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蔚来萤火虫总裁金舸向电动星球披露了萤火虫的出海计划。
「7 月底荷兰、挪威开始直营交付,其他国家走的是总代模式,在三四季度开始陆续交付」。
4 月份上海车展上,蔚来宣布萤火虫将在今年内,进入全球 16 个海外市场进行销售。而这台售价 11.98 万元的精致小车,设计的目标就是为了打通热衷于小车市场的全球用户。
不过回到本土市场,我们发现萤火虫还没进入出海阶段,国内的交付量就已经上去了。
根据各大汽车门户网站和社交平台上统计的非官方「周榜」,萤火虫在刚刚过去的 7 月 1 号-7 月 7 号这一周,交付量达到了 1300 台。
而在 6 月份,萤火虫整体交出了 3932 台的成绩单。
这意味着作为一台 11.98 万元起售的「高端小车」,萤火虫的交付量已经超过了 5 月份宝马纯电 MINI+smart 精灵 1 号之和。
顺延下来,则意味着萤火虫可能在正式出海之前,就接近蔚来官方对它的上量期待了。
消费者陌生的全新系列+小车里面偏贵的价格,为什么却能诞生一台交付量反常识的车型?要知道萤火虫现在已经是 ET5T、ES6、L60 之后,蔚来公司第四好卖的车了。
今天简单聊聊萤火虫翻盘的一些逻辑。
这车真丑?
如果回到萤火虫交付之前,「iPhone 摄像头上车」和「六眼飞鱼」,一定是它在网上被带得最多的节奏。
先下结论:萤火虫有点挑战旧有的小车设计思路,但这并不意味着蔚来没有用心。
萤火虫是有一套自己的设计哲学的,它整体线条偏饱满、紧绷,同时离地间隙保持得比较宽裕,所以也就没有宝马 E87 1 系、奔驰 W176 A 级这么的贴地飞行。
但如果横向比较 10 万元以内的国产新能源小车,萤火虫无论是漆面、灯组,还是内饰面料、座椅功能、按键质感,都比 8-10 万的几款国民纯电小车有一眼睛,或者是一手指就能体会到的优势。
至于被喷了半年的大灯,我的个人看法是这样的:
萤火虫的动态颜值远高于静态颜值,而把它放在日常环境中的静态颜值,又远高于当初发布会上,整个舞台只有两台车环境下的静态颜值。
由于六环灯组占据萤火虫前脸的比例比较小,所以它跑起来之后自然地不会成为视觉重心——事实上当它跑起来的时候,大家在路上只会看到它的侧面和车尾。
到这里,萤火虫翻盘的第一点已经成立了:如果你进店看萤火虫,那么你大概率不会觉得它的灯很突兀,反而随着你摸到它、坐进去,好感会逐渐累积。
用「好开」翻盘
而当你决定试驾的时候,萤火虫就能打赢第二回合。
金舸出圈的第一个名场面,是他在萤火虫媒体面对面上展现出来的,对影响用户感受的车辆细节、造车工程的平衡和选择,都了然于胸又不夸夸其谈。
「懂车」,是舆论对金舸的精准评价,而懂车的人造出来的车,先不说好不好卖,肯定都好开。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评价萤火虫的驾驶感受:再低一点就无敌了。
一台纯电车用 143 匹马力推动 1492 公斤车身,一般来说我们叫它「老牛拉车」,但事实上速度与激情更多时候是并列关系,而不是互为必要条件。
萤火虫是一台很典型的好开,但没什么推背感的车。
方向盘够准、底盘够整、刹车够线性,说着容易,但想要在 10 万级纯电车上集齐以上所有技能,除了萤火虫,目前就只有 ID.3——而 ID.3 是一台从 15 万价格段官降下来的车。
或者大家可以看看我们这期萤火虫与 ID.3 的体验视频,萤火虫如果车身姿态再低一点,就是如同 ID.3 一样的小精灵了:
更重要的是,动力的节制,反而放大了萤火虫的灵动——你无需担心这台车逃脱你的五指山,不到 1 米 8 的车宽更完全足够你做一些洒脱的动作。
12 万买一手纯电车,也有资格追求驾驶感,而萤火虫是这个价位上为数不多能给你驾驶感的选择。
经典的蔚来式造车
既然说到了 ID.3,我们来看下它过去三个月的销量:4 月 4098 台、5 月 4217 台、6 月 3950 台。
作为一台终端实际价格 11-13 万元的纯电小车,这样的成绩跟萤火虫交付首月 3680 台、6 月 3932 台的成绩相当。
而另外,萤火虫无论是尺寸、续航、动力,都与 ID.3 处于同一范畴——所以 4000-4500 台,会不会是萤火虫交付量的天花板?
起码萤火虫品牌的朋友们不这样认为,因为他们还有一张牌。
6 月 24 日,萤火虫官宣其专属 BaaS 价格:7.98 万元,电池租赁费用每月 399 元。
作为一台蔚来造的车,萤火虫在保持了驾驶感、用料质感之上,当然还是一台能换电的纯电车。电池租赁理论「回本」期限,也保持了 100 个月,也就是 8 年半不到。
相比起 15-20 万级别的精打细算,萤火虫切中的「高端小车」市场总量注定不会太大,但却是与 25 万以上蔚来主品牌定位人群类似的,愿意接受新型商业模式的人群。
金舸向我们透露,萤火虫 BaaS 提前上线的原因,一个是「小定用户呼声比较高」,另一个则是「BaaS 系统提前完成了对接」。
而从 6 月交付量继续冲高的态势,萤火虫的牌还能打一段时间,BaaS 会是三季度萤火虫在国内彻底翻盘的胜负手。
过了三季度之后,萤火虫就将成为蔚来第一款严格意义上的全球车型,更是蔚来第一款全球皆可走量的车型。
毕竟中国大陆,可能已经是高端小车相对不友好的市场了。本土都能翻盘,意味着产品定义已经不是萤火虫出口的短板。
(完)
全部评论 (0)