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0月31日,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达146万辆,i6订单火爆但市场竞争激烈,价格调整或将成为继续热卖的关键

截至2025年10月31日,理想汽车的累计交付量已经冲到146万辆左右。你说这个数字是不是挺吓人的?毕竟,它从2019年开始卖,到现在差不多四年半时间,平均每年就卖了大概30万台左右。这个量在国内新能源市场里,排得上名次,但和老牌传统车企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

我记得我朋友小李,他去年刚提了一台理想ONE。问我:啥感觉?值不值?我说,讲真,空间和续航挺不错的,特别适合有娃、有家的用车需求。可有时候看新闻,又觉得,理想的销量,更多还是靠价格优惠和补贴,市场还挺激烈。甚至有人告诉我,理想的订单量,其实也是靠砍价‘捏’出来的。

截至2025年10月31日,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达146万辆,i6订单火爆但市场竞争激烈,价格调整或将成为继续热卖的关键-有驾

这不,理想i6去年出来的,价格刚到24.98万,刚好切入咱们25万家用车这个大蛋糕。刚上市那会儿,算上补贴,价格会更低点。有人说,理想的潜力在于性价比+空间+快充,但实际上,每次苹果更新,大家都盯着电池和快充技术,理想是不是靠这抗住市场压力?我觉得,除了新品的流量,最关键还是价格。之前我翻了下笔记,理想其他车型优惠都在5-8万,特别是去年,出个大招,让老款优惠跑偏不少。你想,降个价,比起产品硬实力是不是更能吹?

我估算一下,理想的汽车平均利润其实不高,可能每辆车只有几千元。而他们要保持高速增长,价格战成了必选项。就像打游戏,拼的是谁更会熄火。但你说,价格降下来了,用户就能持续买账?我还真不敢保证。毕竟,不少人还是会担心质量和售后。你知道,供应链这事儿,说白了,就像买菜每天都要采购,放在仓库里的食材越新鲜,做出来的饭,当然更香。

截至2025年10月31日,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达146万辆,i6订单火爆但市场竞争激烈,价格调整或将成为继续热卖的关键-有驾

说到供应链,我不得不说,理想在去年就开始焦虑。尤其是芯片、电池原料,供货紧张,导致产量受限。比方说,我一哥们的修理厂里,去年秋天,他跟我抱怨:车型太多了,不少车型爆雷,零件抓紧也不够用。别的厂商布局芯片的时候,用的都是老型号,理想这个还在不断试新,批量还不能稳定。你别看他微博里经常说我是专业修理工,其实也清楚供应链才是真正的堵点。

这让我想起,像丰田,卡罗拉的累计销量竟然差不多突破了五千万辆——这是我看到的官方数据。对比理想,确实不在一个档次。你说这个差距,谁能超越?我觉得,要靠多久的沉淀和技术革新,可也得看市场环境变化。你不会真以为,用户就会一直盯着价格,忽略了质量和品牌,是吧?特别是当理想面对不断增长的竞争者,比如小鹏、哪吒,甚至比亚迪,都在推出各自的高端品牌时,你说,市场的拼杀会不会变得更惨烈?

截至2025年10月31日,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达146万辆,i6订单火爆但市场竞争激烈,价格调整或将成为继续热卖的关键-有驾

说回来,最近我又观察车市。像一些断轴门事件,铺天盖地的新闻。你会不会觉得,车企的质量,已经变成看门狗了?很多人问我,这车还能信吗?出现问题的车型,也不一定意味是劣质品,可能是批次问题,或者装配线上的偶然事件。对比特斯拉,那个3000块的弹簧门事件,也只影响了几天的销量。这种事,真是惹麻烦。

你知道,我有一个朋友,最近刚买了一台特斯拉Model 3,他说:开着顺心,就是修理变成本了。我也在想,特斯拉的优势在哪?那个超级快充比较明显,充个电比去超市买个瓜还快。可你也知道,看着车身拼接的缝隙,我就觉得,还真要看车厂的良心。

截至2025年10月31日,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达146万辆,i6订单火爆但市场竞争激烈,价格调整或将成为继续热卖的关键-有驾

我一直觉得,理想要继续走得好,不仅要价格低,技术还得稳。本来以为降价就能解决热度,结果发现,很多用户其实更关注车里的人性化体验。光有大空间和快充,还不够。你有想过,未来的智能会多重要吗?我猜你可能会说:还不是烧脑?那倒也是,但我觉得,智能化的车,不单是手机加一堆传感器,更是能会思考的车。比如自动驾驶,哪个品牌未来能取得突破,说不定就会变成新宠。走着走着,我又开始怀疑,是不是智能越多,出错的几率也会变大?这是个看不到的风险。

对了,刚才翻了下我手机里的照片,有一张,是我那次在展厅外拍的理想i6,旁边站着个销售姐,笑嘻嘻地说:你试试这款车带的智能辅助。我心想,哎哟,挺好用的,但不知道是不是体验的原因,总觉得还差点意思。而且,反正我也没那么快换车,犹豫的时候总会想:未来这车还能不能用?你有没有试过买了新车,过半年就觉得不值当?我这个心态,可能也代表了不少理性消费者的想法。

截至2025年10月31日,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达146万辆,i6订单火爆但市场竞争激烈,价格调整或将成为继续热卖的关键-有驾

我在考虑一个问题:在这个一直在步步为营的市场里,是价格战永远可以帮你扛住风浪?还是品质、技术才是根本?我猜,终究还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也许,价格还能再降点,但别掉了真心。对啊,你觉得呢?购车这事,有没有你特别关心的细节?或者,你猜测,未来五年,谁会成为行业的黑马?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