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地库停了三个月,车头那块装着10500颗LED灯珠的玩意儿,终于让我琢磨出点门道来
上周五晚上九点多,国贸商场地下三层,一个穿西装的哥们儿绕着我车转了两圈。我刚从电梯下来,看他蹲在车头那儿研究半天,还掏出手机拍照。走近了他才抬头问我:“哥们儿,你这车前面这一排灯是改的还是原厂的?”
我说原厂,HALO交互屏,151厘米长,一万多颗灯珠。
他愣了三秒:“能干啥?”
这问题把我问住了。开了快三个月,要说这东西到底干啥,我自己也说不太清楚。但这三个月下来,有些事儿确实变了。
订车那会儿,销售跟我讲这块屏能显示充电状态,能自定义文字图案,能迎宾。我心想这不就是个大号氛围灯吗,跟十年前加装的那些花里胡哨的装饰差不多。20万出头的阿维塔07,本来冲着华为那套辅助驾驶去的,这屏算个添头。
头一个月我折腾挺狠,设置了好几条灯语,充电显示百分比,接媳妇儿下班让它滚“老婆大人驾到”。楼下遛弯儿的大爷都过来看热闹,我也挺享受这种关注。但慢慢的,新鲜劲儿过去,这东西反倒成了习惯的一部分。
国贸地库就五层,车位三千多个,周末找车能找疯。以前得靠记车位号,或者按钥匙听喇叭响。现在老远一看,那块屏在C3区亮着,直接走过去。上个月带客户来谈事儿,他车停B2,出来找了二十分钟没找着,最后保安开着电瓶车带他找的。我就站电梯口等他,看着自己车那块屏,心里多少有点暗爽。
还有个场景。晚上在小区门口接人,以前得打电话:“我到了,银色车,你看见了吗?”“哪辆银色?好几辆呢。”“那个,呃,亮双闪那个。”“还是看不到……”现在我让屏上滚个“这儿”,对方一眼就看见。这种小事儿,说不上多重要,但用起来顺手。
这大概就是现在这批新车的路数——配置堆到你觉得离谱。
同样20万出头,以前你能买到什么?合资B级车的中配,天窗、真皮座椅、倒车影像,也就这些。阿维塔07给你华为乾崑ADS 4.0全套辅助驾驶,192线激光雷达,27个传感器,城区NOA都是标配。还有鸿蒙座舱,两块屏加起来五十多英寸,手机导航直接投到车上,连蓝牙配对都省了。
座椅是零重力按摩的,音响25个扬声器。我一哥们儿开宝马5系,选装这套音响当年花了小四万。他坐我车里听了一路,下车时没说话,就点了根烟。
开了三个月,印象最深的不是某个功能多牛,而是这车确实“够”。
城区辅助驾驾驶,我在北京二环三环试了好几次。早高峰从国贸到中关村,它变道并线的逻辑比我想象中激进,有时候我还在犹豫,它已经打灯切过去了。当然不能全信,得盯着,但右脚能歇一会儿,到公司没那么累。
我一同事买的理想L7,他说城区NOA经常犹豫,该超不超,该并不并。我这车开着,感觉决策速度快一些,可能跟华为那套算法有关系。具体技术细节我也不懂,就是用起来没那么憋屈。
鸿蒙座舱这块儿,倒是有点意外的方便。手机上听一半的播客,上车自动接着放。导航也是,在手机上搜完地址,车机直接显示路线,不用重新输一遍。这种连贯性,我以前开的日系车完全做不到,每次上车都得重新操作一遍。
前两天推了个OTA升级,又多了几个功能。狭窄车道通行优化了,我家那条老胡同,两边停满车,中间只够一辆车过,以前我都是手动挪,现在它能自己判断距离往前蹭。虽然我还是会握着方向盘,但确实没以前那么紧张。
增程版这事儿,我身边有几个朋友买的。
老张买的增程版07,52度电池。他说纯电能跑280公里左右,市区通勤一周充一次。周末带孩子去延庆玩,来回不到300公里,油都没怎么费。关键是去年冬天,北京零下十几度那阵子,别的车掉电掉得厉害,他这车表显续航跟实际跑的差不太多。
我问他电池是不是宁德时代那个骁遥的,他说好像是,具体型号记不清了。反正低温扛得住,这点挺实在。
不过槽点也有。
电子后视镜那玩意儿,我到现在还没完全习惯。画面清楚是清楚,强光下也看得见,但总觉得跟真实视野有点偏差。尤其是变道看后车距离,我得多确认几次才敢动。这东西可能确实是趋势,但现在用起来多少有点别扭。
还有个事儿让我挺无语。
当初买车时,宣传风阻系数0.21Cd,我也不太懂这数字啥意思,就觉得挺厉害。后来网上有人质疑,说测试条件不一样,数据可能有水分。厂家又专门搞了个公开测试,证明是0.217Cd。这一折腾,搞得我自己都不知道该信哪个了。
电动车这两年在参数上卷得太凶,续航、风阻、百公里加速,数字一个比一个好看。但哪个是实验室跑出来的,哪个是真实路况的表现,普通人根本没法判断。反正我现在看参数都打个折扣,实际开起来差不多就行。
底盘这块儿,倒是给了我点惊喜。
五一去了趟承德,走山路那段,过弯的支撑性比我预想的好。侧倾控制得不错,车身挺稳。我以前开过日系SUV,走同样的路,明显感觉车身晃。这车不知道用了什么技术,反正开起来扎实,心里有底。
后来问了个懂行的朋友,他说阿维塔这个底盘用了虚拟主销设计,还有预瞄式悬架,能提前判断路况调节阻尼。具体原理我没听太明白,但效果确实在那儿。20万出头这个价位,能做到这样挺难得。
说到底,这车就是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家凑一块儿搞出来的。技术有华为的辅助驾驶和座舱,电池有宁德的供应,制造有长安的工厂。这三家在各自领域都算头部,组合起来在20-30万这个价格段确实有点东西。
但车归根结底还是工具,配置再高也得看你用不用得上。就像那块HALO屏,你要说它是必需品,那肯定扯淡,但它确实让用车体验多了点不一样的东西。
开了三个月,我对这车的感觉大概是:配置给得挺猛,日常用起来顺手,小问题也有,但不影响大局。要是你正好在这价位选车,又不排斥电车,值得去店里试试。至于车头那块LED屏,就当个彩头吧,有总比没有强。
上周那个西装哥们儿,最后加了我微信,说过两天约个时间试驾。我跟他说,别光看那块屏,重点体验一下辅助驾驶和座舱。
他回了句:“那必须的,不过那屏确实挺帅。”
我笑了笑,没接话。心想,三个月前我也是这么想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