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新汽车城开业仪式。 刘卓毅 摄
驱车行驶在九水东路、金水路等地,能看见路边建起了多座写字楼和综合性园区。
科技、商贸和现代服务业要发展,离不开各种载体。因为种种原因,李沧区的楼宇和园区曾一度沉寂。近日记者在李沧区探访时发现,这里正借助青岛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东风,为园区和写字楼聚拢人气,带来了发展新动能。
买车上李沧,这里最“懂车”
4月30日上午,立新汽车城在九水东路130号金水·创新产业园内开业,同日,国内知名汽车信息与服务平台“懂车帝”的交付中心青岛首店入驻。
这个总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的项目,涵盖二手车和新能源汽车综合展厅、汽车电商直播基地、汽车综合服务平台等,同时吸引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这里交通便利,靠近高速出口,方便青岛城区乃至周边的用户前来看车选车。”立新汽车城工作人员表示,除此之外,产业园的地下车库也方便停放车辆,这一点,是他们很看重的。
在立新汽车城东西两侧,青岛君泰机动车交易市场、中汇信达汽车广场两处汽车城,近年来也在不断发展。“发展二手车产业,李沧有着独特的优势。”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二手车产业因其产业的特殊性,涉及车辆审核、转移登记和贷款等服务,需要集中的大面积停车区域和办公区域——这一点,李沧有优势。
“李沧区的土地资源在主城区中相对较多,拥有比较丰富的载体资源,可以实现项目能落地、快落地。”李沧区主要领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言。
看上李沧区这些优势的,不仅是二手车企业:从下王埠立交桥至王沙路,全长不过3公里的黑龙江中路集聚了多家中外品牌4S店,形成了“特色汽车街区”。早在2022年,汽车街区的销售额就已突破20亿元,印证了这个特色汽车街区的逆势崛起。今年3月下旬,212越野车全球首家直营中心在沧口街道重庆中路开业,还在梅花节上亮相。
汽车进楼,帮企业解难题
“白菜心”区位优势、多条交通大动脉经过、较充裕的土地资源……李沧区的这些优势不仅吸引了汽车企业前来落户,也让李沧区的各个街道找到了发展新机遇。
2022年11月,湘潭路街道南岭社区一处带场院的老房子,被改成一处带6米高明亮展厅的店铺,一个多月后,青岛英和汽车将企业整体搬入。企业有了新家,老房焕发新生,双方都很满意。
“企业有搬迁的要求,我们结合当时正在进行的危房改造工程,开始了施工。”湘潭路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22年5月,位于重庆中路的青岛英和汽车接到通知,原址要开发建设产业园,企业要在半年内完成搬迁工作。企业需要一处既有临街大展厅,又有场院能摆下数十辆汽车的新址。湘潭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得知企业需求后,主动帮企业寻找新场地,最终在南岭社区附近找到新址,还联系了一家有空地的机动车检测站,让70多辆新车免费停放在这里,让企业吃下“定心丸”。
如何通过精准招商实现东部园区和写字楼的去化,一直是李沧区在推动招商工作时牵挂的。2023年8月,位于九水东路的耀州·新经济产业园内,比亚迪盛世和景李沧东部新店开始营业。开业前,李村街道协助企业选址,办理工商、税务注册手续,原本一个多月才能完成的手续,几天就办好。“这家企业,是李村街道招商时引进的。”李村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是“一盘大棋”,需要格局,企业虽然没有在李村街道经营,但毕竟留在了李沧。
闲置楼宇,被造车新势力盘活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青岛汽车产业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累计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7.66%,实现营业收入达1200亿元。
提到青岛的汽车工业,很多人会想起即墨的汽车产业新城,想起莱西的新能源汽车等,其实,李沧的汽车产业也具有深厚底蕴和自身特色。
位于兴华路老工业片区的泰德轴承股份,近年来紧跟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爆发的强劲势头,在高端轴承市场全面发力,已经全面配套包括“蔚小理”在内的大部分新能源车厂;位于金水路的中特科技不仅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德国博世公司生产喷漆设备,其生产的电机装备还开始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特科技为吉利制定了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生产方案。
在李沧区西部一处老厂院内,海卓动力(青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围绕“制氢”和“用氢”产业环节,现已布局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燃料电池固定式发电、水电解制氢装备三大核心产品;李沧区东部的华澜·数智港迎来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入驻,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力,同时盘活了这里曾一度闲置的楼宇。
工业基因,让汽车产业“血脉觉醒”
李沧区与汽车产业的缘分,并非偶然。
驱车沿着重庆中路、四流中路行驶,不时能在道路两侧看见汽修点、汽车配件销售点或者老货运站、加油站。2015年,专注汽车研发的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落户李沧区,为吉林大学优秀科技成果找到转化和量产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为青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2023年7月18日,布局新能源赛道的山东魏桥和李沧区合作签约,双方正式签署魏桥新能源汽车管理总部、新能源汽车中央研究院等4个项目的合作协议——李沧的汽车产业,或将在载体资源优势的加持下,迎来“血脉觉醒”。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 首席记者 刘卓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