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今年的看点,发生了大变天。前几年还在场子里指点江山的增程车型,现在风头远不如前了;传统燃油车企更是批量“退群”,连豪车馆都直接撤馆。风光这茬,直接给了纯电大三排SUV。一堆名字数数看,理想i8、问界M8、乐道L90、蔚来全新ES8,全都霸气亮相,看得人眼花缭乱。17万到45万的价格区间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搭了个篱笆院子,谁也不让谁,竞争架势拉满。现场问来买车的、咨询的、摸样车的,明显纯电大三排是香饽饽。不夸张地说,几辆热门配置都排到9月了,家庭用户的钱包打开得那叫一个痛快。
我们再说说数据层面的变化。2024年从1月到11月,增程车型卖出105万辆,同比增长快翻倍了,但这风头一到2025年7月,却有点变天,增程销量直接开始下滑。可纯电车型还稳稳往上冲。同一时间段里,大三排纯电SUV的市场占比,半年能从5%窜到18%,这不是井喷是什么?纯电大块头能这么快出圈,整个新能源市场的增长动力都上了新档。
纯电车能硬起来,补能网络的铺开功不可没。举个例子,蔚来这两年在补能上砸进去180多亿,换电站、充电桩一个接一个,全国3400多座换电站,2.6万座充电桩,光高速上的换电站也上千个,550座城市全划进来了。这一套产品矩阵配着“充电扫街”,怎么都比一哄而上的产品大战多了点底气。这种全方位攻占节奏,连资本市场也跟着打鸡血。你看蔚来港股,7月中旬到8月末都快翻了一番,别的新能源汽车指数还在高低起伏。这说明了啥?大家看车更看企业真本事,不再跟着起哄了。
补能织牢网,产品组合拳,各路车企都在拼技术、拼生态。以前有人说纯电车只合适市里买菜、遛娃,真要开远点就得掂量掂量。现在不一样了,连进西藏都不是什么新鲜事。有自驾党晒朋友圈,说从前纯电川藏线是天方夜谭,现在G318沿线换电站密布,国庆带全家上路都底气十足。大车配上全电驱动的三排,一车带走三世同堂都能搞定,想去的地方不设限。
新能源圈里,赛道分化才刚刚开始。纯电和增程的路线,不再你追我赶那么简单,市场在自个选队伍。家庭型大车、新能源三排、长途自驾,谁先攻下用户心智,谁就多一分胜算。成都车展就是风向标,大三排纯电能不能真稳住峰头,还得接着看后面产品和服务的跟进。毕竟,车买回来得用得舒服,不光靠几组数据忽悠人。
各位看官可能觉得,这类车一下风头正劲,是不是忽悠?还真不是。你看看这一拨买家,都是有家有娃有规划的主,选三排的心思不就是图一家老小出行无忧?以前还纠结充电不方便、续航不靠谱,可以说,现在这短板已经被各家车企盯准了,补能到位、技术升级、服务跟上,才敢脸不红气不喘地拿出来推。看来纯电大三排,不光是新能源品牌内卷的产物,更是激起家庭用户买车升级的底气。价格覆盖上从入门到高端,理想、问界、蔚来、乐道,谁都不想掉队。25家传统燃油车撤了,豪车馆都不玩了,这场新老交替有点“大浪淘沙”的意思——淘出来的,是更懂中国用户需求的新派电车。
深挖一下,补能生态背后,没点家底还真拼不了厚度。蔚来180亿投下去不是喊口号,全国密密麻麻的换电站实打实地铺下来了。这可不是光为了一块广告牌,用户真实体感才是王道。听说现在去西部、进高原,充换电站全程护航,想去哪去哪,这才是让以往观望的家庭下定决心的理由。以前在小区排队冲,充一次愁得夜不能寐,用户最懂那种滋味。现在开到哪都能充,电动大家伙还能带上一家人,想出去玩再不用规划半天,糟心事都变少了。
有朋友好奇,增程车型呢?今年刚开始不还挺火?实际上,增程技术的中转角色越来越不吃香。市场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增程卖得还不错,下半年直接掉头。一边是新技术和补能把纯电体验推到新高,另一边增程再怎么安慰也显得有点尴尬,用户不愿再为妥协型产品买单了,新一代家庭买车心气比天高。大家都能看出来,谁能解决续航、充能焦虑、用车体验,谁就有更扎实的未来。
再来聊聊用户心态的转变。过去愿意买油车或者增程的,主打一个没负担、开着省心。可现在,纯电三排把用车门槛降低了,家里3、4口人,或是组团亲友出行,全都能塞进一车,车内智能配置、空间设计越做越极致。以前还是江湖传言常说“纯电家用车=充电焦虑”,现在能变成朋友圈亮点,“我们全家开纯电自驾去西藏”,说起来都有点凡尔赛。买得到,开得远,充得快,这是用户重新定义纯电车的底气。车企当然也学聪明,不光是搞技术,用户口碑经营、社区体验焕新全都讲究起来,新老车主成了口口相传的活招牌。
当然,要说纯电大三排一统天下还早。新能源圈里卷得激烈,新品一茬接一茬,技术也时时迭代。现在用户挑剔,光有噱头不行,还得讲究精细运营、售后服务。谁能先一步铺好充能网络、把车服务配套做好、把技术再突破一步,谁才能站住脚跟。毕竟今天的大三排是焦点,明天搞不好就有新东西抢风头。车圈水深,能游过来的总归是靠真本事。
最后,成都车展的这波变化用一句话总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