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小米YU7的交付,我们加价订的车也到了,今天跟大家一起聊聊,对这辆小米YU7的初感受!
超跑附体!
不得不说,这辆小米YU7的造型确实好看,从车头到车尾,优美的线条,一看就是国际顶尖超跑设计!
车头长有啥用?
虽然是纯电动车,但车头相当长,看似能装下一台V12发动机!至于电动车为什么需要这么长的车头,可能是为了造型吧!电动前机盖
前机舱盖是少有的电动开启关闭,可能是因为车头太长,机盖太大太重吧。电动机盖当然支持防夹手功能,不过在机舱盖两侧,由于力臂过短,导致防夹不起作用,所以贴有四个大字“大展鸿图”……不对,是“小心夹手”!
我们实测发现,机盖侧面力量很大,真的能夹到手,因此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小朋友。没有机械解锁
相比小米SU7,这辆YU7改用了隐藏式门把手。开门时,门把手向内电动翻折,只要轻触拉动,就能对车门解锁。
按压过程依旧是电子触控,也就是说这辆车的四个车门,在车外没有机械解锁装置,只能依靠电子解锁,如果车子断电,有可能无法解锁。
其实,这种设计我们在丰田bZ3上见过,只不过丰田的翻折方向相反,而且有机械解锁。这种设计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门把手内部空间非常有限,如果你是习惯美甲的女性用户,长指甲伸进去不是很方便。弯腰开尾门
后尾门开关按键位置比较低,在后保险杠上,正常身高的人需要弯腰才能按到。
一般来说,后备厢开启按键都会设计在尾门凹槽内,除了使用方便,主要就是为了防止脏手,而这辆车的后尾门开启按键不仅要弯腰,而且还容易脏了手。单个电动撑杆此外,后尾门只有副驾驶一侧的撑杆是电动的,通常来说,这个级别的车都是双侧电动撑杆。
有人说用单侧撑杆说明我们用料好,“劲儿大”!实际上跟“劲儿”大小没关系,因为受力点单一,无法分摊,导致单侧合页受力比较大。长此以往,不仅电机损耗较大,而且可能会导致尾门缝隙不均匀。后备厢空间
这辆车虽然尺寸不小,但由于造型所限,实际上后备厢的空间并不大。缝隙不齐
这辆车依旧有之前小米SU7的问题,车身覆盖件接缝不齐,尾门是上的尾灯与后杠上的尾灯,后尾门与后翼子板,都有有明显对不齐的情况。车内PHUD这辆最吸引人的就是车内有一块PHUD,也就是“全景显示”。与传统HUD的区别是使用两个或三个投影机将画面投射到挡风玻璃下方的黑色区域,形成一个超宽的HUD。
这个功能早在2023年CES上由“大陆公司”推出,2024年在宝马iX概念车上应用,将于2026年量产。而小米YU7在国内公司华阳和福耀的加持下,在2025年就让消费者体验到了这么高大上的科技!
通过初步体验,这个PHUD天际屏虽然不影响视野,看上去也非常炫酷,但在开车时,视野下方显得凌乱且多色彩,还有动画效果,有可能会影响到驾驶员的专注度。同时由于屈光度的畸变,以及人眼焦距不断远近切换,有可能会出现眩晕感,因人而异,建议购车前先去体验体验。后排空间
由于车头太长,又想要更大的后排空间,因此这辆车把后排座椅向后“推”。这样会导致三个问题,一是B柱太靠后,影响上下车;二是后排靠背嵌入车内,多出来的侧边也会影响上下车;三是挤占了后备箱空间。“隐藏式”安全带

此外,后排靠背虽然能电动折叠、升起,但由于安全带缺少束缚装置,所以靠背立起后,安全带很容易被隐藏起来,如果想用,还需要回手掏掏掏!总而言之这是目前我们对这辆小米YU7上手之后的初体验,至于这辆车的驾驶品质、续航、内部做工用料如何?请继续关注我们往后的节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