一流的顶级产品。
这种高中低搭配的策略,就像一支集团军,分工明确,协同作战,共同提升中国汽车的整体形象。
当然,发布会两个小时就收到一万个订单,这确实是个非常亮眼的成绩,说明市场对这款车抱有极高的期待。
但我们也得看到,从发布会上的明星,到真正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大的考验就是产能,能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地把车交到用户手里,这是所有新势力品牌都要面对的“大考”。
而且,豪华车的“豪华”二字,不仅仅体现在参数上,更体现在那些看不见的细节里,比如内饰的用料是不是真的扎实,皮质的触感怎么样,各个按钮的阻尼感是不是高级,这些都需要等实车上市后,经过市场的检验才能最终确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